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男子團體運動項目當中有多容易受到歧視,光從台灣的例子來看,包含職籃的女性裁判、職棒的女性打擊教練,當她們的性別成為能力被質疑的因素,就足以顯示在這些以男性為主體的環境,性別平權絕對不是主事者最在意的事情。從這樣的角度來看,《逆轉狂籃》儘管披著喜劇的外表,卻也尖銳地點出在性別比例極度失衡的環境下,依舊受到忽視的性別議題。

《逆轉狂籃》的靈感源自於湖人隊老闆珍妮巴斯(Jeanie Buss),主角艾拉同樣從男性長輩手中獲得球隊總裁的位置,並且企圖在各種困境當中,讓球隊擺脫低潮,重返季後賽並且挑戰聯盟冠軍寶座。因為女性的身份,加上在男性為主的場域當中對於異性的錯誤認知,讓艾拉必須面對球員性騷擾、權威被挑戰、刻板印象等,男性總裁通常不會遇到的鳥事,但同時她為整個團隊帶來新氣象,甚至暗示女性加入所能帶來的更多可能性。
「當一個男的坐上大位,他可以搞砸很多次,說他需要進入狀況那種鬼話;但是女人一上任就要無懈可擊。」當艾拉被任命為總裁,副手對她的「提醒」,似乎就暗示了整部影集的調性。儘管經歷重重難關達到目標,是在與多影集當中可以看見的敘事,但藉由艾拉兩個廢柴兄弟的對比,艾拉所面對的質疑,更讓試播集當中的這幾句話顯得更加深刻,而這其實也是現實中許多女性所必須要克服的困境。
包含喜劇、家庭劇的特質,《逆轉狂籃》厲害的地方在於用相對不說教、戲謔的方式,呈現出那些存在於運動場域,對於女性的不平等現實,讓觀眾能夠笑著接受那些論點。不只是教練、裁判,就連啦啦隊、主播,甚至是對女性觀眾的刻意拍攝等,其實都是近年來在運動場域當中,應該被討論卻經常被忽略的議題;另一方面,這些經常被認為應該要「專注在其他地方」(球員表現、球隊成績)的場域,或許也正是全球性別平權運動所必須要克服的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