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治

含有「無為而治」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家庭的「體貼」看似「無為」,實則是最高明的「有為」。它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心理安全網」,讓孩子敢於冒險、敢於犯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知道,家庭的愛是沒有條件的。這份篤定,轉化為競技場上的「韌性」——在逆境中,他們想的不是「輸了怎麼辦」,而是「我還能做什麼來贏回比賽」。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8/16
謝謝荃鈺分享!說得真的太好了!😭😭
老子穿越到了現代,陰錯陽差成為一家科技新創公司的主管。他不批評、不干涉,也不開會、不打考勤,整天坐在陽台泡茶觀雲。原本大家覺得他是擺爛主管,直到團隊在無壓力的環境下創出奇蹟APP,一舉募資破億。記者問他管理祕訣,他只是笑說:「無為而治,萬物自化。」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創作#四格漫畫#老子
美中對立加劇,全球經濟受波及,臺海局勢更增添變數。分享自身投資經驗與觀察,闡述在不確定局勢下,如何順勢而為、提升反脆弱性,並從查理蒙格的投資哲學中汲取智慧,以應對美中衝突帶來的風險與挑戰。
Thumbnail
我知道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但請容許我在文字的世界裡產生。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4/06
有點難哦,這個世界。只會越來越複雜,越難看得清。修心,怕是唯一之途!
十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6
安立格 轉念,修身養性☺️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3/26
贊同你的說法。只是有的時候父母還是忍不住會插手,做這種事,要小孩子成為什麼。
XinX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7
普普文創 我覺得我的父母也不是比較忍得住,而是沒發現原來別人都會插手(?)
「把工作做好,但不要做得太好」、「我無法取悅別人,只能取悅自己」、「每個人都該有個店鋪後頭的小房間」⋯⋯Sarah Bakewell將法國文藝復興巨匠蒙田的碎碎念,轉化為現代人實用的生活金句,指引我們「如何生活」,如何「像在天堂裡打滾一樣輕鬆地滾著」。
Thumbnail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3/05
「把工作做好,但不要做得太好」好有智慧的一句話。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6
職場法蘭克 哈哈哈,斗膽說一句「英雄所見略同」,之前也很好奇「人為什麼要工作」,因此讀了幾本書,有機會再跟法蘭克大哥切磋!
付費限定
奧利維亞柯曼(Olivia Colman)在好萊塢是個異數,顯然不是花漾的年紀,嚴格來說也算不上風韻猶存的熟女,她就像一個極為平凡的人,不過再平凡也有平凡的故事,這也是<光影帝國>想要告訴我們的:越嚮往螢幕上的光鮮亮麗,也越反襯出台下的我們必然是身陷黑暗的一群人。鏡頭對她飾演的Hilary毫不留情,
Thumbnail
他父親劉備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甚至在嬰兒時期重重的把他摔在地上...
Thumbnail
歷史對他太苛刻,其實劉蟬很聰明、很會察言觀色,並不是像歷史所說的這麼笨
蔡熊兒-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25
真真假假,不同的史學家寫出來的觀點也不一樣。也許這就是歷史有趣的地方🙋
不知道從何時起,家中那個崇拜父母的寶貝變得開始鄙視我們,原本奉我們的話為聖旨的孩子開始用不以為然的眼神回我們:"你知道什麼?"父母還是原來的父母,但孩子已經不斷在改變。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在《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中提到許多觀點和方法,我仔細讀,一一解鎖,有與趣的朋友不妨追蹤我,看看有沒有適
Thumbnail
「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都不要做」,而是不要「不當干預」,凡而「壞了萬物自有的生機」。從「老莊」、「黃帝」或「法家」認識「道家」,其實都很有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