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聚福

隨時聚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個男子,在冷凍廠工作,每天進公司前經過警衛室都會跟保全問候,道早安道晚安,多年來,全公司只有這位男子會這樣做。有一天,全公司的人都下班了,保全一直沒有看見男子出來,他心中覺得有異,於是趁下班前,進到冷凍庫巡視,終於在男子奄奄一息之際,將他救了出來。男子獲救之後說,「那天把最後一批魚送進冷凍庫之後準備下班,不知哪來的一陣風把門帶上,我就這樣被關在冷凍庫,快要失去知覺的時候,我看見保全慌張的臉。」


老智者常說,簡單的舉手之勞,或是一句不經意卻真誠的問候,都有機會解開他人或自己的困局,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一個笑容,一句你好,會帶給他人多麼深層的溫暖,亦或是為自己解開多麼不可思議的險厄。修身養性,在每一個行住坐臥、舉手投足之間,造罪漏福也在每一次開口和起心動念之間。說好話,鼓勵他人,用嘴巴做好事,自己先得祝福,若是酸言酸語,盡損他人的信心,用嘴巴造業,自己先倒楣。用身體行善積德,造福他人,身體就能享受健康的福報而且不虞匱乏,相反的,即是受報。


天災人禍頻傳,無常伺機在後,沒有人能預知下一秒。網路上,常有人閃過災劫,網友便說是對方祖先顯靈,動員一干祖先把子孫留在陽世。這是實話,也不是實話,因為祖先要能幫助得了子孫,一來祖先要先有福德才庇蔭得了,二來若祖先正在受苦,等人解救都來不及了,哪哪來的餘力護佑,三來子孫若在陽世胡作非為,肯定拖累祖先,祖先都氣飽了,更別說耗費心力去搭救。修行與行善積德是自利利他,做好事替自己植福,無形中也助祖先離苦得樂。


修行在日常生活中,造業也在每分每秒的起心動念中,隨時有好的心念,隨手做好事,就是時時刻刻在為自己積福報。布施不用錢,一個笑容、一句好話,或是借力給人,亦或扶老太太過馬路,都是布施,都是從善如流的好事。總之,末法時期,因緣總清算,我們都要戒慎恐懼,存好心念做好事走好路。


#隨手之勞

#好言好語

#自修自得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6會員
1.5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若是缺錢,那就努力賺錢,若是被親友瞧不起,那就振作去打拼,缺什麼就努力什麼,人生本應如此。不過,在努力填補人生的「大缺」之前,若是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當指南,急於闖出事業的心會讓一個人選擇抄捷徑,抄捷徑快速,卻也是一條最容易誤入歧途的道路,最終的結果是損己又傷人。 呈儒童年家境非常貧困,身無分文的
命中財富注定,賺多賺少不是一個人努力或是不努力,而是根據我們曾經分享慷慨與布施多少而定。很多人都很認真做事,很努力做生意,可是賺錢的都是別人,自己怎麼做怎麼失敗。就好像有的人命中無偏財,偏偏貪念熾盛,不管買什麼股票都是套牢賠錢,有的人偏財王,隨性買一買就忘了它的存在,十多年後發現價值已是當初買的上百
阿益是么子,十七歲那年,阿母將嫁妝全數變賣給他當創業基金,阿益說那筆錢拿在手裡十分沉重,因為不敢辜負阿母的期待,所以用心做事,不眠不休,終於與太太攜手創業成功,在台南學甲經營一間規模頗大的飼料工廠。 阿益三十九歲時,最親愛的阿母因病過世,享壽七十二,他說那一陣子就像有體無魂的稻草人,失魂落魄,
家珍跟先生結婚十二年,十二年來,先生好賭成性,總共輸了三千多萬,為了孩子,家珍不得已與先生分道揚鑣,帶著三個孩子獨立生活,重頭開始。當年家珍的小女兒五歲,幼稚園中班,大兒子國一、小兒子小五,三個稚齡學中的孩子,讓家珍不得不堅強謀生計。 家珍開始滷熟食到市場賣,賣得最好的是滷豬腳、麻油雞和滷肉,
「人生為己,天經地義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被後人誤解成一個人要先為自己著想,不然不容於天地。其實真正的解釋恰好相反,因為解釋上的繆誤造成許多人把自私自利當成理所當然,以訛傳訛的結果就是私心得以光明正大,人心不斷沉淪。 這句話出自於《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章,原文是「人生為己,天經地
吳先生退休前在中華電信財務部擔任行政主管,個性溫和寬厚又會賺錢,太太欣華給他打一百分,不管扮演任何角色,他都不會讓人失望。吳先生對家人、父母、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都很尊重也很用心,還沒進慈善團體就已經身體力行聲色柔和,他的修養彷彿與生俱來。 說吳先生的修為與生俱來不誇張,這位溫文儒雅文質彬彬
若是缺錢,那就努力賺錢,若是被親友瞧不起,那就振作去打拼,缺什麼就努力什麼,人生本應如此。不過,在努力填補人生的「大缺」之前,若是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當指南,急於闖出事業的心會讓一個人選擇抄捷徑,抄捷徑快速,卻也是一條最容易誤入歧途的道路,最終的結果是損己又傷人。 呈儒童年家境非常貧困,身無分文的
命中財富注定,賺多賺少不是一個人努力或是不努力,而是根據我們曾經分享慷慨與布施多少而定。很多人都很認真做事,很努力做生意,可是賺錢的都是別人,自己怎麼做怎麼失敗。就好像有的人命中無偏財,偏偏貪念熾盛,不管買什麼股票都是套牢賠錢,有的人偏財王,隨性買一買就忘了它的存在,十多年後發現價值已是當初買的上百
阿益是么子,十七歲那年,阿母將嫁妝全數變賣給他當創業基金,阿益說那筆錢拿在手裡十分沉重,因為不敢辜負阿母的期待,所以用心做事,不眠不休,終於與太太攜手創業成功,在台南學甲經營一間規模頗大的飼料工廠。 阿益三十九歲時,最親愛的阿母因病過世,享壽七十二,他說那一陣子就像有體無魂的稻草人,失魂落魄,
家珍跟先生結婚十二年,十二年來,先生好賭成性,總共輸了三千多萬,為了孩子,家珍不得已與先生分道揚鑣,帶著三個孩子獨立生活,重頭開始。當年家珍的小女兒五歲,幼稚園中班,大兒子國一、小兒子小五,三個稚齡學中的孩子,讓家珍不得不堅強謀生計。 家珍開始滷熟食到市場賣,賣得最好的是滷豬腳、麻油雞和滷肉,
「人生為己,天經地義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被後人誤解成一個人要先為自己著想,不然不容於天地。其實真正的解釋恰好相反,因為解釋上的繆誤造成許多人把自私自利當成理所當然,以訛傳訛的結果就是私心得以光明正大,人心不斷沉淪。 這句話出自於《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章,原文是「人生為己,天經地
吳先生退休前在中華電信財務部擔任行政主管,個性溫和寬厚又會賺錢,太太欣華給他打一百分,不管扮演任何角色,他都不會讓人失望。吳先生對家人、父母、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都很尊重也很用心,還沒進慈善團體就已經身體力行聲色柔和,他的修養彷彿與生俱來。 說吳先生的修為與生俱來不誇張,這位溫文儒雅文質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