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遊民心態
§ 邏輯不太通的心靈小語
§ 只比他們好一點點
§ 更像樣的生活標籤
§ 丟開所有論調
§ 追不追求都沒差
§ 顧不上慚愧
七、遊民心態
2023年的最後一個星期一開始,興許是因為在年與年交接時總會感到特別歡欣鼓舞,於是我寫下了第一篇日記,從此接續到隔年五月的第一個星期日。133天、19週不間斷地紀錄,也透過相機拍下了每一天的生活樣貌,想來也有點不可思議。
再加上受到森山大道與余秋雨著作的浸潤,隨後又連續十週嘗試撰寫散文。那時提筆的幹勁十足,過程相當暢快,也促成了《Day by Day》的構想。
向來自律的村上春樹說他每天固定凌晨四點起床,接著開始寫作五至六小時。我大概不是自律的料,受到驅動而採取行動的情形比較多。就連最近開始順利早睡早起,也是因為突然接觸到將《黃帝內經》講得精彩的老師。
的確早晨的日光、氣溫與空氣中的味道不太一樣,更加溫和宜人的氛圍讓我感覺身體似乎更被包裹與容納,在暖呼呼的輕柔光線中。其實每個時段都在不知不覺中不停變化,細細地影響著我們的身心。
同樣是INFP的村上春樹,不免讓我對他有了更多興趣。個性內向、討厭社交、不愛說話,就算要他長時間閉口緘默也難不倒他,年輕時也過得十分窮困,與森山大道蠻像的。我也特別理解比起說話,文字可能是一個更好釋放情感的形式。
村上春樹還認為職業小說家必須擁有強健的身體,如今活到37歲的我突然也有了一層新的體悟,也就是身為人就必須擁有強健的身體!
「強健的身體」字面上聽起來似乎非常好懂,然而擁有一副強健的身體究竟是什麼感覺呢?
我不敢說自己非常健康,我只知道自從我嘗試「不再晚睡」以及「不再每天都喝咖啡」之後,結果赫然察覺到自己過去的身體很不強健,例如不喝咖啡後,起初頭痛難忍,後來開始精神不振,當時還有點嚇到我了!原來我染上了咖啡癮而不自知。
令人訝異的是,單單避免再做這兩件事後,就讓我產生了差異頗大的感受,果真有對比才看得出不同。重獲輕盈的體感也促使我開始恢復每天早晨瑜珈的練習,這又是另一個驅動。
飲食方面,村上春樹也很有獨特風格,多數人愛吃的肉類和甜食他都不太喜歡,餐桌上常以蔬菜和魚類為主。33歲時則開始愛上跑步,每天都會跑上一小時,毫無間斷。
或許有人會說他過於克制,有人會說他相當知足,但我相信強健的身體就是由此而來的。至於他放縱的地方就是曾經把圖書館的書幾乎看完,我也好想這樣!
曾有一位觀眾來信詢問,「如何用莊子的某段話,來實踐在生活上」。第四章正巧也聊了一些莊子的理念,此時或許又是個好時機,驅動我將村上春樹的生活狀態與我個人對「知足」的反思進行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