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學生問:老師,我做個人品牌,怎麼跟別人不一樣?
我說:做個人品牌,很容易一堆人都在擠在相同賽道,想跳出來,得找到不同的切入點
來,我說個故事,跟你聊聊「切入點」怎麼找

滷味市場有多競爭?
在中國,滷味店、滷味產品,到處都看的到
這些滷味公司,比拚味道、包裝、文案——競爭非常激烈
王小鹵,原本主打滷豬腳
後來,決定改賣滷雞腳
但問題來了:
雞爪這東西,大家做了幾十年,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
他們試過:換口味、改包裝、玩文案
但是,產品就是——賣。不。出。圈。
直到有天,一位顧客輕輕地說:
「滷雞爪有指甲⋯⋯吃起來,感覺有點彆扭」
指甲這件事,大家習慣了,但不代表舒服
滷雞爪有指甲,不是理所當然嗎?
從小吃到大,誰不是連骨帶甲一口啃下?
但這句不經意的話,王小鹵聽進去了。
為什麼沒人剪雞爪的指甲?
是沒人想到?還是太麻煩?
他一調查才發現:
雞爪形狀不一,工廠的機器,沒辦法剪;如果要剪,只能交給人工處理
這意味著——要花錢、花時間、還要找工人

傻嗎?他找了 100 人,只為了一件事
王小鹵做了件看起來很「傻」的事:
找了整整一百人投入生產線
每天只做一件事:剪雞爪的指甲
聽起來,是件小事,但顧客知道之後,反應是:
「不是我有潔癖,但這樣吃起來真的舒服」
「買給小孩吃也安心,不怕被刺到」
原本彆扭的感覺,被處理掉了
更重要的是——顧客感覺被「在乎」了
王小鹵,對外行銷也特別強調這件事:
「為了你心中那一點點彆扭,我願意多花一點力」

他搶下的不是最佳口味,而是最佳感覺
當大家都在搶口味、搶包裝、搶噱頭
王小鹵搶下的,是一種——「被在乎」的情緒
靠著一把剪刀,剪出了安心,剪出了差異
也剪出了整個品牌的靈魂
這招,有人模仿嗎?
這招,當然有人模仿
剪雞爪指甲這件事,一堆競爭對手馬上學起來
但結果呢?
這些模仿者,沒有被人記住
而且還無形的增加很多成本,最後撐不住,也都紛紛放棄

「安全感」才是與眾不同的切入點
你以為他賣的是「滷味」?
錯了,他賣的是——「安全感」
(消費者被在乎,被在意的那種安全感)
想有差異,做好市場定位
不一定要做得更好,有時,只要更「在意」消費者的情緒
用產品做定位的時代過去了
現在,是用「人性」做定位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