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的腳步《終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踏上未知的航程

冬末春初的風,總帶著一絲不確定的味道。正安站在家門口,看著庭院裡三個孩子在陽光下追逐打鬧,慧玲則在廚房裡準備午餐,空氣中飄來熟悉的南洋香料氣息。日子雖平凡,卻有一種厚實的幸福感。

然而,某些東西也在悄悄醞釀。

那是一場深夜的對話開始的。那天,孩子們早早入睡,慧玲輕聲對正安說:「我最近在想,也許明年,我們可以回印尼住一段時間。」

正安愣了一下,手中茶杯微微晃動。他盯著杯中倒映的燈光:「回去……長住嗎?」

慧玲搖搖頭,語氣平靜:「不一定要很久,可能半年,或一年。我想讓孩子們親身接觸那裡的文化,看看他們的另一個家。」

她的語氣裡沒有強求,卻滿懷期待。

正安沉默了一會兒。這些年,他對印尼的理解多半來自慧玲的分享和幾次短暫的探親,對那個國度仍有著一層無法穿透的距離感。他在意的不只是語言和飲食的差異,而是那份無法掌控的未知。

「那……你有想過孩子們的適應問題嗎?」他問。

慧玲點頭:「我想過,也問過他們。他們都說想去看看。其實,比起他們,我更擔心的是你。」

這句話讓正安心頭微震。他知道慧玲說的沒錯,他是這個家庭裡最抗拒改變的人,卻也是那個總希望維持平衡的人。

那幾天,正安開始觀察孩子們的一舉一動。長子每天放學後都會問:「媽媽今天煮的是印尼菜嗎?」次子喜歡聽印尼的童謠,小女兒甚至開始模仿慧玲講印尼語。那是一種不知不覺中發芽的連結。

一天下午,正安在書房整理資料,無意間翻出一張老照片。那是多年前他們剛結婚時,在印尼鄉下拍的。照片裡的自己看起來青澀而緊張,慧玲則笑得燦爛。

他終於明白,那片土地不只是慧玲的故鄉,也藏著他們共同記憶的根。

週末的晚餐桌上,他端出一盤自己學做的沙爹,略帶生澀卻誠意十足。慧玲吃了一口,眼中浮出驚喜的光。

「我在想……或許我們真的可以回去一段時間,讓孩子們看看你說的那個『另一個世界』。」

慧玲望著他,沒有多說什麼,只輕輕握住了他的手。

幾週後,他們開始著手準備,辦理學校的暫停申請、查詢印尼的醫療保險、與當地親戚聯繫,甚至開始練習基本的印尼語。

家裡的氛圍悄悄改變,孩子們興奮又期待,正安則在腦中一次次模擬那場未知旅程的畫面。雖然心中仍有猶豫,但更多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躍動。

某個午後,他收到了來自印尼的信,是慧玲的姐姐寄來的。信封泛黃,卻包裹著一張略有些褪色的手寫紙條:

「爸爸希望你們能回來看看家裡。他最近身體不太好,但每天都在說想見見慧玲,還有她的孩子們。」

慧玲讀完,沉默良久。她的眼眶泛紅,卻什麼也沒說。

正安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那一刻,他知道,這趟旅程不只是文化尋根,更是一場遲來的團圓。

當晚,他們在客廳的白板上列出「出發前準備事項」,孩子們圍著興奮地討論,連晚安都忘了說。

夜深了,正安獨自坐在書桌前,望著那封信,眼神深遠。他知道,這趟旅程將會改變很多事情,也許會帶來新的開始,也許會喚起某些未曾面對的情感。

但他不再畏懼,因為這次,他不是一個人。

窗外的風再次吹起,吹動著他桌上的紙頁,也吹開了另一段未知的篇章——也許是新的故事的開始,也許是現實與記憶交錯的冒險。

未來,從不確定。

但家的方向,始終清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發揮
7會員
71內容數
我是個平凡的肢體障礙者,懷抱小小夢想。作為兒子、丈夫、父親,我在家庭找到依靠;作為上班族與新手創作者,我用生成式AI寫文章,也愛隨心創作文句。 愛交友卻也懶散,偶爾想減肥。我是網路世界的井底之蛙,渴望突破;是不被期許的弱者,卻從不放棄。歡迎走進我的世界,用故事點亮平凡!
自由發揮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延續的光 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落在餐桌上,慧玲熟練地準備早餐,孩子們圍坐在一旁邊吃邊笑,正安則一邊翻閱手機上的新聞,一邊聽著孩子們分享學校的趣事。這樣的清晨,雖平凡卻讓人滿心踏實。 這段時間以來,正安的工作與家庭取得穩定的平衡。他不再像過去那樣一早匆匆出門、夜深才回家,而是能有餘裕地參與孩子們的成
2025/04/11
延續的光 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落在餐桌上,慧玲熟練地準備早餐,孩子們圍坐在一旁邊吃邊笑,正安則一邊翻閱手機上的新聞,一邊聽著孩子們分享學校的趣事。這樣的清晨,雖平凡卻讓人滿心踏實。 這段時間以來,正安的工作與家庭取得穩定的平衡。他不再像過去那樣一早匆匆出門、夜深才回家,而是能有餘裕地參與孩子們的成
2025/03/25
家的日常與點滴 在露營之後的日子裡,家庭的溫暖氛圍持續圍繞著李正安與慧玲。這場短暫的旅行不僅加深了親子之間的情感連結,也讓夫妻倆對於家庭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回歸日常,生活依舊忙碌,但兩人開始學會珍惜每個微不足道的瞬間,並在細節中發現家的真諦。 清晨,廚房裡傳來陣陣煎蛋的香氣,慧玲熟練地準備
2025/03/25
家的日常與點滴 在露營之後的日子裡,家庭的溫暖氛圍持續圍繞著李正安與慧玲。這場短暫的旅行不僅加深了親子之間的情感連結,也讓夫妻倆對於家庭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回歸日常,生活依舊忙碌,但兩人開始學會珍惜每個微不足道的瞬間,並在細節中發現家的真諦。 清晨,廚房裡傳來陣陣煎蛋的香氣,慧玲熟練地準備
2025/03/21
家的羈絆 隨著時間推移,李正安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步調。工作上的壓力雖然依舊存在,但他學會了在家庭與事業之間找到平衡。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深刻體會到,家庭不僅是避風港,更是他成長的養分。 某個週末,天氣晴朗,正安決定帶孩子們到郊外露營,這是他一直想為家人實現的計畫。孩子們興奮地收拾行李,慧玲則準
2025/03/21
家的羈絆 隨著時間推移,李正安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步調。工作上的壓力雖然依舊存在,但他學會了在家庭與事業之間找到平衡。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深刻體會到,家庭不僅是避風港,更是他成長的養分。 某個週末,天氣晴朗,正安決定帶孩子們到郊外露營,這是他一直想為家人實現的計畫。孩子們興奮地收拾行李,慧玲則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人云,歲月悠悠,這悠,可作悠久之悠,亦可作悠閒之悠,於離綰來講,她區區三萬不到的年紀,歲月自然不如何悠久,近日裡除了帶娃還多了找齊雨先生修課,也不如何悠閒……原該是這樣,可「現實」這東西總愛括人耳光。   那日離綰離開合虛宮回去補眠的路上,心裡邊著實亢奮,覺著往後的日子肯定忙碌充實、磊朗光明。
Thumbnail
  人云,歲月悠悠,這悠,可作悠久之悠,亦可作悠閒之悠,於離綰來講,她區區三萬不到的年紀,歲月自然不如何悠久,近日裡除了帶娃還多了找齊雨先生修課,也不如何悠閒……原該是這樣,可「現實」這東西總愛括人耳光。   那日離綰離開合虛宮回去補眠的路上,心裡邊著實亢奮,覺著往後的日子肯定忙碌充實、磊朗光明。
Thumbnail
正午灼熱的日光被攔阻在簷廊外,香客跨過正殿龍門,撲面而來的涼爽氣息驅散滿身熱意。光影交錯,此時殿內正顯昏暗,只有懸於天花板的幾支日光燈,散發微弱光芒,照亮殿堂。
Thumbnail
正午灼熱的日光被攔阻在簷廊外,香客跨過正殿龍門,撲面而來的涼爽氣息驅散滿身熱意。光影交錯,此時殿內正顯昏暗,只有懸於天花板的幾支日光燈,散發微弱光芒,照亮殿堂。
Thumbnail
他隨明珠起身出了謙牧堂,踏薄雪走向後園。此時天色已暗,家人在梅樹林間掛起小盞琉璃燈籠,熒熒星火照映林間蜿蜒小路,既襯托雪夜薄涼又不失溫暖。走到梅林盡頭,李孚青放眼望去,只見一方池塘深沈如夜,一道白石曲橋通向一幢水榭書齋,四面紅欄,珠簾半捲,裡頭燭光朦朧,影影綽綽,人聲隱約。
Thumbnail
他隨明珠起身出了謙牧堂,踏薄雪走向後園。此時天色已暗,家人在梅樹林間掛起小盞琉璃燈籠,熒熒星火照映林間蜿蜒小路,既襯托雪夜薄涼又不失溫暖。走到梅林盡頭,李孚青放眼望去,只見一方池塘深沈如夜,一道白石曲橋通向一幢水榭書齋,四面紅欄,珠簾半捲,裡頭燭光朦朧,影影綽綽,人聲隱約。
Thumbnail
新的一年已然來臨,維榭洛夫一家受邀參加冬宮的祝水禮。
Thumbnail
新的一年已然來臨,維榭洛夫一家受邀參加冬宮的祝水禮。
Thumbnail
「哢噠哢噠...」一次次敲擊地面泥土的節奏感,清晰地傳入耳中。 我緩緩抬起頭,眼前一片漆黑,只收不見五指。旁邊的大擺鐘時針指向「2」。
Thumbnail
「哢噠哢噠...」一次次敲擊地面泥土的節奏感,清晰地傳入耳中。 我緩緩抬起頭,眼前一片漆黑,只收不見五指。旁邊的大擺鐘時針指向「2」。
Thumbnail
穿越了。 古文輝悄然隱匿在樹林深處,啟動了那神秘的裝置。 強烈的震動,刺眼的光芒,以及蜂鳴般的轟鳴聲,瞬間劃破了寧靜的夜空。 一道藍色的漩渦憑空出現,彷彿要吞噬一切,周圍的空氣也隨之變得壓抑。
Thumbnail
穿越了。 古文輝悄然隱匿在樹林深處,啟動了那神秘的裝置。 強烈的震動,刺眼的光芒,以及蜂鳴般的轟鳴聲,瞬間劃破了寧靜的夜空。 一道藍色的漩渦憑空出現,彷彿要吞噬一切,周圍的空氣也隨之變得壓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