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覺得腦袋卡卡的。忘記事情,情緒浮躁,靈感像是卡在某個轉角出不來。我一直以為這是壓力或年紀使然,但最近讀到一篇研究,讓我對「腦霧」這件事,有了全新的理解。
原來,大腦真的有一套清潔系統。它被稱作「膠狀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有點像是神經版本的排水管線,會把廢棄蛋白和壞東西(像是阿茲海默的β類澱粉蛋白)清掉。問題是,這套系統不是24小時全天候運作的。當我們久坐、壓力大或作息亂了,它就會堵住。
那該怎麼辦?答案竟然是:運動。
但不是那種爆汗式自虐運動,而是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就好。像快走、踩腳踏車、游泳都可以。研究發現,只有慢慢來,不著急,持續運動的人,大腦的清除系統才會真正啟動,腦膜淋巴流速變快、發炎指數下降,甚至連免疫力都跟著變好。
這對我來說,其實是一種生活提醒。
身體的健康,不只在看得見的地方,而是連我們思考的速度、記憶的敏銳度,甚至心情的晴雨,也都藏著身體與大腦默默進行的合作。
所以,適時的動一動,不只是讓身體更好,也是給腦袋一場深層的洗澡。
讓那些堆積在思緒裡的沉重,有機會被慢慢沖走。
如果你也常感到腦袋悶悶的,也許,可以先從今天的黃昏,去散一場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