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學 | EP01 為什麼理財是人生必修課?—不理財,財就真的不理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從小學會了數學公式、歷史年代、甚至如何背英文單字,但最關鍵的一課——怎麼管好自己的錢,卻常常被忽略。直到社會狠狠地給我們上了一課:「你不學理財,就要學會怎麼面對卡債、存款歸零,還有月底吃泡麵的藝術。」

理財,從來不是只有有錢人才需要學的東西。它是每個人都該修的一門人生基本學分。

你不理財,財就真的不理你

你不理財,財就真的不理你

理財不是讓你變有錢,而是讓你活得有選擇

你可能不想當股神、不追求財富自由,但理財能給你的是:

  • 遇到不喜歡的工作,可以瀟灑說拜拜,而不是咬牙撐下去。
  • 想照顧家人,不是看帳戶數字先嘆氣。
  • 遇到風險,能有「緩衝區」讓你不至於兵荒馬亂。

簡單說,理財讓你過得比較像人生,而不是像人生在逃。

理財,是一場對自己的深度認識

開始理財的人,通常也會開始問自己一些關鍵問題:

  • 我到底每個月花多少錢?那些「不小心」刷的帳單加起來好像有點驚人?
  • 我的未來目標是什麼?(不是只是活著或等發薪)
  • 我要為誰存錢?為誰規劃保險、房貸或退休?

理財的過程,其實是在看清自己要的是什麼、不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也許你還沒想清楚什麼是幸福,但不會理財的日子肯定不太幸福。

理財與人際關係的微妙關聯

別以為理財只是你和你錢包之間的私事,它其實也牽動著你與身邊所有人的互動方式。

1. 財務壓力,是關係的無聲殺手

你知道嗎?伴侶吵架前三大主題之一就是錢。

一邊努力儲蓄,一邊卻看到對方熱衷週年慶搶購,心理陰影不輸卡費金額。

兩人對金錢的觀念不一致,就像兩台導航輸入不同終點,走著走著就散了。

2. 理財透明度=信任的強心針

在家庭、親密關係、甚至創業合作中,能不能開誠布公談錢,是信任的體現。

有規劃的人讓人安心;懂財務的人,也更容易被信任。

3. 理財能力,是責任感的副本

不會理財的人,往往活得很「當下」,但卻常讓身邊人收拾殘局。

會理財的人,不只照顧自己,也懂得照顧關係;因為他知道:生活不能只靠衝動,還要靠結構。

結語:不理財,生活會幫你補課,只是學費會很貴

會理財,不代表你要變得斤斤計較、凡事只看錢,而是讓你多一點選擇權,多一點餘裕,少一點委屈與焦慮。

它讓你能在關鍵時刻不慌不忙地說:「我準備好了。」也讓你在面對人際關係時,能多一點理解與同理,而不是滿腦子「誰又拖垮我的財務」的委屈感。

理財不是選修,是必修。你可以慢慢學,但請不要永遠不學。


avatar-img
INSURANCE TALK
0會員
10內容數
Insurance Talk 帶您深入國際保險世界,解析市場趨勢、產品優勢與財務規劃策略。 我們專注於壽險、醫療、資產傳承與跨境保障,結合全球化觀點與成功案例,幫助您做出精準選擇。 無論是企業主、高資產人士,還是尋求全球保障的人,這裡都是您掌握國際保險關鍵資訊的理想平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INSURANCE TALK 的其他內容
關稅(Tariff),其實它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甚至可以說,你今天買到的每一樣進口商品,可能都被它「加過價」。
經濟要打破國界限制,理財需具備全球視野。今天分享高資產族群的生活理財思維,從跨國資金配置、利率套利、消費模式、經濟下行策略等多方面,如何實現財務自由,並提供新手入門指引及高資產族群理財觀念參考。
此文介紹如何建立穩定的被動收入,以實現財務自由;成功建立被動收入需選擇適合的模式,前期投入時間與資金,並透過自動化與多元化策略降低風險。持續學習與調整策略,將幫助你打造穩定的現金流,邁向財務自由。
關稅(Tariff),其實它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甚至可以說,你今天買到的每一樣進口商品,可能都被它「加過價」。
經濟要打破國界限制,理財需具備全球視野。今天分享高資產族群的生活理財思維,從跨國資金配置、利率套利、消費模式、經濟下行策略等多方面,如何實現財務自由,並提供新手入門指引及高資產族群理財觀念參考。
此文介紹如何建立穩定的被動收入,以實現財務自由;成功建立被動收入需選擇適合的模式,前期投入時間與資金,並透過自動化與多元化策略降低風險。持續學習與調整策略,將幫助你打造穩定的現金流,邁向財務自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這邊我分享我整理出自己關於錢的規劃,或許不是很成熟,但是可能很實用!希望能給同樣想要幫自己的金錢理出頭緒的人一些想法,多多吸收不同人的理財方式也可以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唷!
Thumbnail
理財規劃師分享了與金錢議題好好共處的重要性,並推薦一門關於伴侶理財的課程,課程特色包括雙講師雙觀點,適合不同人群,架構涵蓋從觀點、溝通技巧到共同描繪目標並實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金錢財富 其實提到錢相關,不得不說,最好的方式還是要正視自己的「理財觀念」。 我這裡所提及的「理財觀念」不是指投資,而是管理錢財。 在我學習歷程中,似乎沒有印象有人教過我如何理財,只知道收到錢要存起來,只有一個儲蓄的觀念,沒有其他,但其實理財應該從紀錄開始。 你不理「財」,「
Thumbnail
追求財富時,不要忽略財商的重要性。書中提到,致富心態不僅指賺錢能力,也是能夠明智地運用財務資源,做出有利於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決策的能力。學習財商,建立對的致富心態與觀念,能讓我們擁有富足的一生。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長環境中,絕大多數人的家庭裡是不會教你如何理財,甚至在學校也不會教你如何理財。雖然家庭會影響到我們對金錢的態度與關係,但本書強調的是我們可以透過方法(本書提到他們的方法是「循序漸進法」)改變與金錢的關係,前提是我們必須覺察到問題及承擔責任。
Thumbnail
金錢與理財技能是現代社會中重要的生存技能,但卻很少在學校教授。 有錢的人之所以越來越有錢,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賺得多,更因為他們懂得如何讓錢為他們工作。 他們不是盲目地花費,而是努力經營多個收入來源,以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 本文將探討如何改變我們的財務思維,讓錢成為我們的夥伴,而不是主宰我們生活的工具
Thumbnail
從事職涯諮詢之後,我發現「理財」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因為金錢跟人生、職涯選擇有很深的關係。
Thumbnail
〈金錢戀愛課〉開課幾個月下來,也累積一些有趣的觀察。   例如我發現,傳統定義上「鐵飯碗」職業的人,有極高比例是「完全不理財」──最多最多就是存個定存,有很多甚至是月光族。   當然如果經過選擇,確定自己不想理財,倒也沒什麼問題。但這些同學卻紛紛表示,自己其實心裡是想的,也知道理財很重要,通膨會吃掉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這邊我分享我整理出自己關於錢的規劃,或許不是很成熟,但是可能很實用!希望能給同樣想要幫自己的金錢理出頭緒的人一些想法,多多吸收不同人的理財方式也可以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唷!
Thumbnail
理財規劃師分享了與金錢議題好好共處的重要性,並推薦一門關於伴侶理財的課程,課程特色包括雙講師雙觀點,適合不同人群,架構涵蓋從觀點、溝通技巧到共同描繪目標並實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金錢財富 其實提到錢相關,不得不說,最好的方式還是要正視自己的「理財觀念」。 我這裡所提及的「理財觀念」不是指投資,而是管理錢財。 在我學習歷程中,似乎沒有印象有人教過我如何理財,只知道收到錢要存起來,只有一個儲蓄的觀念,沒有其他,但其實理財應該從紀錄開始。 你不理「財」,「
Thumbnail
追求財富時,不要忽略財商的重要性。書中提到,致富心態不僅指賺錢能力,也是能夠明智地運用財務資源,做出有利於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決策的能力。學習財商,建立對的致富心態與觀念,能讓我們擁有富足的一生。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長環境中,絕大多數人的家庭裡是不會教你如何理財,甚至在學校也不會教你如何理財。雖然家庭會影響到我們對金錢的態度與關係,但本書強調的是我們可以透過方法(本書提到他們的方法是「循序漸進法」)改變與金錢的關係,前提是我們必須覺察到問題及承擔責任。
Thumbnail
金錢與理財技能是現代社會中重要的生存技能,但卻很少在學校教授。 有錢的人之所以越來越有錢,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賺得多,更因為他們懂得如何讓錢為他們工作。 他們不是盲目地花費,而是努力經營多個收入來源,以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 本文將探討如何改變我們的財務思維,讓錢成為我們的夥伴,而不是主宰我們生活的工具
Thumbnail
從事職涯諮詢之後,我發現「理財」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因為金錢跟人生、職涯選擇有很深的關係。
Thumbnail
〈金錢戀愛課〉開課幾個月下來,也累積一些有趣的觀察。   例如我發現,傳統定義上「鐵飯碗」職業的人,有極高比例是「完全不理財」──最多最多就是存個定存,有很多甚至是月光族。   當然如果經過選擇,確定自己不想理財,倒也沒什麼問題。但這些同學卻紛紛表示,自己其實心裡是想的,也知道理財很重要,通膨會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