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開無數網頁,輪替著youtube影片,瀏覽紀錄鑿下一條條等待覆蓋的網址。我可以敲下滑鼠,一鍵清空,好像他們從來不存在似的。它們陷進綿延不斷的山稜線,如同記憶,好似凌晨時分的薄霧,緊貼皮膚,卻遙不可及。
比起網際網路飄渺、抓不到的特性,存在於實體的痕跡,是否更能確保自己曾留下過什麼?腳印也是種痕跡。
去年,我踏上歐洲大陸。 我踩在堅實的南歐紅磚上,又躺在北歐艷陽下的草皮。
我留下了什麼?過敏擤的衛生紙、寶特空瓶,有點軟爛掉的咖啡紙杯。我留下了什麼?
那些被我使用的當地產品,留在他們的故鄉,經過一輪的處理後,有些化為粉塵在藍天中飄揚,有些沒入海底。有些,重新套上塑膠包膜,沉澱在儲藏櫃內側的角落陰暗處,它等著下一位,來留下新的痕跡,不管那是什麼樣的痕跡。

是否能肯定的說,這些產品過得很充實?
他們從誕生前,就經過了縝密的設計。我們將構想,具體卻抽象的概念形塑到紙皮上,魔術般抹出草圖。再經過巨大的加工機器,一層又一層,無數裹上粗繭的手,熬紅的眼。像女媧捏人一樣,這些作品奇蹟似的誕生,他們要屢行誕生的任務。紙杯主動湧進餐廳與咖啡廳,寶特瓶獻著殷情,把玩著唇舌。衛生紙像是地球霸主,存在於世界的每一角落,不分時差,陰陽圓缺,他統治著所有的髒污與嫌惡。
這些產品自覺的完成了使命,也就是誕生以前,就被賦予的意義。在人類的視角裡,他們是幸福的,是滿足的,是充實的。他們不曾對自己產生質疑。這些產品留下了什麼?我們就算不想相信,也不得不承認。他不需要去推敲存在的使命,活得相當坦然。行動,皆是為了滿足產品誕生初期先驗的概念,他們過的好容易。紙杯不需要懷疑自己的用途,玻璃也不需要為自己燒成裝飾而暗懷愧疚,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都是「天」命。產品到了生命週期,一生也就徹底完整了。
下一步,是浴火重生。
/
在荷蘭,不用等垃圾車。
每個住宅區的馬路都有集中的垃圾桶。我將一小袋垃圾棄置裡頭,縮著脖子爬上公寓。
一人獨居時,我常閒靜的,在開著暖氣的小房裡,向窗外那條冷冽的大馬路望去。
紅烤漆的車就那樣駛在灰黑的車道上,走走停停,不斷噴出黑煙。高高瘦瘦的荷蘭人奔著腳踏車,輪子轉地猛烈,兩眼就消失在視線裡。他們要去哪裡?我住在四樓,俯視人行道與腳踏車道,滿是駝著深色背包的金色筆刷,像烏龜一樣蜷縮進龜殼裡,躲著迎面撲來的寒風。同時,我也躲在樓房,在龜殼裡,面露平淡處在全知視角,旁觀一舉一動。
一望,就望了好幾個月。
像極北風與太陽的故事,行人一件一件的脫下他們的外衣。秀出他們簡約清亮的服飾,裙擺被微微吹拂了起來。充滿生機的自由氣息,阿姆斯特丹重新復甦了。人依舊來來去去,滾著的輪胎,淤水與鞋底密切摩擦,壓縮著空氣。春日,鬱金香盛開的季節裡,這些人又要去哪裡呢?荷蘭是鬱金香王國。穿梭市集,到處都能翻到鬱金香的明信片、磁鐵,還有鬱金香本身。
鬱金香是種花期很短的作物,盛開在三月到五月,且價格昂貴。人類歷史裡曾有一次的經濟泡沫,就是源自於民眾對鬱金香球根的瘋搶,俗稱鬱金香狂熱。鬱金香的使命是什麼?這麼短的花期,他的誕生絕不是為了給人觀賞,也不是人創造的。人何以能忍受這麼短暫的美?人類追求的是永恆、是穩定、是持續帶來的希望。
有些品種的鬱金香是花農精心培養,人造出來的精品。像所有產品一樣,為了滿足這種先驗的,愈讓他滿足人類的特性。為了賞心悅目。但植物與產品終究不同,他從誕生的那刻起,甚至人還尚未發覺他的美,他就已經在那裡了。他有自己的作息,同樣有生命,植物的意志本該是自由的。大部分的植物紮根後,就始終安居在一處。只有人類,會將植物強硬的移植到他鄉,移植到自己陰暗的小屋。花朵再也曬不到炙熱的太陽,無法隨風搖起舞。花慢慢等待枯萎。那株植物會認為自己留下了什麼?那臨死前在溫室裡綻放的美麗嗎?
或許我與那株鬱金香也沒什麼不同。
/
花季很快的過去了。
我仍記得,某天夏夜,荷蘭的氣溫略低。窗縫溜進寒息。
我點了香氛蠟燭,一邊撥著手中橙澀的橘子。我兩眼反覆對焦這兩物。似乎是聽說柑橘類果實的皮,可以當作蠟燭燃料。眼見燭芯即將燒盡,不知道哪來的衝動,我把橘子皮丟進蠟燭罐裡。
燭芯的火攀爬上橘子皮,熱油滴落下來。火焰變的很大,像個小壁爐那樣。我就那麼瞧著熊熊燃燒的橘色火光。熱溫從瞳孔滲進腦袋。我又餵了他另一片橘子皮,又另一片橘子皮,期望他永不熄滅。滿足的看著他燒。現在他是壁爐了,超越了自己原本被賦予的意義。我荒誕的賦予他這層念想,在他的視角裡我顯然是壞人吧。果真隔天,我打開窗戶,玻璃罐遇冷當場碎了滿地。
像人類賦予鬱金香獨特的高貴一樣,我憑執念將香氛罐改造成壁爐,把橘子皮當作柴火。我扭曲他的存在,使他脫離本身。最終破碎成一堆不可用的垃圾。但在我自私的主觀裡,這些碎片,像利刃一樣一層層刮開記憶儲藏的外殼。它刻進我的記憶,成為真正替我留下的東西。
我究竟要留下了什麼,我想要留下什麼?
若真有天命,我希望他將我燃燒殆盡。
像空罐燃盡便濺的支離破碎,替任何人留下,替我留下,哪怕只有一點點的痕跡。
瀏覽記錄會抹去,記憶會消散。物質會銷毀,精神會流逝。當這些念想開始垂死掙扎、吐出遺言時,
我是不是,也留下了什麼。
2025/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