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我擔任主編兼作者,並結合另外十名國內研究日本的各領域青壯學者,由青平台基金會及允晨文化出版社的支持下,在今年出版了『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一書。並於2025年4月16日早上,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了新書發表會。
以下是當日對本書推薦的發言內容或媒體摘要,跟當日向隅的各位分享。
本書的出版及新書發表會的舉辦,要特別感謝允晨文化出版社的協助,特別是廖志峰發行人,從2024年『全球印太戰略』的出版,到這次2025年『從昭和到令和』的出版,這兩年被我魯到不行,在此特別表達由衷的謝意!
還要特別感謝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發長李明峻老師的鼓勵與協助,才有本書可以付梓的機會。
以下是本文段落介紹:
一、謝文生/主編。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協會秘書長的本書推薦說明二、陳俊宏/出版單位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的致詞
三、林佳龍/外交部長推薦內容摘要
四、謝長廷/總統府資政。前駐日大使推薦內容摘要
五、片山和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大使推薦內容摘要
六、郭國文/立法院亞東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推薦內容摘要
七、民視新聞網的全程YouTube影音

大合照(照片來源:允晨文化)
由左至右
廖志峰發行人;作者王彥麟;作者劉夏如;日本駐台大使片山和之;總統府資政謝長廷
外交部長林佳龍;青平台陳俊宏董事長;主編謝文生秘書長;作者林彥宏;作者楊鈞池
【一、謝文生/主編。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協會秘書長】
二戰之後的昭和年間,日本的快速復興,其諸多政策的成功,都曾經是全世界稱頌與追逐的模範。
到了1990年,也就是從昭和進入平成的第二年,發生了波斯灣戰爭。
當時的自民黨政權召開了緊急對策會議。這個會議讓當時還是菜鳥議員的日本現任首相石破茂先生徹底感受到了「震撼」!他說,幾百位國會議員加上外務省、防衛廳的菁英官僚,對於「日本該怎麼做?」大家提不出任何的因應之道,這裡的大家,也包括他本人在內。他說,所以他開始致力研究日本的國防政策。
由於憲法限制、日本沒有出一兵一卒,但是捐了130億美元。然而戰後科威特的感謝名單中卻沒有日本。
到了2015年,安倍晉三政權通過了和平安全法制,容許了日本可以行使部份集體自衛權,讓軍隊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出兵海外。
隔年他發表了「自由且開放的印太戰略」,在不到十年間,幾乎成了自由陣營主要國家的戰略主軸。
令和時期的2021年,菅義偉前首相無視中國的抗議,在6月4日這一天送給了台灣124萬劑的AZ疫苗。謝長廷大使正是那一天的見證人。
2022年,岸田文雄前首相主導了日本安保三文書的修正,確立了日本保有軍事上的「反擊能力」!
今年2月,在石破茂首相的拍板定案之下,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船艦再度通過台灣海峽,這也是第一次日本船艦單獨進行台海自由航行!
以上種種的變化,完全是前述波灣戰爭時的日本所無法想像、也無法做到的事!
剛才提到的幾位大家熟悉的首相:雖然同屬自民黨,但他們在黨內分屬不同派閥,彼此互鬥了幾十年,有些個人之間的不和也是眾所周知的事,但是,在國際安保路線上他們的做法卻又是一貫相通。
以上的話題,背後實際涉及到了日本的外交轉變、防衛政策、憲法問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機會,還有日本首相的更換與產生方式及自民黨內的派閥競爭等六個主題。
這正是「從昭和到令和」這本專書前半部介紹的六篇文章。

主編兼作者:台灣國家政策研會協會秘書長(照片來源:允晨文化)
而在內政部份,剛才提到疫苗,在Covin-19時期,許多日本人訝異台灣的防疫成效,然而同樣的作法卻無法在日本適用,因為在日本有許多是地方政府的施行權限,不是中央政府可以干預的。這裡有日本長期以來中央與地方政府間權力分配的角力。
近年來台灣也在力行的地方創生,也是源自於日本在面臨地方人口老化與外移時,地方各官民組織對抗中央力有未逮的自救對策,而第一任的地方創生大臣,正是當前的石破茂首相。
另外日本最為人稱道的日本文化及其產業的發展,從歷史淵源來看,也有其從地方向中央、以及反抗二戰時期中央文化鉗制而開展出來的在地精神、文化的再定義與自主性。
此外,二戰後的日本施行「政教分離政策」,但是新興宗教卻也在日本各地相當活躍,其影響力,不僅成了某些政黨的實質支撐,台灣人最熟悉的安倍晉三故首相也因為統一教的負面影響而受到暗殺。
而回到一開頭提到的日本經濟課題,在日本人口中的失落10年、20年到30年的自我解嘲背後,我們看到日本重新認知作為一個海洋國家的經濟戰略與努力。
此外,日本二戰後的經濟,從復甦、發展、失落到尋求出路的過程,其實也讓同樣為海島國家的台灣經濟,具有相當的啓發與合作的可能。
以上提到的地方政府、地方創生、文化政策、當代宗教、海洋經濟、經濟變革等六個議題,則是本書後半部的六個篇章。
在面對諸多巨大衝擊快速到來時,儘管有著各樣的拉扯,我們看到日本社會勇敢地面對各種不安進行調整,總的來說,從昭和經平成到令和年代,日本這個國家其實已經是翻轉好幾次了。
正由於時代的快速轉變,我們發現台灣坊間對於日本當前各領域的認知或分析,許多仍然多是以昭和時期或平成初期的研究成果作為工具者居多,難以針對現在的日本進行有效的認識;而在網路普及的現在,人們對於知識的取得更形方便,但也包括了諸多的偏見跟認知作戰在內,這點不禁令人擔憂。
有鑑於此,所以我們邀集了一些對日本各領域學有專精的年輕學者,針對這12個面向,提出兼具社普認知與專業知識的文章,希望能提供台灣國內關心日本的國人,能有一本「類似科普版」的專書,能夠對日本的轉變能有一個較為與時俱進的認知。
事實上,本書的每個篇章,都值得各別以專書來論述會更為恰當。期待能經由本書的「抛磚引玉」的作用,今後會有更多對當代日本的理解專書,可以陸續出版。以上是本書的內容簡要介紹,敬請大家指教。

本書所有作者及發表會貴賓名單(允晨文化)
【二、陳俊宏/出版者: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出版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充滿變動的時代裡面,能為台灣社會提供一扇了解當代日本的知識窗口,這本書的出版對青平台來說,不只是一項研究成果的展現,也是長期關注區域政局跟台日關係的具體實踐。(轉自大紀元報導)

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照片來源:允晨文化)
【三、林佳龍/外交部長】
新書上市!《從昭和到令和》全面探討日本戰後社會的脈動與轉變
佳龍出生於1964年,那一代的父母多半生於日治時期,受過日本教育,多少通曉一些日文。而我與同輩成長過程中,則深受日本流行文化影響,不乏「哈日族」的身影。然而,在我們求學階段,卻少有機會深入理解與研究日本現代發展的歷史與脈絡。因此,我常笑稱,在對日研究的傳承上,我們這一代是「斷代的一輩」。
我的好友謝文生先生邀請10位青壯世代的學者,共同編撰新書《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今天我也與總統府資政謝長廷先生、日本駐台代表片山和之、立委郭國文與青平台董事長陳俊宏等人,一同出席新書發表會。
這本書從日本內部的視角出發,深入探討戰後至今,日本在政治、國防、外交、文化與宗教等領域的演變與脈動,呈現出日本社會的多元面貌與深層變化。
這本書的出版,不只彌補我們這一代對日本的理解,透過邀請年輕學者擔任共同作者,象徵台灣對日本研究的傳承與延續,期待更多讀者能夠購書閱讀,深入認識日本,也進一步促進台日關係的深化。
近年來,台日關係進入到了嶄新的階段,從「台灣戰略三鏈觀」分析,在全球民主價值鏈上,兩國共享民主、自由、法治與人權等價值,更遵守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在安全上,台灣與日本都坐落在印太第一島鏈,在中國擴張威權勢力的威脅下,正如安倍晉三前首相所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兩國不只是彼此不可或缺的夥伴,更可說是生命共同體。
在經濟上,兩國企業在非紅供應鏈中各司其職,不僅在半導體產業上合作,也期待未來能進一步在氫能、無人機、軌道建設、智慧醫療與循環經濟上深化合作。
1970年日本大阪舉辦世界博覽會,55年後的現在世博會重回大阪,台灣這次以TW館的名字參與世博盛會,相信能為日本帶來更多的旅日遊客,外交部也舉辦「尋找台灣Finding Taiwan」的活動,邀請全球友人以影片的形式,呈現自己心目中的台灣。
(轉自林佳龍部長臉書)

外交部長林佳龍(照片來源:允晨文化)
【四、謝長廷/總統府資政。前駐日大使發言摘要】
2020年,石破茂第四度挑戰總裁失敗,大家都不看好他,認為他沒有未來了。謝長廷說,只有本書作者謝文生寫了一篇文章《天王山下、水月道場》指出,「若是自民黨繼續正常發展下去,石破茂沒有未來,但只要自民黨有大的變化,失敗了,就是石破茂的機會」、「只要天下有變,日本需要一個有堅強意志,能夠跟人民溝通的政治家,能夠帶領日本走出變局,那就是石破茂。」「所以石破茂應該看這本書啦。」
謝長廷指出,謝文生分析了日本的派系,這是最困難也最不討好的部份,因為今天寫了可能明天就變了。「但他講石破茂非常準」。謝長廷表示,雖然日本媒體傳言有人要挑戰石破茂首相地位,但應該很難。許多人從一開始就認為石破茂很快就會下台,但我自己跟謝文生的看法比較接近,並不看衰石破茂。
謝長廷指石破茂是意志力堅定的人,面對美國關稅壓力,這幾天石破茂講說,川普的新關稅政策帶給世界經濟的不安定,日本不會大幅讓步,讓許多日本人大吃一驚。
謝長廷說,石破茂跟台灣源淵很深,多次訪問台灣,曾組「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訪問團來台,團員若有連任議員多有入閣,所以他打趣地說,石破茂是「台灣訪問內閣」。
謝長廷說,台灣與日本是命運共同體。日本現在的經貿政策就是要透過半導體製造,恢復製造業時代,因為日本在90年代以後除了汽車產業外,其他就放棄製造了,包括電冰箱、洗衣機、電視都不製造了,給台灣製造、給韓國製造、給中國製造,因此在半導體產業落後。現在日本想透過半導體恢復日本製造的時代,因此一方面台積電到熊本投資,一方面日本半導體製造商另一方面在北海道,由日本資金和IBM合作成立爾必達,朝2奈米製程。
謝長廷指出,面對川普的政策,台日成為命運共同體。台積電赴美加碼投資,很多人說可能台積電要變成美國公司了,那是不會,大概會投資或與英特爾在美國設立新公司,萬一成真,原本台積電賣的晶片誰要買?當然直接跟美國新公司買比較便宜,而日本半導體製造商爾必達目標2027年量產,要賣給誰?也沒有了。
謝長廷認為,在美國高關稅政策下,台積電與爾必達面對同樣賣晶片困境,日本人也很多人在思考爾必達能不能也加入新的美國公司,而台積電受損害,損失誰負責?當然是新公司台積電要佔股,若佔了60%股份,跟台積電買晶片還是跟美國新公司買晶片都一樣。 (以上內容綜合自各媒體報導)

總統府資政。前駐日大使謝長廷(照片來源:允晨文化)
【五、片山和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大使發言摘要】
回顧自己走過的昭和、平成到令和時代,他說,日本社會從充滿希望、締造奇蹟到經濟瓶頸,他也在今年邁入老年,這65年不僅呈現日本社會變遷,也是他的人生故事縮影,他也從閱讀此書感受到與人生的重疊與共鳴,認為此書有助台日進一步促進與相互理解。
對於媒體詢問,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在4月15日發佈的民調數據中,有多達24%民眾認為「日本與中國的關係」是日台之間最令人憂心的事件。對此,日本駐台代表片山和之說明,最近日本與中國也有類似民調,結果顯示高達8成的日本人、中國人對對方沒有好感,最重要的關鍵是,日後日本及台灣應如何促進雙邊合作關係。
片山和之表示,民調結果顯示,將日本列為最喜愛國家的受訪者比例高達76%,排名第一,且有81%民眾對日本懷有親近感,精準反映日本關係正在戰後最良好的基礎上,不斷深化中。
片山和之說,面對國際結構的巨變,日本曾經締造奇跡的制度無法有效因應,使國家陷入長期的經濟停滯,在當前國際局勢嚴峻的背景下,期望這本書能進一步的促進,日本和台灣之間的相互理解,攜手邁向未來。(以上內容綜合自各媒體報導)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照片來源:允晨文化)
【 六、郭國文/立法院亞東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
向大家推薦一本新書「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
由謝文生秘書長與十位作家共筆深度剖析日本政治、外交軍事、社會經濟發展,而台灣與日本同為海島國家,面對相同地緣政治挑戰,拜讀後深刻體認兩國共築島鏈共同體的戰略思維。
作為長期從事對日國會外交工作的國會議員,向大家分享這本書除了能夠理解當代日本的轉變,也思索台日未來關係的更多可能性,期許社會出現更多知日派。(轉自郭國文立委臉書)
郭國文立委也在發表會現場表示:在他推動台日之間的國會交流過程中,他常常有些困擾,許多政治工作者非常親日、哈日,卻少了知日,但他覺得親日、哈日都不如知日,此書就是知日的最好入門書籍,探討範圍相當全面。期待有更多國人看此書後,能從哈日、親日派變成知日派。(以上內容綜合自各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