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4月9日起,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緩其4月2日所公布的對等關稅措施90天,僅維持全面性10%的基準關稅。」這結果...讓許多人覺得說,川普軟了、這個關稅政策荒謬、魯莽、不可能施行的下去了...(事實上,我也希望如此)。
但,真的是這樣嗎?要是你有上網搜尋一下2025美加墨貿易戰的過程,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是,若是用一般商業談判的角度來看,你可能會覺得,這從2025年2月1日起開打的美加墨貿易戰,根本就是一場荒誕的鬧劇。不過,要是你知道對抗性談判,或許你就能理解或是預判川普的行為。
我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財經網紅,我只是一名歷史說書人。所以,我在這裡不會詳細的討論整個貿易戰的形成原因?造成影響?以及分析他會不會成功?我會從歷史以及我過去的工作主要是在進行對抗性談判這點來告訴你,這場貿易戰會如何的進行下去。好讓你多個角度,來判斷自己的下一步行動。
戰爭的本質
市場普遍認為川普的關稅措施,是一場貿易戰或是經濟戰。那既然是戰爭,想解答上面的問題,我們就必須先瞭解到,戰爭的本質是什麼? 所謂戰爭的本質,從千百年的歷史結果來看。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場資源的掠奪行為,或是更精確一點的來說,是頂層階級們,掠奪他們所需要資源的行為。這個過程可以是透過傳統的熱戰方式,也可以是沒有硝煙的經濟戰方式。 瞭解這件事的本質之後,你就會知道。這所有的一切,就是一場掠奪的行為。而那些在上位者口中所謂的為了國家利益、人民福祉、對抗不公平對待...等,其實都是「屁」;你要是真的信,那就等於把這些髒空氣給吸到肚子裡去。不信你去翻翻歷史,你就會發現,連「清君側」這麼瞎的藉口,都有人可以拿來當作起兵造反的理由。那你就該明白,其實開戰的理由,從古到今,他就只是一種說法。合不合邏輯,講不講道理不是重點。重點是發動戰爭的人,他到底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 至於為什麼,人們總要在戰爭前面,放上這些開戰的理由?這是因為...打仗是要死人的,是要犧牲人民財物的,要是領導的人不這樣說,他怎麼能激發人民的熱情去為他犧牲、為他送命。
手段、目的...與目的背後
這次美國一連串的行動,其表面上的理由或是說目的是要「減少美國貿易逆差」,而主要採取的手段是關稅;再來,就是要推動美國的「再工業化」,手段則是透過威脅利誘,好讓企業赴美投資;再接著是「擴大能源出口」,手段是加強對歐洲天然氣的供應及干預油價;還有就是「抑制中國科技競爭」,手段是擴大對中國半導體、AI以及先進技術的限制或是技術出口管制;最後則是「重塑國際秩序」,手段是退出國際組織,無視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範。 另外,最近還有一個大家比較常提到的,就是川普還沒有正式拿到台面上來說的「海湖莊園協議」。其主要的目的是要讓美元貶值,而手段則是對部分外國購買美國國債徵收使用費,以降低美債需求;以及,發行「百年」債券,並輔以國防安全擔保人的角色,迫使受保障國購買;還有,建立主權財富基金,藉由購買國外資產讓美元貶值;並且,藉由關稅減免以換取美元貶值。

所以,關稅充其量只是手段,連目的都談不上。我們實在沒必要去討論他這些作為的合理性及邏輯性。 都先不論這些表面上的目的,背後有沒有其他的目的。換做你是戰爭的發動者,你會在這些目的沒達成之前,就結束戰爭嗎?我想不會,除非戰敗或是失去政權,導致這事無法繼續執行。要不然,在整個戰爭的過程中,會有多少的貿易損失,多高的通貨膨脹,甚至是多大的民怨、多少人死亡...,這些都不會影響戰爭發動者持續作戰的決心。因為對他來說,這些都是為了獲得勝利的過程中,( 人民 ) 所必須經歷的痛苦( 就像是打仗會死人一樣 ),反正痛的不是他,死的不是他的家人。所以,他們一定會堅持下去。 我們整理一下上面表面上的開戰理由來看,不難看出美國這次行動背後的目的,就是要「處理掉債務問題」以及維護他在世界「唯一霸權」的角色。因為唯有這樣,這些頂層階級的人們,才能繼續操作世界這部機器,並按照他們想要的方式去運行。只不過,當這位大哥負債累累,又不想被小弟們看不起時。那他手上的拳頭,自然就成了幫他鞏固權力或是說賺錢以及減少債務的工具。
若從這角度來看,在這目的沒達成前,就算關稅措施會有所謂的調整。但,仍舊會有其他的措施繼續朝這目標執行。簡單來說就是,手段可以隨時調整,但目標不會改變。
為什麼政策反反覆覆?(對抗性談判)
要是你知道什麼是「對抗性談判」,你就會清楚。像川普這樣今天同意、明天暫緩,其實,這都只是他的一個談判過程,並不是政策反覆。我舉個例子來說吧:
就像一個違約的案件,若是依據合約,你需要賠償對方一億元,而對方派出來的律師一開口也是要求你賠償一億元。那你覺得,雙方有什麼好談的?直接打官司不就行了?
是,但你有沒有想過,既然法律都保障他。那他為什麼還要派人跟你談?其實關鍵就在於「成本」以及「效益」。要是這一億元,他最後必須透過三到五年的訴訟才能拿到,那這筆資金可以在市場上發揮的效益,以及整件事的時間成本,就是他考量的因素。
所以過程中,對方的律師可能一再的提出解決方案,並給予你時間壓力,來迫使你接受他提的方案,這過程中的更更改改,是常見的過程,你不能將此視做例外。
川普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他那極限施壓的談判方式。其實,這就是一種「對抗性談判」。他先讓你知道最壞的狀況。然後,再逐步的向雙方能接受的目標靠攏,最終達成共識。不過,這樣的作法,需要有個背景支持,那就是「強制力」。也就是,要是對方不聽他的話這麼做,那這最壞或是比壞更壞的結果,就極有可能會發生。
影響&結束?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可能去阻止美國想要達成這次行動的目的。最多,就只能瞭解他的這些手段,對我們究竟會有什麼影響,或是什麼時候會結束。檢視上面幾個實施的手段,「擴大能源出口」這點,跟我們的關係不大;至於「重塑國際秩序」,我們應該也說不上話。所以跟我們有關的,就只有「減少美國貿易逆差」、「再工業化」以及「抑制中國科技競爭」這三項。還有就是,目前仍在傳聞中的美國「百年」債券,我們要不要買的問題。 關稅部分: 我們可以一項一項的來進行檢視,先看關稅這一項。對我們直接的影響就是,只要涉及對美出口的商品,將可能因高關稅而導致無法出口。這還不過是第一層,要是把第三個手段「抑制中國科技競爭」這部份加上去,很可能只要涉及中方的這個部分,也會被另外課以關稅。這點,大家必須要先預作準備。 至於關稅會不會降,或是會不會停止。你只要看他發動的目的,我們與美國的貿易逆差有解決嗎?美元有開始貶值嗎?或是往上一層來說,美國的債務問題解決了嗎?美中的科技競爭落幕了嗎?要是沒有,那這些手段就算暫時停止,也不太可能棄而不用。就像是,要是你知道對方是因為大砲擺在眼前,而同意開城投降。那在你完成接收之前,就算你一彈未發,你也不會先撤除這大砲。
所以,我們必須假設這關稅一定會課,甚至還不只32%。而不是去猜,他敢不敢執行,以及會執行多久。 再工業化部分: 另外「再工業化」的部分,除了已知的台積電,預計之後分四年,赴美投資1,000億美元(平均一年250億美元),美國還會要求我們其他公司過去投資嗎? 大家可以先看一個數據,美國2024年的GDP為29萬億美元( 年增率2.8% )。其中,政府消費與投資約佔5萬億美元。若是在2025年這年增率不變,則這部分會增加1,400億。然而,馬斯克所領導的DOGE,打算要削減政府支出一萬億美元。那請問,若美國還想要再次偉大,GDP不能掉,那這因為DOGE所減少8,600億的洞,要由誰來補?難道會是由下面這些被美國列為骯髒15國名單中的國家來負責買單嗎? The dirty 15: 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大陸、德國、日本、南韓、台灣、越南、英國、印度、荷蘭、愛爾蘭、義大利、法國、巴西。
要是有人不願意,是不是他的那一份,就成了別人的份額?雖然我很不願意這麼說。但,產業被迫需要外移的情況,絕對是遠比我們想得還要更壞。 而且最糟糕的是,要是台灣沒有符合美國期望的產業可以外移。我擔心,這百年美國國債,恐怕會從傳聞變成現實。 百年債券部分: 雖然這部分還沒有提出。不過,台灣目前持有美國國債佔世界排名第11,規模約是2,904億美元。而外匯存底5,770億美元中,有92%是投資在美國國債,也就是約有5,308億美元國債(此部分2025.4.10央行總裁澄清為8成以上,按此比率約在4,600億以上)。這部分,若沒有提前規劃處理,難保將來這裡不會成為重災區。
關稅談判?
最後,我們要聊聊關稅談判的部分。再說明之前,我希望從歷史的角度提醒大家一件事...「除了生死存亡,所有的戰爭之所以能形成,原因無他,那就是...雙方都認為有機會贏,或是至少不會輸」。 所以,要是明知打不贏,卻又沒有事先創造出避免開戰的環境。一旦對方兵臨城下,這不論是和、是降,其結果都只有被掠奪的份,差別只是被掠奪的多或是少。當然,就像有的領導人會巧妙地將撤退說成轉進一樣。被掠奪的一方,自然也可以說是認同、開放或是投資對方...等。然而這些華麗的詞藻,最後仍舊無法掩飾資源被掠奪的現實。 就像一開始說的,這是場貿易戰,我們過去視為盟友的美國,已經展開對我們資源的掠奪。且不達目的,很難罷休。而不論是關稅、赴美投資、債券...這些都不過就是手段,我們真正要解決的不是手段的問題,而是對方的目的是否已經滿足的問題。
面對「對抗性談判」的局面,要是你無法確定對方的目的,我只能說「慢」絕對會比「快」來得好。在雙方強弱分明已經如此明顯,而我們也沒有預先留好後路的前提下,匆匆趕赴會談,只會直接暴露出自己沒有底牌的心態。而接下來,「這場會面,恐怕不是談判,而是一種祈求,祈求對方的仁慈與不要這麼貪婪」。 當然,我還是期待能談判成功,以減少損失,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能遭受到少一點的衝擊。更希望以上所述,全都是出於我個人的狹隘見解與胡言亂語。但,既然對方已經選擇開戰,我們就不能一直把希望,寄託在對方會仁慈的對待我們這種幻想上。永遠要做最壞的打算,然後,趕緊開始著手進行最好的準備,你說是吧。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平安順利地,在這場戰火下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