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臺灣變成下一個香港!罷免不適任民代,守護臺灣民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知道現在大家因為川普的政策大傷腦筋,或許大家沒有時間去想這個問題,路人甲我在的這個地區連可以罷免都先有兩個警察出來站著,路人甲看到這樣就想到香港,那個曾經是比中華民國還自由的地方,現在卻變成這樣,隨著更多有港人身份的大陸人來台,就算他們沒有投票權,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像是白狼、一些帶任務的陸配,都這樣了!如果今天我們再也不去捍衛我們自己應有的權利,也許將來我們老的時候,我們的小孩也因為抖音不知不覺中洗了腦,這不是路人甲的想像是正在發生的事情,連我這樣的路人甲都要去面對這樣的現實。

台灣目前在一個極大的轉彎上,很多上層的國民黨民意代表在惡搞,這不僅僅國會多數的問題,這是罷免一個不適任的立委或是議員(等...民意代表),他們在國會可以接觸到各種機密資料,也會對自己的選區不關心,也沒作為。

我最近去一個在眷村的市場,裏面公園裡廁所實在很髒,可是未曾有人去改善,那裡的民意代表是屬於藍,可是那裡是屬於藍的鐵票區,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這些人真的有什麼多大的好處,會讓他們繼續選他們,我路人甲希望這樣的狀況不要繼續下去,希望大家不要因為那些惡霸而放棄罷免,現在很多地方可以收不同地區的連署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路人甲(搬到這裡)-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7
留言區有不明連結請勿點入
avatar-img
繭居族的咖啡廳
110會員
310內容數
我是i人一點都不喜歡跟人社交所以創立繭居族咖啡廳,想跟我一樣不喜歡社交,喜歡獨自生活的人交流書單或看哪些韓漫、寫連載小說。為自己減少消費和整理房間,開始寫部落格。
繭居族的咖啡廳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本文探討中美貿易戰、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美國的消費習慣和教育差異等議題,並反思臺灣的教育和未來發展。作者認為,中國製造業已非低階產業,美國的消費浪費和缺乏理財教育令人憂心,而臺灣應重視生活技能教育,避免未來社會問題。
Thumbnail
2025/04/29
本文探討中美貿易戰、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美國的消費習慣和教育差異等議題,並反思臺灣的教育和未來發展。作者認為,中國製造業已非低階產業,美國的消費浪費和缺乏理財教育令人憂心,而臺灣應重視生活技能教育,避免未來社會問題。
Thumbnail
2025/04/28
作家寫作遇到瓶頸時常會聊到痔瘡,本文作者分享自身便祕經驗,以及如何藉由規律生活改善便祕問題。
Thumbnail
2025/04/28
作家寫作遇到瓶頸時常會聊到痔瘡,本文作者分享自身便祕經驗,以及如何藉由規律生活改善便祕問題。
Thumbnail
2025/04/24
描述與外婆相處的點滴,以及外婆中風後13年來的照護過程與家族成員間的互動,最後感慨富不過三代。
Thumbnail
2025/04/24
描述與外婆相處的點滴,以及外婆中風後13年來的照護過程與家族成員間的互動,最後感慨富不過三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過,臺灣的特殊處境在於民主的選舉卻是鑲嵌在目前地緣政治上的強權併吞意圖脈絡,使得這定期舉行的公民活動,次次都成為延命的死亡倒數。
Thumbnail
不過,臺灣的特殊處境在於民主的選舉卻是鑲嵌在目前地緣政治上的強權併吞意圖脈絡,使得這定期舉行的公民活動,次次都成為延命的死亡倒數。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Thumbnail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