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囉書窩|鬆綁你的完美主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 書名

鬆綁你的完美主義:打破自我評價過低與焦慮的迴圈,偶爾也允許自己優雅地落敗


■ 觀點

何謂完美主義?

當一個人的「自我評價」與「自我期待」脫鉤,他就必須使用各種方式去控制焦慮,呈現出來的,就是形形色色、不同的完美主義行為。

基本上,所有的完美主義歷程,都要經過下列三部曲:

  • 「有條件的成就情境」出現。
  • 因「自我評價」與「自我期待」的失調而產生大量焦慮。
  • 人們採用了不同的「調適策略」,形成各式各樣的完美主義行為。

常見的調適策略包括以下:

  • 反覆檢查修正。
  • 討好與尋求認同。
  • 畫更大的大餅。
  • 拖延。
  • 轉移陣地。
  • 直接情緒宣洩。

三大人格分類下的完美主義者(人格傾向測驗

同樣的行爲對不同人格者的意義可能有著天壤之別,與其針對完美主義來分類,不如依據現有人格特質的分類來探討。

  • C型人格的完美主義:追求安全型(佔八成)
    • 「典型完美主義」調適策略:更加努力、反覆檢查修正。
  • B型人格的完美主義:渴望認同型(佔兩成)
    • 「非典型的完美主義」調適策略:討好與尋求認同、快速轉移陣地、貶低原目標與拖延。
  • A型人格的完美主義:自求我道型
    • 牽扯了太多的情緒表露、爆衝與失控,我們傾向建議他們直接向專業工作者(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求助。

完美主義是怎麼產生的?

■ 過高的期待,來自於被內化的「有條件的愛」

「自我期待」與「自我評價」之間的落差越大,越容易使人產生焦慮,在實務上,我們也發現,一個對自己有過高自我期待的人,在其成長階段,經常出現被家人用「有條件的愛」情緒勒索過的斧鑿痕跡,而且隨著年齡成長,人們會逐漸把這些有條件的愛內化爲自身信奉的教條,帶到他的新生活或家庭裡。

「在這世上,你之所以被在乎,是因為你本身?還是因爲你努力?」絕大多數長期在「有條件的愛」底下長大的小孩,傾向於選擇「因為我努力」這個答案。只有少數有幸能受到「無條件的愛」關照的小孩,才有能力相信:眼前所擁有的,都是因為自己本來就值得。

■ 自卑感將造成——今天的你必須更加努力

「有條件的愛」產生的是內心的債務,並不涉及我們對自我價值的貶損;但「自卑與超越」會直接傷害到人們的內在價值。


現代多軸向模型

■ 三軸向模型

認爲完美主義可分三個不同軸向:

  • 自我導向:個案本來就預期自己是完美的。
  • 他人導向:個案預期別人是完美的。
  • 社會授意:個案相信別人會期待自己是表現完美的。

■ Frost 兩優位軸向模型

raw-image

完美主義的價值

本書是建立在「非病理視角」來看待完美主義的。簡單來講,倘若你這一生就是得跟完美主義打交道,那你應該做的是想辦法與之和平共存,接納自己的完美主義。接下來的功課則是——進一步做到「引以爲用」——駕馭它,讓完美主義成爲你在人生路上的一大助力,而不是阻力。你更不需要拚命討厭它或抵制它,甚至恐懼它。


完美主義的本質

完美主義的本質是不變的,呈現在外的行為卻難以一概而論。因此,緊緊抓住「過高自我期待——過低自我評價——焦慮」這個原則,是鑑別完美主義最有效的做法。

面對這一切,解決之道絕對不在於任何心理治療方法,例如:冥想、正念,以求「消滅或改正」完美主義;相反地,正確的解法在於善加利用完美主義這個驅動力,來幫助自己不斷向前,以成就未來的你。


■ 解方

C型人格(追求安全型)——善用團隊與權威的連結

C型人格通常懷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關鍵在於C型人格需要充分的「社會客觀理由」,以及「大眾普遍接納」、「在理性上無懈可擊」的事前準備後,才敢形成自己的見解。

C型人格完美主義者的行事作風,容易遇到課題就一頭栽進去,盡力蒐集所有與該議題相關的資料,以及向自己認識的專家尋求協助,一心渴求著找到具體、肯定、有根據、可照表操課的最佳解法,來把該課題完全破解。

這個行為模式正是讓C型人格完美主義者最容易產生瓶頸、鑽牛角尖的地方,因為絕大多數的課題,其最佳解都是不存在的。簡言之,C型人格完美主義者「不要急著想做事」,先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怎麼做人」的,才有機會破解完美主義加諸於身上的魔咒。


熟悉駕馭完美主義的方法——從改善焦慮開始

  • 長期性焦慮的控制——減壓方法
    • 養成腹式呼吸的習慣
    • 肌肉放鬆術
    • 靜坐與冥想
    • 主體性藥物運用
  • 突發性焦慮的控制——緩解焦慮對策
    • 轉移注意力
    • 利用平時練習的「生理回饋」控制心跳與呼吸
    • 強迫自己慢慢說話,動作放慢
    • 使用短效且速效的抗焦慮劑

「焦慮」是引發完美主義行為的主因

「焦慮」是引發完美主義行為的主因,學習降低調適焦慮最能立即改善問題,但如前所述,引發焦慮的是「自我期待」過高,加上「自我評價」過低,因此,要根本解決焦慮問題,就要想辦法縮短「自我期待」與「自我評價」之間的差距。

■ 處理過高的自我期待

  • 發現真正的需求,而非透過卓越感來間接滿足
  • 看見「不努力的自己」也有可愛之處——自我肯定的祕訣
    • 停止否定他人
    • 展露真實的一面
    • 回憶美好時光
  • 釐清潛在的生命創傷
  • 提醒自己不需要成為特別人物

■ 提升過低的自我評價

  • 尋找生命的閃亮點
  • 發現生命貴人
  • 創建成功經驗
  • 有限度使用藥物治療

■ 讓完美主義成為你的助力

  • 對外尋求援助
  • 增加社會參與
  • 留意生活中的細節
  • 對任何事物皆保持一致的態度

完美主義者最根本的破解之道:利他

完美主義者最根本的破解之道,其實在於利他。

無論是自我期待過高、自我評價過低,完美主義的自我調適與行爲決策,都圍繞在一個龐大的自我之上。只要有辦法從自我中走出來,完美主義者的困境,就會大幅減輕。


■ 評論

這本書點出了完美主義的本質:「過高自我期待——過低自我評價——焦慮」這個原則。其他如反覆檢查修正、討好與尋求認同、拖延等行為,都只是這一機制的不同外在呈現。這樣的觀點令人豁然開朗。

書中提到「焦慮」是引發完美主義行為的主因,因此,要根本解決焦慮問題,就要想辦法縮短「自我期待」與「自我評價」之間的差距。「過高的自我期待」常源於被內化的「有條件的愛」;而「過低的自我評價」則與「自卑情結」有關。這部分也可以延伸閱讀CPTSD與阿德勒心理學等相關理論,尤其「有條件的愛」幾乎是亞洲父母教養模式中的常見課題。

最後,作者認為完美主義者最根本的破解之道在於「利他」。因為無論是自我期待過高、自我評價過低,完美主義的自我調適與行爲決策,無不圍繞在一個龐大的自我之上。只要有辦法從自我中走出來,完美主義者的困境就會大幅減輕。這樣的觀點,十分具有啟發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16會員
506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如果有一天,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出生來到這人世,你將如何選擇?
Thumbnail
2025/04/19
如果有一天,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出生來到這人世,你將如何選擇?
Thumbnail
2025/04/18
從依附、怨懟、到彼此成全,透過家族治療,探索影響你一生家庭關係的自我成長修復書
Thumbnail
2025/04/18
從依附、怨懟、到彼此成全,透過家族治療,探索影響你一生家庭關係的自我成長修復書
Thumbnail
2025/04/16
擺脫拖延、討好、怕犯錯,創造自己喜歡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6
擺脫拖延、討好、怕犯錯,創造自己喜歡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的「弱點」裡面,都隱藏著「優點」,只是你不知道。
Thumbnail
★你的「弱點」裡面,都隱藏著「優點」,只是你不知道。
Thumbnail
#工作生活小記 我最近常聽到標題這句話,整個曝光痛點見光死!🤣 ❤️ 一個接案結束 從整理團購資料開始,我看著大數據下的各式網紅藝人的FB、IG,原來也可以這樣生活啊!打開我的眼界!甚至自己找到整理資料的樂趣,若有朋友需要可以pass優惠中的團購給他們參考。😆 到後續協助朋友
Thumbnail
#工作生活小記 我最近常聽到標題這句話,整個曝光痛點見光死!🤣 ❤️ 一個接案結束 從整理團購資料開始,我看著大數據下的各式網紅藝人的FB、IG,原來也可以這樣生活啊!打開我的眼界!甚至自己找到整理資料的樂趣,若有朋友需要可以pass優惠中的團購給他們參考。😆 到後續協助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