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中國對立
美中對立格局下應該如何順勢而為
- 美國搞孤立主義(來源):
- 配合美國政府搞關稅戰,大力投資美國本土科技產業。
- 盡量讓先進半導體技術也能在美國生產。
- 中國搞國進民退:
- 2022年召開的中共20大,習近平在報告中26次提到「國家安全」,遠超19大報告的18次,更比胡錦濤18大報告僅4次,多了22次。(來源)
- 相反,20大報告提到「改革」則寥寥可數,顯見在習近平心裡,安全的重要性超越經濟。(來源)
- 2027年軍隊現代化(來源):進入中國兵工產業。
- 張雪峰(中國知名補習班老師)在2024-2025年間也多次提到未來大學就讀的科系最好能構選擇, 能夠為各行各業賦能的技能, 如:計算機、物理、AI等,或進入兵工產業。
- 台灣指定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來源):
- 轉向投資東南亞。
我自己的例子

中信中國50(00752)我從2021年持續買進,到2024年持有成本在25.76。
當初(2021)我相信中國未來一片大好,但後來價格越來越便宜,我也持續攤平。直到2024年我才翻然醒悟,中美對立格局下要順勢而為,不要想要兩邊下注。因此,雖然賠了不少錢,但我果斷脫手了。
2025年3月18日,中信中國50(00752)最高價到27.43,因為中國AI發展有成的緣故,但中國基本面仍不佳。
你問我後不後悔賣出?
有一點,但影響不大。雖然我持有了三年多,但這次中國AI行情的發展我根本無法預估,所以即使我繼續持有,也不一定能吃到這波行情。因此,我整體來說並不後悔。
關稅戰之亂
- 2025年4月9日,川普正式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累計104%的關稅。
- 包括此前的20%針對芬太尼問題的懲罰性關稅、34%的對等關稅,以及最新追加的50%關稅(來源)。
- 這一稅率創下歷史新高,幾乎相當於對中國商品的全面禁運。
- 2025年4月10日,中國宣布將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累計84%的關稅。
- 此前,中國已對美國商品徵收34%的報復性關稅。
- 最新的50%追加關稅使總稅率達到84%(來源)。
所以不要妄想兩邊都好,要懂得順勢而為。
即使這次不發生關稅戰,未來也會出現其他對立衝突,因此「順大勢而為」非常重要。
同時也凸顯了查理蒙格所提到的「紀律」的重要性,既然決定就不要後悔。
市場恐慌
- 自2025年2月高點以來,標普500指數已累計下跌近19%,過去四天跌幅超過12%(來源)。


- 4月7日,VIX指數飆升至60.13,創下8個月新高,顯示市場對川普關稅政策的高度恐慌(來源)。

- CNN恐懼貪婪指數截至2025年4月4日降至4,創2022年5月以來新低,市場處於極度恐懼。(來源)

其實我並沒有什麼感覺,雖然資產已經跌了10%。
遵循查理蒙格的四大原則——準備、耐心、紀律、客觀——保持冷靜,遵守自己的紀律即可。
台海地緣政治衝突
美中對立下,台灣的一般老百姓如何生存?
我的想法是順應局勢變化,能避則避,能閃則閃。
同時增加自己的反脆弱性,提升財務韌性,準備避難物資,如果可以的話甚至考慮移居海外。
雖然從局勢而言,我們應站在大勢的角度去配合,但整體局勢走向台海發生衝突,對美國有利。賴總統宣布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某種程度上也是跟隨美國腳步。
但我不想要啊,我只是平凡的老百姓,無力左右局勢,也不希望成為這場政治角力中的犧牲品。
難道我應該逆勢而為嗎?
不是的,我可以如水一般柔弱,繞過尖銳的地方走,像雜草一樣保持韌性,做好退路。
查理蒙格說:「如果我知道我會在哪裡死去,這樣我就永遠不會去那裡。」
這有兩個意思:
- 第一,你要先知道你在哪裡會遭受毀滅性打擊或死亡。
- 第二,你要盡量避免靠近那些地方。
雖然沒有講「道」但處處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