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一:「攻擊、攻擊、攻擊」;
法則二:「否認一切」;
法則三:「自己永遠是贏家」。------------------------------------------------
狂人法則
以上是電影「狂人法則 The Apprentice」中,描述的美國總統川普的處事法則。雖然是部電影,但...對比川普在面對美債威脅時,他的確就是奉行「攻擊、攻擊、攻擊」面對威脅就是要主動出擊這法則;以及他對WTO規範的態度,也的確是無論再怎麼白紙黑字都要賴到底的「否認一切」;還有最後,就是面對關稅戰的連續髮夾彎,他也是堅持,不管怎麼樣,都要宣稱自己是贏家這條「自己永遠是贏家」的準則。很難說,這電影對他的行為描述,完全是空穴來風。但...這些又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要是你剛經歷過台股4月7日,一日暴跌2,065點,以及4月10日,一日暴漲1,608點的洗禮。相信你會很清楚「川普」對我們投資股市的影響有多深。所以這麼說吧!不論你接下來是想要加碼、攤平、抄底...甚至是加槓桿或是投資。你就不能不知道,上面川普行動的三個法則。
我們就先來談談法則一、既然是要攻擊,那就要有武器。而川普這次發動貿易戰的主要的手段或是說武器,就是...我們上次在:「延長90天:川普關稅政策的下一步?」一文中所提到下面這五種。
三大武器
由於第四及第五點,與我們暫時沾不上邊。所以,我們在這僅先針對前三種武器來做說明:
一、關稅
雖然很多人一直將川普關稅措施的重點放在他課徵「對等關稅」的合理性以及可執行性。但大家似乎都忘了,這原先根本不存在的10%的基準稅率,已經自2025年4月5日起開始開徵。難道,這10%不是關稅?另外,鋼鋁、汽車、半導體...等,這些已經課徵或是時不時可能會冒出來不同項目的關稅。難道川普已經同意取消了嗎?
要換作你是川普,透過威脅課徵「高額」關稅的行動,就可以立刻知道哪些國在害怕?以及他們願意拿出什麼東西來交換?那在完成你的目的之前,你會撤下這武器嗎?就像發動核戰一樣,就算這武器會反噬到自己。但,只要節制一點或是只要拿出來展示一下,就能有一定的嚇阻力,那為什麼不拿出來用。
二、赴美投資
有看過人家怎麼拍賣活體豬嗎?要是不拿根電棒在後面趕,這豬會聽話地,朝人要他走的方向過去嗎?這過程...不就像川普現在要求企業赴美投資一樣。是,不同於一般人會給棒子與蘿蔔,對於信仰「攻擊、攻擊、攻擊」法則的川普來說,沒有蘿蔔這種事。他只要揮舞關稅的電棒,企業就得乖乖地朝著他要你前進的方向前進。我們這麼說,並無冒犯這些優秀企業之意。但...僅透過第一點關稅的施壓,目前已知企業赴美投資就有台積電的1,000億美元、日本的1萬億美元、以及韓國現代汽車的210億美元...等,(另外據傳,台灣還有12家公司打算赴美投資)。一張嘴,加上高關稅施壓,就可以獲得大把國外的投資,還沒有關稅的副作用,你要是有這武器,你會不會多多使用。
三、零息債券
許多人都說,美國不可能執行百年零息債券。因為這等同於「美債倒債」。美元霸權也將就此終結。但...這些預估百年零息債券不會成真的人,當初有預料到川普的「對等關稅」嗎?要是沒有,我們怎麼確定他這次的判斷不會出錯?
正所謂「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也。」凡事做好最壞的打算,接下來進行最好的準備。雖然我也不希望百年零息債券這件事是真的。但,面對川普的行為,我們只能假設他會發生。就這麼說吧!要是他真的推了,或是把100年改成50或30年,利息0%改成1%或是2%,我們要接受嗎?接受對我們造成的衝擊是什麼?還記的嗎?川普行事的第一法則是什麼?是「攻擊、攻擊、攻擊」。
影響
要是你老闆早上告訴你:「明天起,你的薪水打58折。」但,到下班前又改口說:「他看你平日表現還不錯,先暫時改成薪水打9折。」你會覺得這是件好消息嗎?要是不會。那32%對等關稅緩徵,只課10%的基準稅率這件事,你怎麼看?
另外,老闆通知你:「以後上班不准搭大眾運輸工具,一律要開進口車。要不然,將大幅扣減薪資。」你覺得這事合理嗎?要是不合理。那企業赴美投資,會增加成本這件事,你怎麼看?
最後,老闆告訴你:「之前公司向員工們借的錢,因為公司目前有困難。所以,要嘛就不還,要嘛就無限期拖欠。再不然,就直接扣大家的薪水來償還。」你能接受這種說法嗎?
之所以把川普的三種武器,對應到我們日常的生活,主要是讓大家比較容易去了解,這些措施對企業的影響。先不論川普的這些措施是不是存在不穩定性。但無疑地,這些措施已經造成企業的收入減少,支出的增加。那你覺得,這樣的環境,會有利於投資嗎?
準備買單
我知道有很多人,看著這場貿易大戰,看得是很過癮。但請記住,不論美國對中國或是對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國所發動的貿易戰,絕對都不是局部的戰爭。換句話說就是,若美國在這些戰場上吃了敗仗,為了遵行他的第三條法則「自己永遠是贏家」。那他就極有可能會去找那些「軟柿子」的國家來開刀,以彌補其戰爭中所損失的資源。這就像是二戰後期,日本開闢東南亞戰區去取得其所需要的戰略物資一樣。所以,非常遺憾地說,就算將來真的證明川普的這些政策是錯誤的。但很可能,需要為他錯誤買單的人,是那些在一開始就無力對抗他的人。
所以,我們不要認為10%的關稅以及台積電的1,000億會是終點,對比美國即將到期的九兆美元債務,以及他每年光付利息就要拿出1兆美元的這點來看。我們可能要有,將遇到比壞更壞的狀況的心理準備。
下一步
戰爭表面的借口,通常並不一定是真正開戰的理由。然而,他依舊提供了我們一個判斷的方向。既然我們無法得知,他是不是有要對抗深層政府,還是中飽私囊的其他目的。那我們能做的,就是將注意力,放在川普前面所提的五個目的上面,去注意其是否達成。以及時刻關注美國債務的問題,是否已經得到緩解。
因為,既然這場戰爭的表面起因是這些因素。那這些因素消除前,除非確認一方戰敗或是已經達成和解。要不然,這戰火就不會停。
最後,面對這場世紀的貿易大戰,除非你很確定你在投資的內容是什麼。要不然,請記住下面巴菲特所說過的投資準則。
第一條:不要虧錢。
第二條:永遠不要忘了第一條。
另外就是,「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你在做什麼?」
千萬不要因為看到通膨很嚴重,就想要趕緊投資;或是看到之前股市、房市大漲,就想說現在便宜要進場撿便宜。
最後...身為一位歷史說書人的我,想要大家回想一下過去的歷史。在面對那些所謂大到不能倒或是債多不怕倒的人,我們是不是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的吃喝花用一樣不少。但,卻要銀行給他債務打折或是再借給他一點錢,好讓他能周轉,讓他的公司能正常營運。這樣,他才能繼續賺錢,才可以持續還得上他要付給銀行每一期的貸款款項。
這些銀行家明明都是聰明人,但卻為什麼會同意繼續借錢給這位已經信用不良的債務人呢?或許比起存量,流量的枯竭可能會讓人覺得更可怕。打個比方來說吧。要是你年薪100萬,目前有2,000萬的存款。要是讓你在接下來的20年只能領最低工資(年薪不到35萬),與20年不得動用這2,000萬存款也不會有利息,但薪資照舊。在這二者中間讓你選擇其一,你會選擇哪個?
......
......
......
要是你選擇了後者,那你真的覺得百年零息的美國國債推行可能,真的是0%嗎?
面對不確定的局面,保守、去槓桿、不要試圖去摸底。這或許才是能讓我們能安心睡得好覺的投資方式。
請記住...保守不等於消極。我記得好像是馬雲說過的一個故事:
一位父親,要他的三個兒子,在暴風雨即將來臨之時,外出去幫他取個物品。老大穿戴整齊準備充足;而老二也準備好了雨具;至於老三...他什麼也沒做。然而最後...成功平安帶回東西的人是老三。因為他知道,面對如此巨大的暴風雨,先找個地方躲起來避避風雨,絕對會比冒險出去一定要做什麼來得好。
是...只存錢,會讓你的努力成果被通膨吃掉。但...存錢不會讓你破產,而胡亂的投資則會,你說是吧!最後,祝大家平安順心,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