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好幾次誤判嬰兒車內應該是嬰兒吧,結果是毛小孩的經驗,才意識到現代人飼養行為已經越來越提升,同時,受到這陣子吉卜力風格AI圖像影響,才驚覺人手養一GPT的時代已悄悄來臨,還沒開始飼養的我,似乎有點落伍了。
起初,AI對於我來說,是有點排斥的,我認為靈感乍現到草稿,再到數位化或輸出,所需投入的時間與技術,是很珍貴且富有價值的。尤其當完成作品後的充實感,遠勝於投入的時間成本所帶來的疲憊,然而,現在的科技進化,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你要的圖,這個變化對我來講感到有點噁心。
學生時期,身邊總會有幾個「愛學人」的同學,愛學誰誰誰裝扮一樣的配件、愛模仿誰誰誰一樣的行為,假設我們是被一直模仿的那個人,相信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有點不舒服。在沒有利益關係下的感受,就會覺得不舒服了,更何況現在的技術能讓全世界輕鬆地複製你所有的一切。
很多人總說AI圖缺乏人類溫度,但以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若事先未告知是AI生成,我認為應該也沒人在感受圖片本身到底有沒有溫度吧?在大眾對於資訊認知上,缺乏能力去判斷所看到的是否真偽時,也造就現在假資訊的盛況。
為了迎戰新世代,必須先瞭解對手的優勢,於是我先放下先入為主的想法,並下載了GPT開始學習如何使用。
初次使用,我試著詢問本來想在Google上搜尋的事情,GPT竟然能快速提供正確答案,直接省去我還要去Google逐一篩選的時間,這讓我仿佛穿越了時空,GPT...好像當年迴紋針小幫手啊!(直接透漏年紀🤣)

WORD迴紋針小幫手( 圖片轉載於網路 )
想當年電腦剛普及,課表上最期待的就是電腦課,老師說,如果WORD操作遇到困難,可以叫出迴紋針小幫手協助解決,這個迴紋針小幫手,甚至還可以更改造型,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小幫手可以選擇其他造型( 圖片轉載網路 )
原來AI科技,就是童年時期曾經陪伴我們學習新知的老朋友!
從手寫學習如何使用電腦打字、從BBcall學習如何使用手機、從光碟機學習如何使用隨身聽、從3.5磁碟片學習如何使用USB,我們不就是這樣一路過來的嗎?孩子需要不斷學習,大人也應該要持續精進。AI的出現,也只是從我們現在有的,再去更縮減產出成果的時間。無論我們喜不喜歡,未來世界空氣除了WIFI之外,也會充滿AI味。
透過吉卜力風潮,讓我看到這場比賽賽況,目前領先的是科技技術,緊追在後的是法律與道德規範,如何趕上或超越科技腳步,正是我們要去思考與精進學習的方向。迴紋針小幫手的回憶,讓我反思最初以偏概全的想法。AI如同炸藥,東西本質都是中性的,如何有效使用作為正確的用途,就取決於使用者本身的智慧了。
你的AI可以是你的軍師、你的媽祖、你的小叮噹、你的神燈,想像一下,如果他可以為你具體客製化,你想要給他長怎樣呢?因為迴紋針小幫手的靈感,讓我決定先打造我的AI形象,就決定是你了!
AI小精靈!出來吧~(丟寶貝球)

我的 A I 長這樣子 ( A I 生成圖)
在生成這張圖的過程,我發現要達到完美其實沒有那麼簡單,生成了好幾十張我才滿意這個結果,看來要把AI練好精確的溝通與關鍵字使用是基本功。我也觀察到,現今的社會人很神奇,在文字上都看得懂,但最後每個人解讀意思竟然會完全不同,我想,如何「好好溝通」就是很多人入門AI的挑戰了吧(笑)
之前看到別人分享的照片會特別標註AI生成,對於尚未學會判斷的閱讀者來說,我覺得格外貼心,不會充滿疑慮思考到底是真的假的。所以未來我的圖片若有AI生成,我也會記得註記。一起來訓練思考,擁抱AI世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