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蘋果推「Global Close Your Rings Day」,激勵健康生活
摘要:蘋果宣布4月24日為「Global Close Your Rings Day」,鼓勵Apple Watch使用者完成「活動記錄」三圓圈(活動、運動、站立),可獲得限量獎章與動畫貼圖。Apple Heart and Movement Study顯示,經常完成三圓圈的使用者在睡眠品質、心臟健康與心理健康上有顯著優勢,例如睡眠品質不佳機率降低48%、靜止心率過高機率降低73%。此外,蘋果零售店將提供以獎章為靈感設計的別針,數量有限。
詳細內容:Apple Watch自十年前推出「活動記錄」圓圈以來,持續改變人們對健康與健身的看法。蘋果營運長Jeff Williams表示,Apple Watch不僅激勵使用者多動,還幫助他們改變健康軌跡。4月24日,使用者可透過完成三圓圈挑戰,獲得限量版獎章及10款「訊息」動畫貼圖,並以#CloseYourRings標籤分享活動。Apple Watch的「活動記錄」功能允許使用者根據生活型態自訂目標,涵蓋動態卡路里、運動分鐘數及站立時數,並提供睡眠追蹤、心臟健康監測等功能。研究顯示,經常完成圓圈的使用者在壓力管理上表現更好,壓力偏高比率降低57%。這些功能以科學為基礎,結合機器學習與隱私保護技術,確保資料安全。連結:4/24 戴上 Apple Watch 動起來,滿三圓圈可獲限量獎章
2. 美中關稅戰加劇,專家預估中國2000萬勞工失業
摘要:美中貿易戰升溫,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145%關稅,中國回敬125%關稅,導致雙方貿易幾近停擺。高盛估計,中國約1000萬至2000萬個工作崗位與對美出口相關,關稅戰可能使3%勞動力失業。中國企業招聘需求下降近30%,經濟成長預估下修至3.4%,凸顯貿易戰對勞動市場的衝擊。
詳細內容:
川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45%關稅,切斷中國產品進入美國的管道,中國則對美國商品徵收125%關稅,雙方互不相讓。分析師警告,中國勞動市場高度依賴對美出口,關稅戰可能導致2000萬人失業,約占勞動力的3%。高盛數據顯示,1000萬至2000萬個職位與出口相關,而QuantCube Technology的統計顯示,過去兩個月中國企業招聘職缺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30%。瑞銀下修中國2025年GDP成長預估至3.4%,反映關稅戰的嚴重影響。專家指出,中國擴大採用AI與自動化技術可能進一步減緩就業需求,加劇經濟挑戰。
3. 關稅衝擊全球經濟,專家建議準備12個月應急儲蓄
摘要:美中關稅戰引發經濟衰退風險,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預估衰退機率達60%,建議家庭準備12個月應急儲蓄,因失業後平均需5.5個月找到新工作,科技業可能需9個月以上。專家建議減少外出用餐、服裝及娛樂開支,以應對不確定性。
詳細內容:
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145%關稅,引發全球經濟動盪,穆迪分析警告若關稅政策不變,6月可能出現失業潮。美國平均失業持續時間達23.7週(約5.5個月),科技業更長,可能需9個月以上。理財專家建議,傳統3個月應急儲蓄不足,應準備6至12個月生活費,特別是年長者。為節省開支,建議減少外出用餐(美国家庭月均花費500美元)、服裝(年均3000美元)及娛樂(年均5400美元)。橋水基金創辦人Ray Dalio警告,關稅若以破壞性方式實施,可能帶來比衰退更嚴重的後果,呼籲謹慎應對。
連結:關稅破壞力太大,專家:家庭最好準備 12 月的應急儲蓄
4. 新加坡下修經濟預測,美中貿易緊張加劇挑戰
摘要:新加坡政府下修2025年經濟成長率至0%-2%,國務資政李顯龍表示,美中貿易戰加劇全球不確定性,外部環境不再友善。美國推動「一輸一贏」的貿易政策,影響新加坡經濟,新加坡將尋求與美中保持友好關係,並成立行動小組協助產業適應。
詳細內容:
李顯龍指出,美國川普政府的145%對華關稅政策衝擊全球經貿,未來5至10年不確定性極高。新加坡過去能迅速融入貿易體系實現增長,但當前環境已改變,美國追求自身利益,漠視他國收益。新加坡貿工部預估2025年經濟成長率從1%-3%下修至0%-2%,反映貿易戰影響。李顯龍呼籲國民團結應對,並表示新加坡將努力與美中保持友好關係,同時尋找自身發展道路。副總理顏金勇將領導行動小組,協助產業適應新環境,確保經濟穩定。
5. 富蘭克林:關稅戰引發市場恐慌,投資機會浮現
摘要: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經理人Todd Brighton表示,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股市恐慌,但主要央行降息環境有利股債資產。關稅戰後,高品質與高股利股票投資機會顯現,建議採多方收益策略,分散配置科技與消費必需品,降低下檔風險。
詳細內容:
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145%關稅,引發全球市場動盪,美國零售銷售創2023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顯示消費疲軟。Brighton指出,關稅戰進入協商階段,但不確定性仍高,建議投資高品質與高股利股票,分散於科技與消費必需品等產業。全球通膨放緩,主要央行維持寬鬆政策,債市殖利率上升,創造債券吸引力。Brighton強調,多元配置可打造攻守兼備的投資組合,美國企業財務體質強韌,市場恐慌後提供低接機會,專業團隊可助投資人掌握機會。
連結:全球股市因川普關稅大幅回落!富蘭克林:多方收益投資機會浮現
6. Google 簽署台灣首宗地熱購電協議,推動潔淨能源
摘要:Google與台灣倍速羅得公司簽署台灣首宗企業地熱購電協議,計畫2029年為電網增加10MW全天候地熱電力,實現資料中心無碳運營。台灣地熱潛力大,與太陽能、風力互補,Google同時支持1GW太陽能計畫,促進亞太地熱市場發展。
詳細內容:
Google宣布與倍速羅得公司合作,簽署台灣首宗地熱購電協議,預計2029年新增10MW地熱電力,倍增台灣商轉地熱容量。地熱能源利用地底熱能,穩定可靠,適合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的地質條件。Google自2019年起推動台灣再生能源,包括1GW太陽能計畫,並對倍速羅得進行股權投資,改善地熱法規與許可流程。此協議支持台灣2050年6GW地熱目標,並為Google亞太及全球地熱計畫奠基,未來計畫複製至日本、印尼等地。
連結:Google 簽署台灣首宗地熱購電協議,在台電網增加 10 MW 電力
7. 美國股匯雙殺,投資人需謹慎應對
摘要:美國標普500指數與美元指數年初迄今均下跌逾8%,罕見股匯雙殺反映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壓力。歷史數據顯示,類似情況後股市短期反彈機率高,但6個月內可能跌破前低,建議投資人保持謹慎,等待進場時機。
詳細內容:
美元指數與標普500指數過去三個月分別下跌8.99%與7.96%,SentimenTrader分析師Dean Christians表示,此現象罕見,通常發生於不確定性高或地緣政治緊張時期,反映外資撤離美國資產,而非美元儲備貨幣地位崩潰。歷史數據顯示,股匯雙殺後,美元一年內有75%機率上漲,股市則可能短期反彈,但6個月內跌破前低的機率高,過去8次中有6次如此。Christians建議投資人謹慎,等待更佳進場點以降低風險。
8. 蘋果免除高關稅,市值重返3兆美元
摘要: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145%關稅,蘋果一度受衝擊,但川普豁免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關稅,僅需繳20%「芬太尼關稅」。摩根士丹利估計,蘋果每年關稅成本從440億美元降至70億美元,股價14日上漲2.21%,市值重回3兆美元。
詳細內容:
川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145%關稅,衝擊依賴中國製造的蘋果,但11日宣布手機、電腦、半導體等20類產品免徵高關稅,僅適用20%「芬太尼關稅」。摩根士丹利分析,蘋果關稅成本大幅降低,從440億美元降至70億美元。川普表示,此決定是為保護蘋果,與執行長庫克討論後做出。14日蘋果股價上漲2.21%至202.52美元,市值重返3兆美元,顯示市場對政策轉向的正面反應。
9. 美國進口商困境:關稅重創供應鏈
摘要:美中關稅戰導致中美貨物運輸停擺,美國進口商難以應對145%關稅,特別是玩具、童書等高度依賴中國的產品。業者表示,美國缺乏製造能力與意願,轉移生產不可行,價格上漲與訂單取消將導致產品短缺,呼籲暫停貿易戰。
詳細內容:
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145%關稅,中國回敬125%,導致雙方貿易停滯。美國97%的嬰兒車、95%的煙火等產品依賴中國,進口商無法承受高關稅。玩具公司MGA預估,娃娃價格可能從15美元漲至40美元;教育玩具業者表示,關稅使成本從230萬美元激增至1億美元,美國製造商缺乏設備與意願接單。服裝與鞋類協會警告,訂單取消將導致銷售損失與短缺,特別衝擊小型企業,呼籲暫緩關稅以免傷及美國經濟。
10. 衰退期投資關鍵,蘋果從不裁員
摘要:經濟學家建議,企業應在衰退期持續投資而非裁員,蘋果在歷次衰退中增加研發,推出iTunes、iPhone、iPad等經典產品。賈伯斯強調不裁員以保留人才,助蘋果在衰退後領先。僅9%企業在衰退後蓬勃發展,投資是關鍵。
詳細內容:
《哈佛商業評論》指出,經濟衰退後僅9%企業能脫穎而出,蘋果是典範。賈伯斯在金融危機時增加研發預算,2003年推出iTunes,2008年後發布iPhone與iPad,衰退期成為創新時機。蘋果堅持不裁員,賈伯斯認為人才是核心資產,即使2023年科技業低迷,蘋果僅裁員數百人,遠低於其他巨頭。專家表示,衰退期是搶奪人才與資源的機會,現金流穩健的企業可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領導力與遠見是成功關鍵。
未來科技趨勢
- 健康科技深化:Apple Watch的「活動記錄」與健康研究顯示,穿戴式設備將更深入整合健身與醫療,提供個人化健康洞察,未來可能結合AI預測健康風險,推動預防醫學。
- 地熱與潔淨能源崛起:Google的台灣地熱協議反映企業對全天候無碳能源的需求,地熱與太陽能、風力互補,未來亞太地區地熱市場將快速成長,帶動能源轉型。
- 供應鏈重組與自動化:美中關稅戰迫使企業重新配置供應鏈,AI與自動化技術將加速應用,減少對勞動密集型製造的依賴,但可能加劇就業挑戰。
- 經濟不確定性下的投資策略:關稅戰與股匯雙殺凸顯市場波動,企業與個人需採取多元投資與儲蓄策略,衰退期將催生創新,科技業領導者如蘋果的持續投資模式將成趨勢。
- 全球化貿易新格局:新加坡與進口商的困境顯示,美國「一輸一贏」政策將重塑全球貿易,中小型經濟體需靈活應對,科技企業可能轉向新興市場尋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