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來源
瑪那熊(2018)。一開口撩人又聊心:被異性喜歡,被同性肯定,不冷場、不辭窮。如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0228?srsltid=AfmBOoqSj2ps2foOoFoiwgZ7jTkgLYbwJ6RgdgH4AExd5mXrLNdOBDd8
研究動機
這是一本關於討論建立親密關係的書,由心理師瑪那雄書寫的,主題是關於男生如何把妹?內容說明
男女在建立親密關係,特別是「追求」,一定是對對方有所期待,但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不給對方壓力,甚至創造吸引,是最根本的觀念 (第一章) 。
聊天是一個建立關係的過程,但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傳達出自己的價值,就是把妹的關鍵之一,建立親密關係首重信任感和熟悉感,會從兩個人的「共通性」開始,而展現自己有的對方沒有的且欣賞的,是創造「吸引力」的部分,另外雙方相處的經驗也會建立成一種「情緒記憶」。在聊天的過程中達成以上幾點,一個人的外表、談吐及反應都在讓對方評價自己(如同面試),當然一個人的本質是長期累積而來的,但是技巧可以但自己的本質得到應該有的發揮,進而取得更高的評價。(第二章)
有一些開話題的技巧可以學習(5w1h),或是可以去學一些大家都有興趣的主題,累積這些東西可以不會冷場,並和對方進一步的深談(在把妹技巧中這個又稱為「話題罐頭」(第三章),然後打理好面貌、學習肢體語言和約會計畫的重要性(第四、五章),第5章後面有談到人格特質的問題,長期以來對於人際互動、親密關係及家庭角色等,都會使自己的人格定型不容易與對方建立親密關係,例如很多男生會想扮演騎士、賢者、商人、狂戰士,這些特質讓身邊的女性當朋友就已經不舒服,何況成為伴侶?但人格定型的調整不易,特別是長期單身的人,會更不容易調整成一個好的伴侶體質,需要較長時間的輔導才有機會改變。
結論
瑪那熊的把妹知識的框架背後其實運用的「把妹達人」的理論,同時運用了心理學如依附理論等來解釋人與人相處反應背後的原理原則,最後則是透過他身為諮商心理師輔導個案的經驗以故事的方式讓原本生硬的故事變得活靈活現,這是我個人非常肯定的部分。
至於這樣的方法是否真的可以幫助把妹?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套穩紮穩打的方法,讓自己成為一個多數人都較能接受的伴侶體質和人格特質,就好像「讀好書就能找到好工作?」這句話部分為真,但交不到女友的原因是有其複雜性及僵固性的,舉例說我自己現在是一個40歲的大叔,但想要找到一個10幾20歲的女生當女朋友,但我本身不帥經濟條件也不好,在相處的過程也沒有辦法給年輕的女生創造情緒價值,那我要追求10幾20歲的女生機率成功自然非常低,至於我要如何改進我自己的條件讓10幾20歲女生會喜歡我呢?太多需要改進了,這就是所謂的「複雜性」;但上述的情況要我做改變來提升把到10幾20歲年輕女性的機率,很多條件是我不願意改變或根本沒有辦法改變,這就是所謂「僵固性」的部分。
瑪那熊沒有考慮到「複雜性」及「僵固性」的部分,認為大家可以照著他所提出來的方式一步步的改變,有點像是「升學」或「聖經」的模式,效果究竟如何?目前沒有辦法透過愛情市場來做驗證。但若從我的思考角度來看,我會一開始就把每個人的條件做一定程度的分類,例如40歲的大叔愛10幾20歲女生的成功率有多少?若成功率太低或改變的難度太高,就選擇出租女友或性專區模式,以處理「複雜性」及「僵固性」,我個人認為會是比較可靠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