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你人生第一張罰單是什麼嗎?
有些人忘不掉罰款、有些人不知道違規在哪,但對有些人來說,一張白單,改寫了一輩子的人生。
小林的故事:我只是想保住這份工作
小林(化名),一位進警界不到兩年的年輕警員,第一志願考上警專,父母因此喜極而泣,因為孩子有了「鐵飯碗」。
他被分發到台中某派出所,積極學習,甚至主動停休幫學長出特勤。
某天,一位老學長拿著一張白單請他幫忙:「這是警友會副站長的車,幫我轉紅單,駕駛人寫我,我拿去繳掉。」
看小林愣了一下,學長說:「你可能還不清楚,違停改臨停沒問題,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
小林因為相信學長,以為自己觀念有誤,就照做了。
沒想到幾年後,他因此被起訴,停職、斷薪、輿論撻伐、房貸繳不出來,連回家都不敢,怕媽媽問:「最近還好嗎?」

《300元的改單,卻是一生的代價?》
白單案不是你以為的「警察貪污」
2024 年爆發的台中白單案,一下子把三十多名基層警員推上風口浪尖。
他們有的剛買房子,有的是新手爸爸,都因為「改單」這件事,被迫停職、背負貪污罪名。
這不是貪污集團,也不是黑金交易。本案中,幾乎沒有人收錢,也沒圖利自己。
什麼是「改單」?簡單說,就是把罰600-1200元的白單,改成300-600元的紅單。
多數理由是車主是某位警友、地方人士,或高層長官的朋友。警員只是聽話處理一下,連違規人是誰都不認識。
你或許會想:「但這樣不也是圖利嗎?」
那你知道嗎?有警員沒幫人減免罰款,他只因聽信長官說「那台車是他開的」,就把白單轉紅單,讓長官能直接超商繳費。
結果罰鍰沒變,警員卻因長官不是真實駕駛,被控圖利車主,一樣被起訴。
當詐騙判6月,改單判5年
本案起訴書裡檢察官也認為:「李某某等人囿於請託關說的舊時代思維與錯誤觀念,主觀惡性尚非重大」。
他們沒有對國家造成鉅額損失,也沒中飽私囊。
可是,刑責卻是五年以上起跳,還會因此被免職、失去一輩子的工作權與退休金。
相較之下,詐騙集團詐騙近千萬,判刑不到6個月。
誰真的得利,誰真的犧牲
反觀那些「交辦的人」呢?
某中階主管,傳訊息說:「這是副分局長的車」、「幫忙處理一下」,現在卻只是被列為「證人」。
只需一句「我有交代他依法開單,他沒照辦不是我能控制」,就全身而退。
我們常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如果連職級、身份、關係都會決定你是「被告」還是「證人」,這還叫公平嗎?

《關說的是證人,照做的是被告?》
「照做」或「不做」,你都可能輸
在警界,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
「照做,法律制裁你;不做,體制弄死你。」
聽起來很極端。
但第一線員警,每天都可能收到來自上級、地方仕紳的「希望關照」訊息。
你要怎麼辦?
如果你拒絕,得罪的可能是一整串人脈。下次排班、換單位、打考績可能藉機算帳。
如果你照辦,可能就像這次事件一樣,被以圖利、偽造文書、貪污治罪起訴。
這邊不是要替任何人脫罪,而是想問:
如果是你,你有勇氣拒絕嗎?
這樣的體制,合理嗎?
關說,不會消失;但正義,不能總是沉默
很多人說:「你就不要改單啊!誰叫你要聽話?」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也很殘忍。因為它忽略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
一個體系,若無法給基層「拒絕」的勇氣,那錯的,不只是那個人,也是整個系統。
今天,小林沒了鐵飯碗,他爸媽沒了驕傲;
明天,換誰在紅白單之中失去信念?再下次呢?
我們是不是該思考,與其一味懲罰執行命令的人,不如正視那個發命令卻沒有記錄、不被問責的上級文化?
一張白單能省300元,但毀掉的可能是3000個日子的努力
這些人違法了,這是真的。
但你覺得,一個基層員警改了一張單,被判五年以上起跳的重刑,並失去工作;
而那個轉發白單照片、甚至暗示身份地位的中、高階警官,卻只是證人,繼續在原職位任事,
這樣的處罰,真的公平嗎?
真的有讓體制變得更透明、更正直嗎?
還是,只是又一次,把體制問題變成基層的錯,然後把問題掃進角落?
如果今天是你的家人、朋友,站在紅白單的夾縫中,你真的能保證,他們每一次都會選「正確」而不是「安全」的那個選項嗎?
你依然會說:「依法行政,不然就是錯」嗎?
我不是要你選邊站,而是希望你也能想想:
我們以為是公權力的那群人,其實也是最無力的那群人。

懶人包|《白單案真相你知道多少?7件你應該知道的事》
我們能做些什麼?
一張白單,已經改寫他們的人生;
一個沉默的社會,也能默許不公繼續下去。
願大家,不再當沉默的大多數。
如果你想做些什麼,你可以:
- 將這篇文章或懶人包圖片分享給更多人,讓社會多一點理解與思辨。
- 支持制度改革,釋憲、修法,讓刑責能依照動機與金額比例適用。
- 若未來看到第一線員警執法,請給他們一些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說中了你內心的某個角落,請幫忙轉傳給一位朋友。
不是為了替誰辯護,而是為了讓這個體制,少一點沉默,多一點理解。
我是A.P Penlight,謝謝你的閱讀,歡迎追蹤和分享,下次見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