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追劇】科幻卻又極度平凡 發生在富士山腳下的外星人趣聞—《小鎮星熱點》

【職場讀書人追劇】科幻卻又極度平凡 發生在富士山腳下的外星人趣聞—《小鎮星熱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科幻+外星人」這樣的主題大概很難跟「寫實」劃上等號,但《小鎮星熱點》厲害的地方,或許就在於把一部有關外星人的影集,拍成慢步調的「人性劇情片」。主角遠藤清美原本是個平凡的飯店員工,每天的生活只在家和職場兩點一線間來回,頂多偶爾去個超市,但在一次意外後,她發現一位同事竟然是具有超人能力的外星人,這也將讓她的生活、甚至整個城市產生巨大的變化。

raw-image


之所以會認為是一部平凡的劇情片,很大的一部分的原因在於片中被極度放大的「平凡感」,儘管身邊多了一個外星人,但主角身邊所有得知這件事情的人,卻沒有因此掀起太大的波瀾。拗硬幣、撿球、追查贓物,甚至只是貼手機膜,光聽就覺得這些事情就只是日常,卻被用來當成外星人展現才能的機會,連帶也讓超能力變得好像沒有那麼特別。而這種缺乏宏大的英雄敘事,反而聚焦在枝微末節小事的方式,也將帶給觀眾完全不同的「超能力」體驗。


另一方面,「平凡」這個特點也展現在主角與配角身上,她們就像是觀眾身邊的中年女性,有著日常的煩惱,並且在得知身邊有個外星人時,只想要借助他的能力來解決自己遇到的小麻煩;至於外星人本人,更是完全已經被地球人同化,除了瀰漫著「大叔氣息」、總是希望自己是被關注的焦點,並且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同時還斤斤計較到可以說是「小氣」的程度。相較於其他影片中大愛、完美的教條式英雄形象,《小鎮星熱點》中的人物平凡到可以說是不討喜,但這樣的形象隨著日劇特有的慢節奏,似乎也會慢慢燉出一種有趣的風味。



儘管整部劇的風格是平凡,但在劇情發展上卻完全是「不按牌理出牌」,每當劇情出現轉折,最後的走向卻往往會讓觀眾完全猜不到,但在科幻的架構之下,觀眾似乎也會變得跟劇中的人類們一樣,對這一切見怪不怪,並且接受所有編劇腦洞大開的設定。

與其說喜歡,不如說觀看《小鎮星熱點》 其實是一種挑戰,那些設定不只衝擊著我們對於外星人的想像,還有對科幻影劇作品的既有期待;一開始或許會有些不習慣,但整體來說還是驚喜大於失望。對於喜歡日劇的觀眾,它大概會是一部不錯的作品,如果是想要追求科幻情節的人,或許也能夠從中得到一種另類的娛樂效果。


內容總結
小鎮星熱點
5
/5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7會員
408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片名中的「白色官邸」,暗示了這整個故事背景就是美國歷任總統的官邸—「白宮」,至於案件被害者則是讓白宮得以正常運行的「首席管家」;而這一切更因為事件剛好發生在國宴當天,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4/5白色官邸殺人事件
《逆轉狂籃》儘管披著喜劇的外表,卻也尖銳地點出在性別比例極度失衡的環境下,依舊受到忽視的性別議題。
5/5逆轉狂籃
儘管就情節的流暢度上不如同類型的經典《福爾摩斯》系列,但整體來說還算是有趣,並且能夠滿足觀眾想要在犯罪推理劇當中希望獲得的新奇感與解密樂趣。
4/5潛能探案組
片名中的「白色官邸」,暗示了這整個故事背景就是美國歷任總統的官邸—「白宮」,至於案件被害者則是讓白宮得以正常運行的「首席管家」;而這一切更因為事件剛好發生在國宴當天,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4/5白色官邸殺人事件
《逆轉狂籃》儘管披著喜劇的外表,卻也尖銳地點出在性別比例極度失衡的環境下,依舊受到忽視的性別議題。
5/5逆轉狂籃
儘管就情節的流暢度上不如同類型的經典《福爾摩斯》系列,但整體來說還算是有趣,並且能夠滿足觀眾想要在犯罪推理劇當中希望獲得的新奇感與解密樂趣。
4/5潛能探案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