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初計劃創業,我就想做純植物烘焙,但對於純素、烘焙、商業都還不夠了解,因此先走大眾安全牌。後來遇到蛋荒,覺得是個改變的契機。轉純素一直到現在一年多,深刻體會幾個小眾市場的優點:
客人轉換率高
也就是潛在客戶變成真正客戶的機率。素食者很樂於互相分享資訊,「純素雞蛋糕」又很少見,因此傳播量比原本多很多,除了路人外增加了不少特地前來的客人。
客人與自己理念相同
同樣是環保、動物友善,雞蛋糕的客人都是路人遊客,說了老半天的動福蛋、小農牛奶,他們毫不在乎,只覺得以雞蛋糕來說太貴了。
主打vegan後,除了沒有在價格上被刁難外,還得到非常多意外的回饋「謝謝妳做全素的雞蛋糕」「這是胎裡素寶寶的第一個雞蛋糕他好開心」覺得大家好善良,也覺得自己好棒!
回頭率、客單價增加
熟客變多了之外,遠道而來的客人會一次買很多回去跟家人朋友分享,也有活動指定要純素點心,甚至很多人在有沒有冷凍賣貨便。
但老實說目前營收沒有比原本增加多少(果然大眾的力量還是很大的)但跟客人產生的關係品質非常好,我完全沒有後悔,也覺得很開心!
我並沒有商業或烘焙相關背景,初次創業就像無頭蒼蠅。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彷彿看到一道指引的光。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往小眾發展
除了洞察力與努力之外,也要對自己的事業非常有熱情。若是想要賺很快、事業做很大,那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方向了。
也不需要「一開始」就鎖定小眾。
先累積大量經驗,了解自己的優勢,分析數據後再決定是否切入。
不要隨意降價,而是為自己「加值」成為「專家」
做小眾生意要成為品質優良的專賣店,而不是什麼都有的便利商店。提升專業度與顧客的信任感,不降價也是在幫自己挑客戶。(奧客絕對是自己養出來的!)
鎖定利基等於鎖定人際關係
利基即是小眾市場(niche)。了解受眾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成為受眾,跟受眾、同業建立扎實良好的關係。獲得互補關係、複利效應。
//
覺得創業改變了我的個性,原先我在工作上蠻急躁的,看不到成果就會焦慮、想做更多。但很多事情是需要慢慢累積或等待發酵。增進專業、拓展人際、建立信任,都需要時間。
持續學習、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