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進入無限學習的「倉鼠輪」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首先,我們得認清一個事實:科技發展的速度實在太快了!🚀

以前覺得很厲害、很賺錢的行業,可能一下子就被時代的洪流沖走了。

就像柯達膠捲,曾經是相機界的霸主,卻因為數位相機的崛起而消失。😭


那麼,在這個「變」才是唯一不變的時代,我們到底該如何自處呢?🤔


首先,別再執著於「學什麼專業」!

以前我們總覺得,只要選對科系、學好專業,就能找到好工作、過上好日子。

但現在,這樣的想法已經過時了!🙅🏻‍♀️ (但學習專業/專長,仍然是需要的基本功)


為什麼呢?因為科技發展太快,很多專業技能很快就會被AI取代。

比如說,以前律師要背很多案例,現在AI一秒就能查到所有資料。

以前醫生要花很多時間分析病情,現在AI可以快速診斷、甚至開刀!😱


所以,不能全然投入時間學習「硬技能」,要逐漸撥出空檔,培養「軟實力」。💪🏻

也就是那些AI無法取代的能力,像是創造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那到底哪些能力是AI無法取代的呢?

  • 創造力: AI可以模仿,但無法創造。只有人類才能憑空想像、創造出新的東西。🎨
  • 批判性思考: AI可以分析數據,但無法判斷是非對錯。只有人類才能獨立思考、做出正確的判斷。🧠
  • 人際溝通能力: AI可以模擬對話,但無法理解情感、建立關係。只有人類才能與他人真心交流、建立信任。🤝
  • 解決問題的能力: AI可以執行指令,但無法應對突發狀況。只有人類才能靈活變通、解決各種問題。🛠️


「軟實力」是用「培養的」,多數學習方式無法直接達到效果;

這些「軟實力」才是我們在AI時代的生存之道!💪🏻

所以,與其擔心被AI取代,不如善用AI,來培養這些能力,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那我們該怎麼培養這些能力呢?

  • 多閱讀、多思考: 透過閱讀,我們可以吸收新知、拓展視野,培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 多與人交流、多合作: 透過與人交流,我們可以學習不同的觀點、增進溝通技巧,培養人際關係。👥
  • 多嘗試、多挑戰: 透過嘗試新事物,我們可以發現自己的潛能、激發創造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就像賈伯斯說的:「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我們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探索、發現,才能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中悠游自在。


你覺得呢?你認同這個觀點嗎?🤔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AI時代 #競爭力 #創造力 #批判性思維 #人際溝通 #解決問題的能力

6會員
30內容數
🔍 挖掘 日常 動機 🌱 搜尋 內在 平靜 💡 換個 維度 解構 思緒 「讓工作停頓一下,讓大腦梳理一番,讓生活空白一點」 「只有思考過的,才是真正擁有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泛起-「進入曖昧性社會」「我們活在這個時代所產生的『無力感』和『做自己的慾望』都是『正常的』」,為了讓大家明白;如果你內心有意識地在對抗現在的社會框架與不合時宜的秩序,這並不代表你個人有多叛逆,而是社會演變的正常現象,我們不過是被牽引至此罷了。
Thumbnail
avatar
Q Min Lin/林庭如
2022-11-17
尤努斯社會企業獎進入決賽! #變革之界 #振奮人心
Thumbnail
avatar
公益出版平台
2021-11-05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演算法操控著你的想法│電影心得"整個世代變得焦慮、更沮喪"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2020年
Thumbnail
avatar
海包包 x Seal
2021-10-13
出社會進職場,不懂這些很吃虧延續上一篇「出社會進職場,別有這些想法」,繼續整理自己那幾年在公司的筆記,這篇是整理我自己從吃虧失敗經驗寫下的筆記。
Thumbnail
avatar
P律師
2021-09-08
出社會進職場,別有這些想法前陣子和以前同事聊天,聊到我從剛進公司到離開公司,中間有很大的轉變。原本只是默默做事的人,到後來工作有不錯的表現,還在新聞媒體寫文章,也因為工作認識很多企業的老闆與高階經理人,但居然敢也維持準時下班的習慣。我最近翻閱自己那幾年在公司的筆記,整理了自己當時的想法。
Thumbnail
avatar
P律師
2021-09-02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電影短評 / 「大數據時代,如何成功生存而不被支配?」 由傑夫奧洛夫斯基執導的2020年美國紀錄片,由奧洛夫斯基,戴維斯庫姆貝和維基柯蒂斯撰寫。它探討了社交媒體的興起及其對社會造成的破壞,重點是通過監視資本主義和數據挖掘對社交媒體的利用和操縱其用戶以獲取經濟利益。
Thumbnail
avatar
咖哩聊電影Curry Talks Movies
2021-02-06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我們悄然深陷的科技困局「這些平台確實帶來了許多好處,我們卻對他的黑暗面過於樂觀。」片中所邀請的受訪者都曾在各大科技公司工作,包括了我們熟悉的Facebook、Google、Youtube、Instagram,但如今他們願意冒著冒犯前東家的的風險在鏡頭前接受訪談,表示他們對自己所創造出的產品,抱持著一定的憂慮。
Thumbnail
avatar
Tammy Chen
2020-10-03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一場注意力的戰爭只有理解到社群媒體正在爭奪我們的注意力,才能開始思考自己要怎麼應對,進而真正參與到這場注意力的戰爭,而這必然能夠對我們周遭的人們以及整個社會有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avatar
翡翠綠切開來都黑的
2020-09-22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科技社會下的難題從【劍橋事件個資風暴】到【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都在告訴我們社群媒體、科技巨擘公司,都在用心理的策略,去操弄人類。 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這部紀錄片裡,請到許多在科技巨擘公司的人們,講述這些企業如何拋棄原本要改變世界的理想,而只重視商業價值。科技進化到某種程度,就會跟魔術般一樣。在矽谷所謂的說服科
avatar
雨中即景
2020-09-20
進入職場後,社會教給我的幾件事:很努力沒有用,做好是你本來就該的,但當你在努力時,最好剛好被看到。
Thumbnail
avatar
Chel
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