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我們是公權力,其實我們也是最無力的一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天凌晨,我們接獲通報,一位年輕女子在街角徘徊,疑似遭到家暴。

她穿著單薄的睡衣,手臂上有明顯瘀青。問她:「妳要不要報案?」 她搖搖頭,只說:「我只是想走一走,他喝完酒會睡的,我再回去就沒事了。」

我試圖勸她留下來,但她只盯著地板小聲說:「你們不能保護我一輩子。」 她說的沒錯。那一刻,我不是什麼執法人員,只是一個看著她遠去、卻無能為力的人。


公權力,還是「公眾客服」?


我當警察十餘年,聽過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們是公權力,不是嗎?」 通常是當我們說「這我們無權處理」的時候。

民眾把我們當萬能許願池:有人亂停車?找警察。 小孩不回家?找警察。 家人失聯、鄰居吵架、路上有蛇、貓卡在樹上?找警察。

但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陪笑。不能處理,卻還是得處理。處理了,也沒人接手。 我們成了制度最前線的擋箭牌,也成了滿足所有人「期待」聲音的消音器。


「你們不能保護我一輩子」她輕聲說完就離開了。那晚我不是警察,只是個無能為力的人。

「你們不能保護我一輩子」她輕聲說完就離開了。那晚我不是警察,只是個無能為力的人。


無力一:家暴現場的來來去去


曾經有個家暴高風險家庭,鄰居幾乎一個禮拜報警一次。

每次我們到場,受害人總是滿臉淚痕地說:「不用了,我不想讓他坐牢。」 後來,我們乾脆定期巡邏「順便繞過去看看」。某次,她終於下定決心聲請保護令。 但我們知道,保護令就像紙做的盾牌。

隔沒幾天,她還是再度報案。他又喝酒,又打她。 我們只能再帶走,再做筆錄,再移送。 她終於搬走了,但我們也再沒聯絡。

我們守著現場,卻守不住傷害。


從家暴現場到街頭精神病患,台灣基層警察正被迫扮演所有角色——除了「警察」本身。

從家暴現場到街頭精神病患,台灣基層警察正被迫扮演所有角色——除了「警察」本身。


無力二:精神病患的永無止境


還有一位大哥,我們都認得。精神病史、有暴力傾向,出院後家人不理、機構也不收。

他沒吃藥時會跑到市場大吼大叫、亂丟東西。 我們接到報案,把他帶回派出所,衛生局說「不符強制就醫條件」,社會局說「我們沒有安置資源」。

於是他又回到街頭。三天後,又有報案。 有一次,他手上拿著菜刀走進便利商店,我們只能衝進去壓制,再送醫。

我們處理了一晚,他三天後又出院了。 同一位大哥,重複出現在報案紀錄上超過二十次。

我們守著底線,但底線一直在後退。


raw-image


無力三:無家者、酒癮、毒癮


你可能看過那種「半夜在便利商店門口喝酒大吵」的人。 我們一到,他就摔瓶子、咒罵、甚至自殘。

我們勸離、強制就醫、逮捕、移送法院…你以為這樣就解決?不,幾天後他又出現在同一間店門口。

你以為我們抓人是懲罰,但其實我們是在循環。 司法解決不了生活問題,行政機關沒預算也不想管,最後什麼都沒變,只有我們的疲憊增加。

我們執行公權力,但卻對改變現實毫無權力。

「這不是我們的責任」,但我們不能說


如果你問我:「你們不累嗎?」

我們當然累。但我們不能說。 我們說了就是推責、就是冷血、就是不積極。

這社會有太多破口,最後都期待警察補上。 但我們不是社工、不是醫師、不是心理師、不是資源中心,我們只是——警察。

我們能做的,是在邊界上撐著,讓崩潰不要來得太快。 但那一天,還是會來。


尾聲:不是抱怨,是希望你理解


寫這篇文章,不是要博取同情,更不是要卸責。

我只希望你知道,我們真的想幫。 但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幫到這裡。

我們不是沒有同理心,也不是冷血無情,我們只是——在法律授權之外,已經沒有再多的力氣。

下次你看到新聞說「警察怎麼沒作為?」 也許你可以想一想,他是不想,還是不能?


我是A.P Penlight,謝謝你的閱讀,歡迎幫我按❤️、追蹤✅和分享轉傳或連結👋,下次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巡佐請回答|A.P Penlight的沙龍
161會員
62內容數
•部落格寫警界,IG寫社會 •寫制度的裂縫,也寫沉默的聲音 •✍️ 寫字的人|⚖️ 在制度與現場之間|🕯️ 讓沉默的話被聽見
2025/04/23
警察開槍救人後卻背負訴訟與民事賠償?從張景義、李泱輯、葉驥等案例,看修法後的制度困境與基層警員的無聲犧牲。當他們學會退讓,受害的可能是整個社會。我們給他們的支持,足夠嗎?
Thumbnail
2025/04/23
警察開槍救人後卻背負訴訟與民事賠償?從張景義、李泱輯、葉驥等案例,看修法後的制度困境與基層警員的無聲犧牲。當他們學會退讓,受害的可能是整個社會。我們給他們的支持,足夠嗎?
Thumbnail
2025/04/13
台中白單案掀起全台關注,30多名基層警員遭起訴、免職,卻沒有一人收錢圖利自己。這樣的懲罰,真的公平嗎?本篇透過小林的故事,一起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公權力正義。
Thumbnail
2025/04/13
台中白單案掀起全台關注,30多名基層警員遭起訴、免職,卻沒有一人收錢圖利自己。這樣的懲罰,真的公平嗎?本篇透過小林的故事,一起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公權力正義。
Thumbnail
2025/04/06
這篇文章描述了臺灣大甲媽祖遶境期間,警察在維護秩序方面的困境與挑戰。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了遶境期間發生的肢體衝突事件,以及警方在執法過程中所面臨的兩難:既要維護社會秩序,又要避免激化矛盾,甚至引發輿論風暴。文章也探討了遶境活動中存在的文化因素,以及如何才能讓這項傳統文化活動更和平、更莊嚴。
Thumbnail
2025/04/06
這篇文章描述了臺灣大甲媽祖遶境期間,警察在維護秩序方面的困境與挑戰。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了遶境期間發生的肢體衝突事件,以及警方在執法過程中所面臨的兩難:既要維護社會秩序,又要避免激化矛盾,甚至引發輿論風暴。文章也探討了遶境活動中存在的文化因素,以及如何才能讓這項傳統文化活動更和平、更莊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話看點:社會狀況、英雄救美、真實卻令人厭惡的話語 第十三話:夜間搶人
Thumbnail
本話看點:社會狀況、英雄救美、真實卻令人厭惡的話語 第十三話:夜間搶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近年來中國大陸持續發生的一系列極端暴力事件,並從多個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心理健康問題、社會支持繫統不足、公共安全管理問題、社會矛盾和不平等問題等觀點,並從教育、社區建設、媒體報道、心理幹預等多個方麵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近年來中國大陸持續發生的一系列極端暴力事件,並從多個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心理健康問題、社會支持繫統不足、公共安全管理問題、社會矛盾和不平等問題等觀點,並從教育、社區建設、媒體報道、心理幹預等多個方麵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今天這篇隨筆來聊聊我創作資料取材相關的事好了。 一旦開始進行創作才發現自己的知識、常識實在相當的淺薄與貧乏,過去我的短篇小說以魔幻寫實為主,沒有什麼考據上的需求,但畢竟現在寫的是犯罪寫實小說,還是不能脫離現實太多。還好這個時代相當方便,我不用去窩在圖書館兩個月讓自己變成某些領域的專家,打開網路有請
Thumbnail
今天這篇隨筆來聊聊我創作資料取材相關的事好了。 一旦開始進行創作才發現自己的知識、常識實在相當的淺薄與貧乏,過去我的短篇小說以魔幻寫實為主,沒有什麼考據上的需求,但畢竟現在寫的是犯罪寫實小說,還是不能脫離現實太多。還好這個時代相當方便,我不用去窩在圖書館兩個月讓自己變成某些領域的專家,打開網路有請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暴力執法的探員被判坐牢,出獄後當了工地保全,最後卻成為.......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暴力執法的探員被判坐牢,出獄後當了工地保全,最後卻成為.......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從性到愛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從善到惡的故事,這是一個從過去到未來的故事,這是一個圍繞著人工智慧的犯罪奇想故事。 遺憾、災難、與圓滿,都從這個篇章開始。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從性到愛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從善到惡的故事,這是一個從過去到未來的故事,這是一個圍繞著人工智慧的犯罪奇想故事。 遺憾、災難、與圓滿,都從這個篇章開始。
Thumbnail
故事中的主角是受到家暴的孩子看似簡單案件背後卻是深沈無言的吶喊。 最近社會議題無論是兒少問題和國際間問題,有時候會讓人摸不清楚事實的真相,最擔心〔私刑正義〕問題又浮出檯面~這是否能改變現狀?還是滿足自己的虛偽的心。 很多無言的背後真的是否改變現狀與如何預防措施
Thumbnail
故事中的主角是受到家暴的孩子看似簡單案件背後卻是深沈無言的吶喊。 最近社會議題無論是兒少問題和國際間問題,有時候會讓人摸不清楚事實的真相,最擔心〔私刑正義〕問題又浮出檯面~這是否能改變現狀?還是滿足自己的虛偽的心。 很多無言的背後真的是否改變現狀與如何預防措施
Thumbnail
作者王惀宇係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現為派出所警員,同時為警察勞權運動者。長年研究第一線警察實務與新興公共行政理論,投書《蘋果日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三十餘篇,並受邀至各高中、大學講座,個人Facebook文章亦常被各界引用。碩士論文《制服掩蓋的血汗:基層警察的勞動困境與工作
Thumbnail
作者王惀宇係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現為派出所警員,同時為警察勞權運動者。長年研究第一線警察實務與新興公共行政理論,投書《蘋果日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三十餘篇,並受邀至各高中、大學講座,個人Facebook文章亦常被各界引用。碩士論文《制服掩蓋的血汗:基層警察的勞動困境與工作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自2019年於鳴人堂專欄連載之「檢仔聊齋」系列。更完整之體系問題書寫於2021年聯經出版《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 一升官文化下,荒腔走板的檢警關係 二警界扭曲的專案績效,讓精緻偵查「空洞化」 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檢察體系 四失靈的行政,癱瘓的檢察業務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自2019年於鳴人堂專欄連載之「檢仔聊齋」系列。更完整之體系問題書寫於2021年聯經出版《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 一升官文化下,荒腔走板的檢警關係 二警界扭曲的專案績效,讓精緻偵查「空洞化」 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檢察體系 四失靈的行政,癱瘓的檢察業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