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是一時衝動,而是陪你到老的能力與勇氣

愛不是一時衝動,而是陪你到老的能力與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對婚姻的看法是什麼呢?有時候我會問自己,想結婚究竟是來自社會價值觀的約束,還是我真的很愛對方,那如果這麼愛一個人,為什麼還會對「結婚」猶豫呢?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劇中,男主角對「為什麼要結婚?」是這樣詮釋的:

「當你老的時候,或是需要被照顧的時候,那個人可以理直氣壯的一直陪在你身邊。」

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也成為我面對婚姻最重要的一個關卡:我不是不想結婚,我只是希望,我牽起她的手時,是準備好的自己,是有能力陪她到老、照顧她的自己。

今天來討論我對結婚的看法,或者說我對結婚的顧慮~

【經濟考量:除了白頭到老,更想讓你活得安心自在】

經濟絕對是首要考量!但不是婚紗多少、辦婚禮多少、度蜜月多少錢,而是在長遠的未來中,我們需要賴以維生的經濟能力。

首當其衝的就是工作,很現實、很不浪漫,卻是我最擔心的問題,正在轉職過程中的我,沒辦法用公務員來當作婚姻的衡量基準,因為我知道我總有一天會離開。但我的工作真的有辦法養活自己嗎?更何況是家庭?未來工作的不確定性可以說是我不敢踏入婚姻的一個難關。

雖然我知道一個家庭應該由夫妻共同分擔,但社會的期待、輕微大男人主義,讓我還是希望可以靠自己讓家人的生活品質維持在水準之上。身在一個不富裕的家庭,我看過不只一次爸媽為了錢而吵架,所以我想盡力避免讓經濟變成感情的裂痕。

而來到最現實的層面,那就是「房車」,我覺得我姑且算是沒有被傳統價值觀綁架,認為有房有車才是成功,才是嫁的好,但我也希望我可以讓對方的家人覺得放心,無論是有房有車,還是經濟無虞。

我知道有人會覺得,如果雙方真正相愛,其實這些都不重要,但我還沒到達那種看破一切的境界,也不想讓經濟問題影響我們的感情和婚姻。

【時間考量:除了陪伴對方,也應該保留你我】

時間的平衡則是我遇到的第二個難題,現在的我就連自己時間的分配都是問題一堆,更何況是婚後呢?

我覺得我喜歡工作,特別是當工作具備我認同的意義時,我可以很專注、很盡力地去衝刺,但我還沒把握可以把工作和生活的時間切分乾淨,讓兩者不至於佔用、影響對方,畢竟很多電影、影集都會有大人忙於工作、把工作帶回家的劇情,我不希望我的家人承受這樣偽單親的生活。

學習一直是離開校園後我堅持去做的事情,希望自己不要因為工作後就停滯不前,因此每週都會安排時間閱讀、上課。但結婚後的時間分配,我不確定自己的精力、時間能夠像現在一樣,支撐著自己不斷前進。

而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分配也是令人頭疼,原本的家人(爸媽、親戚)、新的家人(伴侶、孩子、岳父母),光是用想的就覺得面面俱到很難…我還不確定該怎麼做才能不讓對方覺得「嫁過來好像就和原本的家庭斷絕關係」;而結婚後,伴侶還是我愛的人,不會因為婚前婚後有所不同,但為人父母、為人兒女、愛人之間的微妙關係,絕對是一個大難題。

工作、學習、家庭的時間分配是我還沒有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我還需要學習的難題,至少在踏入婚姻之前,我想我必須要有一點準備。

【責任:我想成為一個值得依靠的人,而不是只說愛的人】

而結婚後的責任絕對也是困擾我很久的議題,我想我會是一個負責任的老公、兒子、爸爸,只是其中的一些眉角我還需要再花時間思考。

我一直認為「喜歡是單純的愛,喜歡跟對方在一起、聊天出遊、分享每件事…;愛是有責任的喜歡,愛還包括承諾、照顧、分擔、體諒、包容…」我認為因為單純的喜歡而結婚是對雙方都很不好,畢竟當我們能夠接受完整的對方,接受對方的缺點、脆弱、不堪、情緒時,我們才能以「婚姻」來向對方承諾,而我想我還遠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

【我想說的不是拒絕,而是對你的深愛與尊重】

我們偶爾也會討論到結婚這個議題,雖然我不總是講得這麼清楚,但我想說的是:

「不是因為愛不夠,而是想確保我有能力愛你愛得更好;不是因為不愛,就是因為愛所以才想努力到自己也能放心牽起你的手。」

結婚的每個顧慮,是因為我想對對方負責,而不只是單純地在身分證上添一筆,結婚對我來說是一份承諾,很重很重的承諾,我希望自己可以稱得起這份承諾,而不要讓對方感到委屈。


avatar-img
火線上決策
5會員
84內容數
嗨!我是棉先生! 《火線上決策》是一個分享文章的平台,文章的主題來自一位消防員,對工作及日常生活的體悟、閱讀的輸出與實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跟我互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火線上決策 的其他內容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