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 Ku-avatar-img

Charlie Ku

3 位追蹤者

Charlie Ku

3 位追蹤者
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在這裡書寫,也在這裡前行。 我是一名軟體工程師,也是一位探索人生道理的修行者。 熱愛學習、思考與分享,關注技術、投資、個人成長,並透過書寫整理自己的思維。 這裡記錄我的所學、所思與所行。 透過書寫整理思維,與同樣追求成長的人交流,探索更深的理解與可能性。
avatar-img
思維鍛鍊場:Charlie的成長筆記
2會員
53內容數
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在這裡書寫,也在這裡前行。 我是一名軟體工程師,也是一位探索人生道理的修行者。 熱愛學習、思考與分享,關注技術、投資、個人成長,並透過書寫整理自己的思維。 這裡記錄我的所學、所思與所行。 透過書寫整理思維,與同樣追求成長的人交流,探索更深的理解與可能性。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本文探討北宋范仲淹平抑糧荒與2025年川普關稅戰的異同,兩者皆採「抬價→放價」策略,製造短期痛點以取得談判優勢。文章分析兩者策略的相似之處與關鍵差異,包含對手性質、受害者範圍、決策權限及長期影響等面向,並提出反思:歷史經驗能否完全套用於當代複雜的國際情勢,以及如何控制策略的副作用。
Thumbnail
人生只有短短一百年。 在千年古木的眼中,什麼美中貿易戰、什麼以伊衝突,不過是幾次清晨微風,幾場季節雨。 牠們不會在意人類社會的起伏波動,也不會因為哪天的股市新聞而產生情緒。 牠們唯一感知、會產生恐懼的,是地震、旱災、氣候變遷這些來自大自然的長期變化。這就是「天道」——無情的自然法則。 人類與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本文深入探討《尋找你的牛》中「得牛」與「牧牛」兩個階段的修行歷程。 從找到方向後的迷惘,到學習與內在自我和平共處,文章藉由禪僧枡野俊明與演員鬆重豐的對話,引導讀者反思人生方向與自我覺察。
Thumbnail
5/5尋找你的牛
AI時代來臨,工作型態與人才價值觀將重新定義。 從 Thoughtworks 技術長 Martin Fowler 的文章「Expert Generalist」(專精通才), 的重要性,強調好奇心、協作性及以使用者為中心等特質,並反思現有組織制度如何留住潛力人才。
Thumbnail
「考大學、進大公司、穩定上班」一直是台灣社會普遍認可的人生路線。然而,隨著AI技術突飛猛進,這條路如今真的還走得通嗎? 近期在聯合新聞網看到一篇轉載自《紐約時報》的報導——〈年輕不是本錢 分析:畢業生面臨40年來最糟就業市場〉,指出美國年輕人正遭遇40年來最嚴峻的就業環境,而AI正是幕後推手之一。
Thumbnail
昨天早晨,我看到一位母親牽著她的孩子從我身邊走過。小男孩似乎正滿懷熱情地談論著自己的想法或夢想,母親卻頭也不回地打斷他:「你只要把功課寫好就好了。」這個場景瞬間將我拉回了自己的童年。 童年裡,母親未說出口的情緒 我的母親過去也總是如此,時常用一句話打消我的熱情:「你只要不要讓我操心就好了」...
你的 input 是垃圾,你的 output 也會是垃圾;你的 input 是黃金,你的 output 也會是黃金。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慎重選擇你所吸收的內容,不只是謹慎,更是一種必需。 我意識到,正確且公正的資訊來源,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極其稀有。
Thumbnail
投資的本質,應該和做生意是同樣的道理:用五塊錢買進你認為值十塊的東西,然後在對的時機,以合理價格賣給需要的人。 真正成功的投資,不是頻繁地買進賣出、追逐價格波動,而是像一位有眼光的商人——你要懂得挑貨、願意等待、並找到願意出更高價格的買家。
Thumbnail
梁武帝與達摩祖師的對話,短短幾句,卻顛覆了我們對「功德」的想像。當你做了很多善事,卻被說「沒有功德」,你會怎麼想?這篇文章重新審視這段千古對話,帶你看見:連一位勤修善行、文武雙全的皇帝,都可能卡在「我執」裡。我們行善的當下,是心的自然流動,還是念頭的精心安排?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