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 (2330) 今(17)日召開法說會,首季每股稅後純益13.94元,合乎市場預期的13.44元;今年第1季毛利率為58.8%,營業利益率為48.5%,稅後純益率則為43.1%。這些和去年第四季差不多,年增季減,但搞不懂為什麼是「優於市場預期」。長榮只要月減或是季減,就好像被說成世界末日,一副明天就要倒店下市了似的。
去年全年,長榮以EPS 64.87元,吊打台積電的45.25元,在四個季度中,長榮台積電各勝兩次。不過這樣比其實挺荒謬的,因為台積電和長榮,股價最多曾經差到近六倍,而長榮EPS竟然吊打台積電,可以說是完全活在平行時空。至於長榮遠遠讓台積電看不到車後燈的每股淨值,就更別提了。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兩者間股價差距,會從相差近六倍,縮小到現在四倍出頭的原因。
魏老闆說,目前沒有客戶受到川普之亂影響,第二季還要季增,因此照台積電的發展態勢,今年的獲利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13.94X4=55.76,這應該會是保守的估計。至於長榮由於川普之亂,目前貨櫃的透明度只能看到第二季,目前一邊聽說在搶運,一邊傳說在減班,但明天的SCFI應該是爆漲的,因為星期三的結算指數,美西已經暴漲4X%了。
總而言之,最壞狀況就是第二季和第一季差不多,第三季後就要看川普之亂何時能了結了。但要想回到23年的慘況,可能有相當大的難度。因為需求仍在、紅海未全開、航商已經開始縮運力了,這些秋哥都有專文說明過了。
長榮第一季營收1099.99億,略優於去年第二季的1062.57億,當季的EPS為13.7元,依月平均營收法和季營收比例法,推得長榮第一季的EPS在15.02-15.07元間。至於準不準,各位可以參考一下過去秋哥的預測準確度,除非有額外的支出或收入,不然誤差很少超過3%。
至於第二季,四月還會在低點,就要看五六月的搶運潮,運價能拉多少上來了。跟第一季一樣就好,半年EPS 30元,長榮是穩穩落袋的。所以第一季贏台積電是沒問題的,第二季可能有點吃力,但長榮全年要贏台積電,可能會有點難度,畢竟下半年還看不出來,但再爛半年賺15元,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目前爛到底的歐線,算出來也是這個區間,在明天星期五的例行專欄,會有完整計算公式和說明。
不過秋哥還是要強調,在川普關稅之亂的不確定情形下,基本面有可能會被無視,導致短期的價格波動劇烈,但是,財務報表上的EPS,賺進口袋的現金,越來越高的淨值,都是不會騙人的。你只要知道,長榮有沒有在賺錢,賺多少錢,今年給你多少股利,明年可能給你多少股利,再看看這個價錢買甜不甜,你成本可以降多少,這樣就可以了。但是請務必遵守秋哥說的24字真言,至於做短線的,就麻煩你直接略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