細雨徐行
17
位追蹤者
追蹤
理清思緒,分享知識。主要撰寫方向為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議題。希望所有人在探索這個世界的同時能更認識自己。
細雨徐行的沙龍
30
會員
268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7/08
碳權新政登場:歐盟 2040 雄心與彈性並行的氣候策略
歐盟執委會提出至204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削減90%的新氣候目標,首次開放最多3%可透過高品質國際碳權達成。此舉在兼顧產業壓力與氣候承諾間尋求平衡,引發支持者與批評者間激辯。改革亦將影響2035年巴黎協定更新承諾及全球碳市場發展。歐盟計劃2026年制定統一碳權標準,強調透明性與完整性,防止漂綠。
含 AI 應用內容
#
氣候行動
#
碳權
#
碳抵換
1
留言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7/07
國家排放配額的公平性:探討氣候行動中的公平與不平等
本文介紹全球氣候行動與巴黎協定目標之間的差距研究,著重於公平的國家排放配額計算。分析了科學不確定性、全球減緩策略和公平性原則(責任、能力、平等)等多重因素對排放配額的影響,並運用數值模型計算不同情境下的國家排放配額,揭示許多國家現行減排目標與公平配額之間的顯著差距,並指明瞭國際氣候融資的需求與潛力。
含 AI 應用內容
#
氣候行動
#
巴黎協定
#
NDCs
3
留言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7/04
美國碳移除產業在政策逆風中尋找新出路
本文探討美國碳移除產業在川普政府上任後所面臨的挑戰與轉變。在拜登政府時期,CDR 產業蓬勃發展,獲得大量政府資金支持;然而,川普政府的政策轉向,導致聯邦政府資金縮減,政策支持減弱。儘管如此,部分業者仍持樂觀態度,認為自願性碳市場的成長以及全球對潔淨能源的需求,將持續推動 CDR 產業發展。
含 AI 應用內容
#
氣候行動
#
碳移除
#
CDR
3
留言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7/03
微軟採購永續林業管理碳權,為企業淨零立下新標竿
微軟與 Anew Climate、Aurora Sustainable Lands 簽署規模達 480 萬噸的森林碳權協議,成為目前自願碳市場中最具指標性的案例之一。該協議結合「改良型森林經營」技術與長期資金支持,不僅有助微軟邁向 2030 負碳排目標,也釋出企業應積極參與自然為本碳移除的明確訊號。
含 AI 應用內容
#
碳權
#
氣候行動
#
碳抵換
2
留言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7/02
Planet2050 啟動永久性碳移除首輪徵案
Planet2050 宣布啟動首輪徵案,聚焦具高誠信、可擴展與可驗證成效的永久性碳移除專案,包括生物炭、增強岩石風化、BECCS、生質封存與碳化建材等技術。此計畫結合即將展開的全球上市計畫,打造社群驅動、具包容性與流動性的氣候金融新模式。首輪將選出 3 至 5 件專案,提供高達 200 萬歐元投資。
含 AI 應用內容
#
碳權
#
氣候行動
#
碳抵換
2
留言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7/01
SBTi 轉型重啟,擴大企業淨零承諾版圖
在歷經內部動盪與外界批評後,SBTi 於今年由新任執行長 David Kennedy 帶領重整方向,強調對碳權的務實定位與金融業參與的重要性。Kennedy 表示,碳權應作為未達標、持續排放及難以減排產業中的輔助工具。同時預告了將於 2025 年推出新版金融與企業淨零標準,並訂下 2030 年目標。
含 AI 應用內容
#
碳權
#
碳交易
#
淨零
2
留言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6/30
永續農業與氣候資金:巴西COP30峰會的關鍵挑戰
本文探討永續農業在氣候變遷議題中的重要性,以及氣候資金不足的困境。文章以即將在巴西舉行的COP30高峰會為背景,重點闡述「農業轉型引導資本」(CCAT)等創新基金如何透過引導資金機制,撬動更多商業性投資,以推動巴西等國的農業永續轉型。也呼籲各國政府、金融機構和慈善組織加大投入,加速全球糧食體系轉型。
含 AI 應用內容
#
氣候行動
#
永續
#
農業
5
1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6/27
造林碳抵換不可行?財務與空間的限制
本文探討以造林碳抵換來彌補化石燃料排放的可能性,並分析其財務和空間限制。研究發現,若要抵換全球200大石化燃料公司之排放,成本將高達全球GDP的數倍,所需土地面積也將遠超過北美洲和中美洲總和。此外,文中也討論了造林的生態限制,例如水資源和養分限制、碳儲存的暫時性,以及對生物多樣性和糧食安全的影響。
含 AI 應用內容
#
碳抵換
#
碳權
#
碳移除
3
1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6/26
海水淡化結合碳移除:潛力巨大,挑戰重重
本文探討海水淡化與碳移除技術整合的潛力與挑戰,指出結合電化學碳移除 (eOAE) 和海水淡化廠,每年最多可移除約 2 億噸 CO₂,但仍受限於低碳電力、副產物處理、環境風險評估、CO₂封存與政策法規等因素。 文章呼籲業者、決策者和政府合作,推動試點專案、完善法規,以實現規模化碳移除目標。
含 AI 應用內容
#
碳移除
#
CDR
#
海洋
喜歡
留言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6/25
海水淡化與碳移除的黃金組合:創造技術、成本與環境三贏效益
本文探討將碳移除技術整合到海水淡化產業的潛力,分析其經濟和環境效益,並介紹幾種相關技術,例如直接海洋捕捉 (DOC)、電化學提升海洋鹼度 (eOAE) 和直接空氣捕捉 (DAC)。文章指出,此整合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創造三贏局面。
含 AI 應用內容
#
碳移除
#
海洋
#
海水淡化
3
1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