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事情進展得多順利,也要時刻保持警覺。」—《釜山行》Train to Busan

撰文 / 投資心法研究室
這句話來自災難電影《釜山行》中面對突發危機的求生智慧。但若轉換到投資的場景,它揭示了一個被投資人反覆忽略的風險時刻:當一切看似太順的時候。
真正的危機,常常發生在「最穩的時候」
當投資組合屢創新高、市場氣氛一面看多、連財經新聞都開始使用「高點常態」這種詞彙時,人性的自滿與盲點便悄然出現。
最容易導致災難的時刻,往往不是混亂時,而是順遂時。因為這時人們傾向忽視預警訊號,並錯把運氣當實力。
三個策略,幫助投資人在「順境中築防線」
- 設定風險停利機制,而不只是停損機制
記住:獲利也是風險。你是否在高點重新評估持股的價值與部位比例? - 在牛市中模擬熊市情境測試,每季問自己:「如果明天市場下跌20%,我的組合會發生什麼事?」若這個問題讓你不安,現在就是調整配置的時候。
- 保持警覺的最佳方式:制度化警覺把投資紀律寫下來,例如:當報酬達到XX%、估值高於XX倍本益比,就啟動資金再平衡,而不是依賴情緒判斷。
Tx3觀點:投資不是等風暴來臨才找避風港,而是在晴天時建好它
《釜山行》教我們:危機不是看起來恐怖的時候才發生,而是你放下警覺的那一刻開始。市場永遠在變,當一切都「看起來穩了」,請問自己:我準備好面對突然的轉折了嗎?在順境中練兵,才是真正成熟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