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變有錢的智慧】跟著巴菲特的複利思維打造人生護城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慢慢變有錢的智慧】跟著巴菲特的複利思維打造人生護城河


釐清收入性質,了解財富累積結構


在快速變動的時代,如何慢慢累積財富,並且積累我們人生的護城河?這樣的過程,首先必須先釐清我們收入的性質,並且帶入複利投資的意識。


絕大部分的人上班、在工作場域受雇工作,在勞資結構中,企業清算保障的順位是:勞工的薪資與資遣金,接著是債權人,最後才是股東以及企業所有權人,分得所有剩餘終極的報酬。也因此,往往股東與企業主會承擔較大的風險,也得到風險溢酬。


所有權資產與風險溢酬


在這樣的結構中,創業與股票等所有權資產,因為是最後拿到報酬的一方,往往會因為承擔更大的風險與責任,得到社會的報酬也相對巨大。


然而,受雇工作者雖然付出了時間與勞力,但因為報酬是固定的,終其一生,如果只持有現金並仰賴單一固定的工作,隨著中老年體力必然衰退,人力資本也會下降。我們的工作能力不再那麼強,學習能力也減弱。


但如果能在青春年華時期,有意識地換取寶貴的金錢及其他資源,並在那個交錯點來臨之前,學習使用複利工具,打造人生獨特的優勢與護城河,將會是極為關鍵的轉捩點。


理解複利的必要性


我們為何要理解複利?因為對於大眾而言,必須利用涵蓋複利效應的所有權工具去累積財富。他們的長期報酬會遠勝過持有現金或其他類型的資產。持有越長期、越不擇時進出,往往獲利越巨大。


踏實累積所有權資產


我們應該踏實地評估具備所有權的金融資產,包含:認真創業的成果、認真工作獲得的股票報酬或合夥機會、一般普通股票的投資,以及適合大眾的指數化全市場投資、革新企業等等。


這樣的過程需要承擔風險,但往往具備巨大的效益。如何慢慢地進行這樣的過程,投資哲人查理.蒙格是這樣說的:「要賺大錢,不是買或賣,而是等待。」


耐心等待複利發揮力量


在波動震盪的詭譎多變間,我們等待著複利自然而然地累積,也必須遠離零和遊戲的投機與賭博。對於大眾而言,所有所謂的快錢,往往是危險的。


由於資本小、情緒承受能力差,加上融資成本與交易成本高,不管是股票期貨、權證、非投資等級的高利率債券等等,其實性質上對於大眾都非常危險。


遠離短期賭博,專注人生本質


「想要在股市從事波段操作是神做的事,不是人做的事。」華倫.巴菲特如此寫到。


我們應該盡可能穩定財務風險,並將注意力放在我們寶貴的成長、家庭生活與想擁有的人生上。人生的本質並不是單一的金錢遊戲,我們終究要回頭找尋屬於我們的幸福,而不是一再被金融波動分心,甚至近乎賭徒般猜測短期的巨觀經濟波動。


踏實的自我探索,穩健資產配置


我們需要藉由不斷的自我探索,學習更新自己的思維,以及擁有踏實的進步。資產配置的過程,不應該是出於快速的貪婪,而是對於長期有正向助益的人生觀有所理解。


透過認識自己的性格,做好人生精力的分配,免於資產損失的恐懼,同時打造自己長期寶貴的工作技能。


或許,這樣的過程才是真正具備意義且有價值的過程,起碼踏實又安定。

avatar-img
許展瑋的明心財務思考論
0會員
36內容數
對自我成長,個人寫作與價值型投資有深刻喜歡的人,現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學習,歡迎私訊來信或寄送到wade002468@gmail.com交流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能力圈指的是我們認知的疆界,在這個領域內,我們對於事物的發展,運行因果有所知悉。我們幾乎不可能賺超過我們認知疆界的錢,也很難管理超過我們理解量級的財富,不然這樣的情況,也可能近乎單一次的僥倖或偏財。甚至當我們誤信是因為自己的理解,卻對標的不夠理解時,反覆進行終究會放大失誤的機率,很可能就會蒙受虧
自我成長的目的,本質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不管是學習了更好的能力,擁有更好的關係,或者增加了人生的選擇,因而不再恐懼、不再焦慮,擁有更升級版的思維以及應對方式,去找尋更好的人生價值與生活形態。 ▋ 怎樣的自我成長具備意義 怎樣的自我成長是具備意義的?或許是出於我們意願進行,
經過20多歲生命的探索與嘗試,絕大部分人會在30多歲穩定進入職涯與生產力的高峰。這次想和各位探討,30多歲應該進行如何的資產配置,和自我專注力的分配。 為什麼30歲是資產配置的關鍵 30多歲的時候,我們離開學校,在職場上的定位漸漸穩固,也有的人走入家庭,承擔生命更大的責任,逐漸成為職
能力圈指的是我們認知的疆界,在這個領域內,我們對於事物的發展,運行因果有所知悉。我們幾乎不可能賺超過我們認知疆界的錢,也很難管理超過我們理解量級的財富,不然這樣的情況,也可能近乎單一次的僥倖或偏財。甚至當我們誤信是因為自己的理解,卻對標的不夠理解時,反覆進行終究會放大失誤的機率,很可能就會蒙受虧
自我成長的目的,本質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不管是學習了更好的能力,擁有更好的關係,或者增加了人生的選擇,因而不再恐懼、不再焦慮,擁有更升級版的思維以及應對方式,去找尋更好的人生價值與生活形態。 ▋ 怎樣的自我成長具備意義 怎樣的自我成長是具備意義的?或許是出於我們意願進行,
經過20多歲生命的探索與嘗試,絕大部分人會在30多歲穩定進入職涯與生產力的高峰。這次想和各位探討,30多歲應該進行如何的資產配置,和自我專注力的分配。 為什麼30歲是資產配置的關鍵 30多歲的時候,我們離開學校,在職場上的定位漸漸穩固,也有的人走入家庭,承擔生命更大的責任,逐漸成為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從葛拉漢的開創,到巴菲特的發揚光大,價值投資理念已成為基本面分析的核心指導思想。本書不僅適合新手投資者,更能為已經有一定經驗的投資者提供更深入的洞見。通過閱讀此書,讀者能夠更加系統地理解價值投資的基本原理,避免在未來投資中的誤區。
Thumbnail
長期持有是均值回歸的先決條件,而護城河則是長期持有的先決條件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投資的時候,有時我們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忽略了長期的積累和複利的力量。以巴菲特為例,他的淨資產高達845億美元,但其中有815億美元,是在他過了65歲生日後才得到的。這種現象可能讓我們感到驚訝, 但這恰恰是複利力量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波克夏現金水位高是看空全球股市後市嗎?~查理▪︎蒙格:「如果人們不經常犯錯,我們就不會那麼富有。」 巴菲特動見觀瞻,其實重要的原因,或許是國際投行,想利用其名聲特定炒作 現金佔整體資產的比例約為15.7%,相較於今年均值15.5%並未明顯偏高。 因此手頭現金變多,或許只代表公司的規模持續擴大。
Thumbnail
瞭解巴菲特的能力圈投資策略,培養多元思維,提升財商深度,學習再去投資才是最基本的硬道理。
Thumbnail
投資不是短程賭博,是「複利」的長程計畫。 巴菲特曾說過「複利的力量」,是他累積財富的因素之一。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複利」是這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更甚原子彈。
Thumbnail
1930 年出生的巴菲特,10歲就開始學投資,直到2024年 94歲,投資資歷長達約 80 年,巴菲特的資產,有9成是在他50歲後累積。長期投資,唯有時間,能讓複利的效果發揮到最大,結果也更確定。 複利的首要原則是,沒必要的話,絕對不要打斷它。查理蒙格 小時候曾做過賣口香糖、送報等微型創
Thumbnail
世界不變的原則就是世界永遠在改變 渺小的人類企圖控制一切 我們都知道不可能 但在投資的時候 有時就覺得自己其實好像能掌握全貌 因為一時的股票上漲,就覺得自己是巴菲特再世 然後就在幾個月後,輸個精光 錢財怎麼來,錢財就怎麼去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從葛拉漢的開創,到巴菲特的發揚光大,價值投資理念已成為基本面分析的核心指導思想。本書不僅適合新手投資者,更能為已經有一定經驗的投資者提供更深入的洞見。通過閱讀此書,讀者能夠更加系統地理解價值投資的基本原理,避免在未來投資中的誤區。
Thumbnail
長期持有是均值回歸的先決條件,而護城河則是長期持有的先決條件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投資的時候,有時我們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忽略了長期的積累和複利的力量。以巴菲特為例,他的淨資產高達845億美元,但其中有815億美元,是在他過了65歲生日後才得到的。這種現象可能讓我們感到驚訝, 但這恰恰是複利力量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波克夏現金水位高是看空全球股市後市嗎?~查理▪︎蒙格:「如果人們不經常犯錯,我們就不會那麼富有。」 巴菲特動見觀瞻,其實重要的原因,或許是國際投行,想利用其名聲特定炒作 現金佔整體資產的比例約為15.7%,相較於今年均值15.5%並未明顯偏高。 因此手頭現金變多,或許只代表公司的規模持續擴大。
Thumbnail
瞭解巴菲特的能力圈投資策略,培養多元思維,提升財商深度,學習再去投資才是最基本的硬道理。
Thumbnail
投資不是短程賭博,是「複利」的長程計畫。 巴菲特曾說過「複利的力量」,是他累積財富的因素之一。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複利」是這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更甚原子彈。
Thumbnail
1930 年出生的巴菲特,10歲就開始學投資,直到2024年 94歲,投資資歷長達約 80 年,巴菲特的資產,有9成是在他50歲後累積。長期投資,唯有時間,能讓複利的效果發揮到最大,結果也更確定。 複利的首要原則是,沒必要的話,絕對不要打斷它。查理蒙格 小時候曾做過賣口香糖、送報等微型創
Thumbnail
世界不變的原則就是世界永遠在改變 渺小的人類企圖控制一切 我們都知道不可能 但在投資的時候 有時就覺得自己其實好像能掌握全貌 因為一時的股票上漲,就覺得自己是巴菲特再世 然後就在幾個月後,輸個精光 錢財怎麼來,錢財就怎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