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色對於動物的行為、生理、以及棲息環境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在哺乳類動物當中自然也是如此。 現今的哺乳類擁有著豐富的體色與圖樣,然而我們對於生存在中生代的早期哺乳形類體色樣式卻知之甚少。 為此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東北出土的六種中生代哺乳形類 Mammaliaformes 體色,這六種動物的時代跨度從侏儸紀中期至白堊紀早期,長達4,000多萬年,可以很大程度的彌補哺乳類動物早期體色演化的空缺。

研究方法
首先這次的基礎研究材料跟過往研究古生物體色時用到的材料一樣,就是已經出場很多次的黑色素體啦。 研究團隊先是選取了116種形態各異的現生哺乳類進行研究,分析牠們的黑色素體形態,再從這些分析結果建立一個資料庫,如此我們就可以知道哺乳類動物的體色與黑色素體形狀之間的關聯。(細長的黑色素體顏色偏黑,圓的黑色素體則呈現黃色和紅色) 接著就是將那六種古代哺乳形類動物化石上殘留的黑素體找來進行比對了,而這六種動物分別是: 1. 黑暗樹賊獸 Arboroharamiya fuscus 2. 似哺乳巨錐齒獸Megaconus mammaliaformis 3. 雙缽翔齒獸 Vilevolodon diplomylos

雙缽翔齒獸標本 圖源:Jonathan Chen
4. 柱齒獸目 Docodonta未定種SDUST-V0006 5. 柱齒獸目 Docodonta未定種SDUST-V0007 6. 真獸類 Eutherian未定種SDUST-V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