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報名加賀工作坊同學們的公開信-關於“加賀譯”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加賀譯”這個名字源自於“將加賀的資訊轉譯給台灣人”,是第一屆畢業生們一起取的。

2018年,當時還任職於日本地方政府地域振興協力隊的我,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政大社會實踐辦公室的老師,彼此分享正在做的事,台灣日本互訪了幾次之後,我們開啟了台日課程這個計畫。也就是跨國工作坊加賀譯的前身。

加賀譯是怎樣的工作坊?

強調地方的所有資訊都只是尋找自己內心願望的線索。

不同於傳統地方創生教大家一大堆議題跟知識,然後讓學生提一些不著邊際的案子來“解決”地方問題的課程。加賀譯繼承了日本工作坊PLUS KAGA與社區營造學校的想法,強調想要解決外部問題之前,必須先解決自己的問題;提一些天花亂墜的案子不如想一些自己能力所及的事。

以“自我”跟“實踐”為重心,加上“共創”的要素,讓每一次的工作坊都有不同的精彩之處,但也會帶來不同的痛苦,有一百種型態的痛苦,就能給大家帶來一百種不同的成長。

raw-image


第一階段

以自我揭露工作坊開場,讓大家試著說出自己的過去到現在,重新整理自己人生的事件,也藉此了解接下來的夥伴跟目標。接下來每天早上會走訪不同場域、社區,聽當地人介紹他們在做什麼,也了解接下來要生活的地方。每天晚上會有當日議題的回顧與討論,並進行會議紀錄,作為之後提案時參考的資料。

每年走訪的場域有山有海、有溫泉、有老街,偶爾也會有shopping mall購物、COSTCO採購。日本鄉下想得到的基本都有。

raw-image


第二階段

開始自由田調。大家依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去走訪各區域,透過目前認識的人去認識更多了解議題的人,也從中尋找提案靈感。

raw-image


第三階段

提案成型,開始準備最終發表會。場地佈置、流程設計、餐飲、發表內容中日文翻譯等等細節都由大家共同討論執行,當然最重要的集客也是個重點。大家怎麼向日本人呈現工作坊的成果,是最後的重頭戲。每次為了集客,大家手段盡出,煮滷肉飯請日本人來吃、直接拉一個專案跟日本人合作,做妝髮、服裝改造,最後發表,去田調的時候到處拉路人來聽發表會(厲害的是有不會講日文的學生還能拉到好幾個人來聽),最後能拉到多少人,辦得多熱鬧,全憑大家本事。

我覺得每次發表會會來多少人是讓人壓力最大的部分

我覺得每次發表會會來多少人是讓人壓力最大的部分


組織與分工

目前為止加賀譯總共辦過四次,每次檢討以後分工都會修改,但我的感想是團隊建立的好,大家可以互相體諒,有不開心隨時講出來的話,那分工似乎就不是那麼重要。相對要是有心結的話,權責劃分就很重要...因為大家可以推來推去(?)。

雖然人際關係不能說每次都盡善盡美,但隨著每期做法不同,都還是各有趣味。第一年我們在回顧的時候開始圖像紀錄,雖然大家都不會,但邊回顧邊塗鴉還是滿好玩,最後還出了一組LINE貼圖。

接下來的一期大家晚上用自己拍的照片來做回顧,又是另一種樂趣;第三期又讓圖像記錄回歸,那期大家畫力很強,讓我印象深刻,最新的一期因為只有一週,所以在晚上時間是安排課程,每期都不太一樣,但也很難說誰好誰壞。

raw-image


課程部份

如果大家想上理論課,也有幾堂讓大家選修(這部分採多數決,兩人以上就開課)。不過我覺得到國外了,就應該好好的去聽、去看、去體驗、去實踐,所以理論課我覺得沒有非要不可,反倒是自我揭露跟整理目標的工作坊,跟參與前的面談、參與中的諮商很重要。把所有資訊單純化,才能讓前進的道路更明確。

raw-image


工作坊的目標: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以地方爲師

工作坊到目前為止都是以政大學生為主。期間我也聽了很多很多大家焦慮的事。文科就算修再多課,對將來還是很茫然、要不要回去接家裡的工作?要不要唸研究所?職涯該往哪走?有資源的人跟沒資源的人各有各的煩惱。

曾經有個學員說:「政大的學生很擅長考試,還有在特定的範圍跟規則內尋找勝利法則,所以突然間遇到工作坊這種沒有正確答案,連方向在哪都不確定的學習,大家會很慌很亂。」也聽過不只一個人說「政大,就是一群考不上台大的人,所以有一種深沉的鬱鬱寡歡。」對我這個學店仔來說,從來沒想過這些在大學時代就認真對面自己前途的人壓力有多大。

raw-image


我只能說,出了社會沒有一條路是百分之百保證成功,而成功跟失敗的界線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變得模糊,工作坊就是讓大家在陌生環境中,試著尋找一條明確道路的練習。

在學員人際關係裡自己是什麼角色?在團隊裡自己是什麼角色?在社會裡自己是什麼角色?離開網路上政治正確跟各種風向,透過現實去面對各式各樣的議題跟挑戰,最後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子,這就是工作坊裡希望大家去感受的。

曾經畢業成員有討論過加賀譯的slogan是什麼,那時候有人提到「文系少女的自我實踐之路」(那時候還沒有男的),到現在我都印象深刻。

raw-image


這樣講很模糊,我舉個例子。

某個學員發現當地祭典很有趣,想推廣給觀光客跟外國人;但實際訪談之後發現當地人把祭典作為一種團結地方的手段,而不是想表演給誰看,對外來者的態度沒有歡迎也沒有不歡迎。這時候問題就來了,是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到處去找認同自己意見,想推廣祭典的人?還是跟現實妥協,看地方團體要什麼,去做他們要的事?或是乾脆砍掉重練,重新找題目?

在有限的時間,言語陌生的環境裡,要從沒有正確答案的選項裡面做抉擇,那該有多麽困難?

還記得田野調查時有個日本人這樣對他說:「要做抉擇很難吧?因為你選了一條路,等於放棄其他無限可能性,但不做抉擇就沒辦法前進。對吧?」回憶起來加賀譯這個工作坊太多讓我印象深刻的橋段,透過每次的對話,讓我們漸漸把想法化作現實,那個過程,沒有體驗過是沒辦法知道箇中滋味。


打造能在各種變數中堅毅前行的人才,就是加賀譯的初衷。


raw-image


回顧加賀譯的歷史

雖然這個計畫沒幾年,但不同於其他經費沒了就結束的案子,是我跟政大社會實踐辦計畫好雛形,然後到處拉經費拉資源,東拼西湊來的。最早的設計是:

1.日本老師跟學生來台,跟台灣學生一起上課、田調、提案

2.台灣原班人馬拉到日本重複一樣步驟

3.大家挑出可行性高的提案來實踐

結果要執行就遇到疫情,跟日本線上上課幾次之後,在解封前某個該課程畢業的學姊跳下來扛行政,在觀光簽證還沒開放的狀況下,用商務簽證把台灣的人硬是拉到日本,那就是第一期。

後來國境漸漸開放,就開始維持讓日本老師線上上課,課程結束後選出提案分數高的組別送到日本這樣的模式。

raw-image


但是因為合作單位行政能力不足,每次不是有錢沒人,就是有人沒錢,不然就是時間太趕找不到人,總之各種問題。我籌備工作坊以外還要花時間去管招募學員跟行銷,說真的這樣搞下來沒賺到錢又很累,因為助理職務在這兩年是真空狀態,只能靠之前畢業學員幫忙做各種雜事,但是做著做著也讓人越來越吃不消。

每次大家發表的成果會讓人覺得辛苦很值得,但一梯一梯過去,不管是行政體制、每年招生課程的時間表,還有開始招募的時間等等完全沒辦法形成一個系統,讓人越做越無奈。到了今年,台灣的課程完全被砍掉,等於累積的東西被砍了一半。

理想的狀態與未來

在第一屆畢業後,我們每次都會開檢討會。為了對應行政上帶來的變數,大家提了很多點子,比如形成學生團體,之後學長學姊帶學弟學妹在台灣活動,然後繼續招生下一屆,就不要靠學校、或是找民間團體來當台灣協力單位等等,不過到了現在,雖然台灣那邊還沒有答案,但至少在日本,已經可以理出行政工作的流程了。

2025以後,如果大家願意自費前來,我想把學生團體這個想法延續下去,讓這個團體來彌補台灣招生作業跟課程的空白。

raw-image


從加賀譯第一年到現在,硬體設備已經全面升級,除了獨立的住宿空間、廚房,還有能進行雷射雕刻、絹印、活版印刷等等作業的小工作室。日本的地方資源跟組織連結也已經隨時準備好可以歡迎新夥伴們到訪,如果看到這裡,你對加入這種專案型工作坊有興趣的話,歡迎來加賀,開啟一段人生中獨特的旅程。相信這次沒有學校綁手綁腳,能做起來一定很精彩。

小說、實境遊戲、紀錄片、素人改造、繪本,目前為止無論是跟日本人合作完成的大企劃,還是個人範圍的小企劃,成果都令人印象深刻。

綜合目前經驗,2025理想中的狀態跟成果呈現會是:

1.最終發表企劃 / 影像記錄:SNS發信、影像紀錄、花絮、成果發表的行政團隊會有一個專職總負責人,攝影也會有一個專職負責人,前述行政工作會由負責人分配,全員共同完成。

2.合作企劃-成果發表會:去年的走秀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發表會,也是第一次有主題的發表會,讓大家用穿搭改造前改造後當作主軸,貫串中間個人專案發表。因為是第一次。我覺得有很多升級的空間;無論是要把之前想法辦得更好,還是執行其他企劃都可以討論。

3.個人企劃-專案提案:加賀譯最核心的部分「面對自我,獨自前行」。每個人的個人專案當然是一定要的,怎樣的專案怎樣的呈現才能展現“自我”,在陌生的環境、用陌生的語言、做陌生的工作,個人專案絕對會是一場獨特的旅程。

4.人員構成:這次維持傳統,大三以上到社會人士都可以報名。因為買了上下鋪,所以最多可以塞到9人。7人成行。

5.期間:從2025/7/28(一)到8/31(日),想提前來晚點走都可以商量,期間請全程參與。

6.費用:一人50000台幣/包含住宿、工作坊、在地導覽、專案資源媒合、設施使用、組織建立的行前線上與線下聚會,不包含機票與餐飲

7.招募期間:2024/12/31為期,人數不足就取消。因為這次我想要有個完整個時間來企劃,所以招生到今年底為止。


2025夏季工作坊報名連結


結語

前天在東京,透過友人介紹,我跟地方創生圈小有名氣的木下齊見了面;他的名言是「輔助金是毒藥。」在這幾年辦活動過程中,我也常感受到自費參加者,覺悟還有用心程度跟免費參加者完全不同,加賀譯能不能獨立,就看明年這場能不能辦成。

無論順利與否,我都會坦然面對結果。

辦得成,我一定會做好從企劃到面試每個步驟;辦不成也沒關係,加賀譯這個工作坊帶給我,跟歷屆每個參加的成員已經夠多了。謝謝閱讀到此的你,也歡迎讀完還有興趣的各位加入明年工作坊。我相信一定會很好玩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8.0K會員
259內容數
關注日本新聞、社群營造、台日中美關係的沙龍,偶爾也有一些筆者在日本的生活雜記與場域營造心得。
東京裏物語的其他內容
2024/05/01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在涉谷百番地參加的工作坊以及社會新創空間的感受和經歷。百番地是panasonic為了迎接創業100年週年而開始的構想。作者分享了自己實際體驗和參觀後感想,也介紹了百番地這個特殊的社會創新空間。
Thumbnail
2024/05/01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在涉谷百番地參加的工作坊以及社會新創空間的感受和經歷。百番地是panasonic為了迎接創業100年週年而開始的構想。作者分享了自己實際體驗和參觀後感想,也介紹了百番地這個特殊的社會創新空間。
Thumbnail
2024/03/22
本文探討了臺灣地方創生/社群營造的場域營造的哲學面,並針對各種執行模式的狀況進行分析,探討模式複製與社群自我意識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3/22
本文探討了臺灣地方創生/社群營造的場域營造的哲學面,並針對各種執行模式的狀況進行分析,探討模式複製與社群自我意識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2/11
若沒有這一分鐘,也許大人們永遠不會與中學生有所交集; 但有了這一分鐘,也許思想的交集將成為開創未來的契機。 「Talk Folk Dance」是個讓大人和中學生們進行對話的活動。每一題,每人只有一分鐘的時間談論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提供了一個當地居民和中學生對話的場域。
Thumbnail
2024/02/11
若沒有這一分鐘,也許大人們永遠不會與中學生有所交集; 但有了這一分鐘,也許思想的交集將成為開創未來的契機。 「Talk Folk Dance」是個讓大人和中學生們進行對話的活動。每一題,每人只有一分鐘的時間談論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提供了一個當地居民和中學生對話的場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時隔一年,我再度重返STARTUP WEEKEND(創業週末)這個戰場,只是這次我的立場不是參加者,而是主辦單位。之前某個系列文章中也有提及STARTUP WEEKEND(這篇後半),而這次我身為工作人員,在比較有餘裕的情況下,想好好紀錄這個讓人升壓到極致的工作坊。 本日工作坊:創造未來起點I
Thumbnail
時隔一年,我再度重返STARTUP WEEKEND(創業週末)這個戰場,只是這次我的立場不是參加者,而是主辦單位。之前某個系列文章中也有提及STARTUP WEEKEND(這篇後半),而這次我身為工作人員,在比較有餘裕的情況下,想好好紀錄這個讓人升壓到極致的工作坊。 本日工作坊:創造未來起點I
Thumbnail
今天下午是 東京裏物語 工作坊的簡報草稿發表日,沒錯就是我只更新到第一集後就沒有乖乖更新的那個工作坊,就是小鬼在3月活動報告:人生中的取捨 中提到帶傷參加的那個工作坊。 當然,工作坊的東西我應該有一天會寫完,但今天會開啟阿卡西跟這次工作坊有很大的關係⋯⋯
Thumbnail
今天下午是 東京裏物語 工作坊的簡報草稿發表日,沒錯就是我只更新到第一集後就沒有乖乖更新的那個工作坊,就是小鬼在3月活動報告:人生中的取捨 中提到帶傷參加的那個工作坊。 當然,工作坊的東西我應該有一天會寫完,但今天會開啟阿卡西跟這次工作坊有很大的關係⋯⋯
Thumbnail
「社會設計是運用人類的創造力,探求社會這種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之行為。」-日本社會設計師筧裕介 在芥菜種會,我們除了優化並評估服務方案帶來的影響力,也透過「設計思考」探索社會議題的創意解方,藉著創新行動帶來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上述的「社會設計」,概念的落地,變成了一場場自主發起的「社計工作坊/活動」。或
Thumbnail
「社會設計是運用人類的創造力,探求社會這種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之行為。」-日本社會設計師筧裕介 在芥菜種會,我們除了優化並評估服務方案帶來的影響力,也透過「設計思考」探索社會議題的創意解方,藉著創新行動帶來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上述的「社會設計」,概念的落地,變成了一場場自主發起的「社計工作坊/活動」。或
Thumbnail
嗨!各位好久不見。 這次感謝東京裏物語 的邀請,讓我有緣成為裏物語工廠東京組的第一期學員,在正式開始前想先簡單跟大家介紹裏物語工廠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想要參加。
Thumbnail
嗨!各位好久不見。 這次感謝東京裏物語 的邀請,讓我有緣成為裏物語工廠東京組的第一期學員,在正式開始前想先簡單跟大家介紹裏物語工廠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想要參加。
Thumbnail
一切要從2019年開始說起,當時我在加賀市役所負責台日交流專案,任期適逢中期,講座、工作坊都順風順水,台灣還推起了地方創生政策,來參訪過的台灣老師,前輩們,與日本方合作過的大咖,都正好在同一時期找我合作。日本兩位老師把他們經營的模式交給我代理,我也寫出了一份企劃把大家的東西整理在一起;另外台灣這邊第
Thumbnail
一切要從2019年開始說起,當時我在加賀市役所負責台日交流專案,任期適逢中期,講座、工作坊都順風順水,台灣還推起了地方創生政策,來參訪過的台灣老師,前輩們,與日本方合作過的大咖,都正好在同一時期找我合作。日本兩位老師把他們經營的模式交給我代理,我也寫出了一份企劃把大家的東西整理在一起;另外台灣這邊第
Thumbnail
文 / 猴子冒險俱樂部 我們團隊的地方創生教育的項目包括「食農教育」、各項「探索冒險」的體驗活動和「客製化學習」課程。主要是透過探索教育課程,去引導並帶領參與者離開舒適圈、擴展不同領域,培養勇於冒險、學習獨立思考、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改變自己也讓大家變得更好 我們團隊認為,這些能力在社會局勢變化
Thumbnail
文 / 猴子冒險俱樂部 我們團隊的地方創生教育的項目包括「食農教育」、各項「探索冒險」的體驗活動和「客製化學習」課程。主要是透過探索教育課程,去引導並帶領參與者離開舒適圈、擴展不同領域,培養勇於冒險、學習獨立思考、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改變自己也讓大家變得更好 我們團隊認為,這些能力在社會局勢變化
Thumbnail
文 / 野冊編輯學校 從2013的《WuTalk!台南在地誌》,作為一個學生編採教育平台開始,歷經了網路刊時期(2013-2016)、學生總編輯紙本時期(2017-2019)、現今走到了挑戰通路刊的時期。 這段過程中,除了刊物製作外,還透過營隊、活動、講座、刊物市集、出展、與外界合作等多重事項,並創
Thumbnail
文 / 野冊編輯學校 從2013的《WuTalk!台南在地誌》,作為一個學生編採教育平台開始,歷經了網路刊時期(2013-2016)、學生總編輯紙本時期(2017-2019)、現今走到了挑戰通路刊的時期。 這段過程中,除了刊物製作外,還透過營隊、活動、講座、刊物市集、出展、與外界合作等多重事項,並創
Thumbnail
(續前文)本系列文將逐一介紹個人參加過的課程、研修、參訪,我想得到跟學習有關的內容。(我自己擔任講師、引導師以或負責人就不在此系列範圍內)本篇將跟各位分享提問比解答重要的思考,內文案例包括自由大學與場域營造的冒險。
Thumbnail
(續前文)本系列文將逐一介紹個人參加過的課程、研修、參訪,我想得到跟學習有關的內容。(我自己擔任講師、引導師以或負責人就不在此系列範圍內)本篇將跟各位分享提問比解答重要的思考,內文案例包括自由大學與場域營造的冒險。
Thumbnail
「未來社會與領導力培訓營」是由「科技部全球事務與科學發展中心(MOST GASE)」和「Lead For Taiwan」所主辦的優質營隊,主要對象為大專生以上的參與者。若只能用一句話來介紹這營隊,那就是「一顆顆溫暖友善的心讓我了解更多生活方式和技能跟知識」。歡迎你來參與這個活動及認識這兩個組織!
Thumbnail
「未來社會與領導力培訓營」是由「科技部全球事務與科學發展中心(MOST GASE)」和「Lead For Taiwan」所主辦的優質營隊,主要對象為大專生以上的參與者。若只能用一句話來介紹這營隊,那就是「一顆顆溫暖友善的心讓我了解更多生活方式和技能跟知識」。歡迎你來參與這個活動及認識這兩個組織!
Thumbnail
/FUN手玩出數學力/ 手作→思考→推理→反芻→產出→翻轉→再設計 透過具體的操作,體驗抽象的數學概念; 利用教具作媒介,培養問題的解決能力; 手作的過程之中,深度的推理思考產生; 每個人都可以是解題者,同時也是發明家。 "實踐是學習深化的開始。 與其抱怨,不如走出去成為自己心中的那份改變"
Thumbnail
/FUN手玩出數學力/ 手作→思考→推理→反芻→產出→翻轉→再設計 透過具體的操作,體驗抽象的數學概念; 利用教具作媒介,培養問題的解決能力; 手作的過程之中,深度的推理思考產生; 每個人都可以是解題者,同時也是發明家。 "實踐是學習深化的開始。 與其抱怨,不如走出去成為自己心中的那份改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