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物語工廠東京組2025:故事寫到這裡,妳有感受到社群嗎?(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我搭上新幹線,從加賀經歷三小時的路程到了東京新宿區的說明會會場,打開和室的門,大獸跟其他來幫忙的畢業生們已經在寫時間表、架投影機。台灣人的活動。

然後到了開場時間,會場只有一位參加者,但依照慣例台灣人的活動大家平均會遲到30分鐘,就這樣過了30分鐘後,會場出現的參加者跟畢業生果然坐滿了小小的房間。

「今天我們來幫忙的畢業生比參加者還多欸!這樣你有感受到社群嗎?」結束後我一邊跟大獸聊著,一邊回想會場上的一切。

每個畢業生講出來的感想都不太一樣,但是他們分享在工作坊中的心路歷程跟感想,讓我覺得聽了很有感觸,也確實感受到這個社群的價值,以及大家希望社群能繼續延續下去的意識。

「這不是一件必要的事,但會是一段重要的時間。」在發表了感想後,話鋒一向犀利又精確的Angeling在簡報最後用兩句話當結尾。

「持續比完美更重要。」參加了第二年,最近剛新婚的人類圖傳教士遙遙,在自己分享的簡報結尾做了這個結論。

「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醬醋玩樂中,靜下心想side project要做什麼,還有一群同伴彼此陪伴、一起試錯,重新感受對生活的自主權,很難得,很感恩。」愛遲到的天才少女安安則是寫下了這段話。

台灣人的活動平均大概遲到30分鐘

台灣人的活動平均大概遲到30分鐘


工作坊的畢業生們在說明會最後輪流發表了自己的感想,從第一期到第二期,有些好像是我講過的話,但有更多是她們用自己的實踐跟生命歷程交織出的心得,聽完我在心中默默想著「大家在這個共同體裡都有不同的體驗,也得到不同的禮物,而殷切期盼2025年能繼續把工作坊辦下去這份熱情,就是社群吧!」

雖然每年我都在這個工作坊消耗很多能量,但是大家給我的回饋,讓我覺得得到更多,也希望繼續為這個社群盡一份力。

第一天招生率達到驚人的100%!!

有填報名表跟當天被找來參加的人都報了;而第二天招生率達到200%!唯一一個參加者去年聽完說明會,原本決定要報名,卻因為時間配合不上改到今年,加上臨時參加的二期生決定再度回鍋,4/20下午2025工作坊招生正式達標!

本年度學員招生總算過關!

本年度學員招生總算過關!


我們註定是小眾

第一天說明會結束後大家續攤去喝酒吃肉,幾杯黃湯下肚我跟大獸兩個人解散後就這樣一路聊到三點,從買房、裝潢、簽證跟台灣社會共識的歧見、對我們社群的定位一路聊聊聊,平常大獸跟我不會有事沒事傳訊息閒聊,頂多就是到彼此粉專留言,雖然也一起弄了兩年工作坊,但很難得可以這樣促膝長談。

話題中提到了對台灣、日本將來的看法,交換了一些資訊,她也提到會覺得自我成長、社群歸屬感或是對於價值觀實踐這些事,原本就不是大眾會意識到的,而她也不在意我們是個小眾的社群。

這件事在三期開辦以前我在群組說過,雖然現在還是開說明會公開招生,但總有一天我想改成介紹制,把我們覺得對彼此有益的、有行動力的、價值觀相符的朋友們拉進來,進而在日本形成一個更有行動力、更有凝聚力的社群。這件事也反映在今年招生方針,我跟畢業生們說:「妳們就盡量去找有能量、對自我成長有興趣、對社群有熱情的人來,總之就去找覺得適合這個社群的人吧!」這結果就反應到今年說明會,報名率居然是100%!真佩服大家集客的精確率!

這個社群現在也許是延續我的意志,但總有一天,大家覺得“適合這個社群”、“有社會常識”跟“OK的人“會形成一個平均值,畢業生們的行動也會慢慢賦予這個社群自己的意志,很期待那一天,我們從零建立的在日台灣人中生代社群會是什麼樣貌。

大家想在社群裡得到什麼?

從裏物語剛開始就一起的夥伴魚漿夫婦,雖然沒公開出現,但每次工作坊也會幫忙一些雜事,他最近跟我說「我覺得大家都會想要在社群裡得到兩種東西,一個是利益、另一個是成長,所以社群要吸引人,就要讓人看到怎麼從社群裡獲得這兩樣東西。」

我覺得選擇人脈圈跟社群,並不是社會階級越高、越有資源、越富足的社群就越好,以我的經驗來說,選擇資源還有社會階級跟自己差不多,但有行動力、願意互助的社群加入才是最好的,因為在社群裡講求互助跟人情的流通,一昧受人幫助、或單方面幫助人,都沒辦法促成人情平等的流通,人情有來有往,大家才能利用社群把自己的行動成效跟社會影響力以倍數放大;資源差太多的人在同一個社群內,也不是不行,但在行動效益放大這方面來說,可能比較難。


不知道之後這個社群會往哪裡走,但如果今年可以順利辦完工作坊,相信最終發表會一定很精彩。畢竟今年我們有人氣小說家、人氣YOUTUBER、厲害的攝影師、厲害的社群經營者,這些人聚在一起一定很好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9.7K會員
259內容數
關注日本新聞、社群營造、台日中美關係的沙龍,偶爾也有一些筆者在日本的生活雜記與場域營造心得。
東京裏物語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這篇文章探討社群經營的挑戰與價值,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社群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與獲取利益,並探討如何建立一個理想的社群,讓成員獲得幸福感和歸屬感。文章以作者在日本經營臺灣人社群的經驗為例,分析不同社群的差異,以及建立社群所面臨的困境與策略。
Thumbnail
2025/04/20
這篇文章探討社群經營的挑戰與價值,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社群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與獲取利益,並探討如何建立一個理想的社群,讓成員獲得幸福感和歸屬感。文章以作者在日本經營臺灣人社群的經驗為例,分析不同社群的差異,以及建立社群所面臨的困境與策略。
Thumbnail
2025/02/12
2024年夏季工作坊回顧,以RPG遊戲模式描述帶領專案的過程,探討工作坊式教育與工廠式教育的差異,以及在場域營造中遇到的挑戰與反思。文章詳細記錄了工作坊期間發生的各種事件,包括成員間的衝突、溝通不良、以及組長無能等問題,並反思自身在引導師角色中的不足。
Thumbnail
2025/02/12
2024年夏季工作坊回顧,以RPG遊戲模式描述帶領專案的過程,探討工作坊式教育與工廠式教育的差異,以及在場域營造中遇到的挑戰與反思。文章詳細記錄了工作坊期間發生的各種事件,包括成員間的衝突、溝通不良、以及組長無能等問題,並反思自身在引導師角色中的不足。
Thumbnail
2024/12/31
「裏物語工廠東京組」是一個幫助在日臺灣人實踐夢想的工作坊,透過半年的課程,引導學員將想法化為實際計畫。本文回顧了工作坊兩期學員的成果,並探討社群未來的發展方向,思考如何在菁英社群與大眾社群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4/12/31
「裏物語工廠東京組」是一個幫助在日臺灣人實踐夢想的工作坊,透過半年的課程,引導學員將想法化為實際計畫。本文回顧了工作坊兩期學員的成果,並探討社群未來的發展方向,思考如何在菁英社群與大眾社群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日交流活動的一篇文章,內容包括參觀不同學校、寄宿家庭和觀光景點的情況,並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互動和美食體驗。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日交流活動的一篇文章,內容包括參觀不同學校、寄宿家庭和觀光景點的情況,並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互動和美食體驗。
Thumbnail
加賀譯是一個跨國工作坊的計畫,強調地方的所有資訊都只是尋找自己內心願望的線索。工作坊分為三個階段,強調自我、實踐,以及共創。此外,文章中提及了工作坊的組織與分工、課程部份以及其中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加賀譯是一個跨國工作坊的計畫,強調地方的所有資訊都只是尋找自己內心願望的線索。工作坊分為三個階段,強調自我、實踐,以及共創。此外,文章中提及了工作坊的組織與分工、課程部份以及其中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烈陽依舊的五月天,思本大學上的中央大道熱熱鬧鬧。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諸多活動開始復甦,台湾此時真是迥然於世界。思本大道上的帳篷已經陸陸續續有著儀隊進駐,大家都憋壞了,見到他校老朋友都要多聊聊這些日子以來的憋屈。開幕式上思高与伽高兩所學校校長皆蒞臨,由主席宣布今年思儀盃開始,便是由特約藝文團體先上場表演
Thumbnail
烈陽依舊的五月天,思本大學上的中央大道熱熱鬧鬧。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諸多活動開始復甦,台湾此時真是迥然於世界。思本大道上的帳篷已經陸陸續續有著儀隊進駐,大家都憋壞了,見到他校老朋友都要多聊聊這些日子以來的憋屈。開幕式上思高与伽高兩所學校校長皆蒞臨,由主席宣布今年思儀盃開始,便是由特約藝文團體先上場表演
Thumbnail
2024/04/20 今天參加了一場由東吳大學社工系三位學生以及路易莎咖啡舉辦的攀樹活動。 體驗對象是男性社工師們,主旨是「陪伴」。 從彼此的分享得知社工們面臨著家庭與個案工作的拉扯,在拉近距離與保持距離間的界限拿捏非常不容易,大量的案件也導致身心俱疲,有幾位夥伴甚至昨夜家訪到晚上,還
Thumbnail
2024/04/20 今天參加了一場由東吳大學社工系三位學生以及路易莎咖啡舉辦的攀樹活動。 體驗對象是男性社工師們,主旨是「陪伴」。 從彼此的分享得知社工們面臨著家庭與個案工作的拉扯,在拉近距離與保持距離間的界限拿捏非常不容易,大量的案件也導致身心俱疲,有幾位夥伴甚至昨夜家訪到晚上,還
Thumbnail
學校操場兩側的水泥地籃球場已經有廠商進駐,為的是明日社團博覽會,開始在搭著遮陽棚。畢竟新生訓練上的社團介紹時間,並沒有辦法讓所有社團派代表上去介紹自己,而且五分鐘內要詳細說明,也有些難度。縱然有些學校重點發展社團能夠拿到十分鐘的時間,但也是有些難度。所以需要一場社團博覽會,讓高一新生們親自接觸各社團
Thumbnail
學校操場兩側的水泥地籃球場已經有廠商進駐,為的是明日社團博覽會,開始在搭著遮陽棚。畢竟新生訓練上的社團介紹時間,並沒有辦法讓所有社團派代表上去介紹自己,而且五分鐘內要詳細說明,也有些難度。縱然有些學校重點發展社團能夠拿到十分鐘的時間,但也是有些難度。所以需要一場社團博覽會,讓高一新生們親自接觸各社團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中產階級自救會在日本地方創生中的觀察與實踐的講座內容介紹。主講人將分享社會創新和地方創生的情況,以及一些相關案例和方法論的案例學習。講座是關於在日本鄉下怎麼實踐中產階級自救的分析跟討論。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中產階級自救會在日本地方創生中的觀察與實踐的講座內容介紹。主講人將分享社會創新和地方創生的情況,以及一些相關案例和方法論的案例學習。講座是關於在日本鄉下怎麼實踐中產階級自救的分析跟討論。
Thumbnail
繼上一篇介紹城鄉共學這個活動之後,在1/24(三)出發了! 若還不知道城鄉共學是什麼,請點連結~ 學員約25人,小導演5人,隨隊家長約10人,包下一節車廂,從桃園出發到玉里車站。在桃園車站,身為小導演的我們,工作已經開始。 大約4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玉里。 在火車上,小學員們都很期待部落長什
Thumbnail
繼上一篇介紹城鄉共學這個活動之後,在1/24(三)出發了! 若還不知道城鄉共學是什麼,請點連結~ 學員約25人,小導演5人,隨隊家長約10人,包下一節車廂,從桃園出發到玉里車站。在桃園車站,身為小導演的我們,工作已經開始。 大約4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玉里。 在火車上,小學員們都很期待部落長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