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
明明一開始只是覺得悶悶的,卻突然爆氣、委屈、想哭。那一瞬間,你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怎麼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情緒多、太敏感、或太玻璃心——
我們只是太久沒有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到底在感受什麼?」
情緒不是壞東西,它只是太需要你注意了
情緒就像是內心的小燈泡,一亮起來,代表內心在告訴你:「嘿,有東西卡住了!」
但我們卻常常用「我沒事啦」、「沒什麼好生氣的」、「我怎麼這麼脆弱」來關掉它。
結果,情緒沒有被看見,就只好越叫越大聲。
直到你崩潰、累壞、對別人發火,才終於聽見。
3 步驟,陪自己做一個日常情緒覺察練習
這不是要你變得很會分析自己,而是更會「聽自己說話」。
Step 1|問自己:我現在的身體,有沒有什麼感覺?
緊張?胃緊緊的?肩膀硬硬的?眼眶熱熱的?
身體最誠實,它會第一時間反映你的感受。
Step 2|命名它:我是不是在生氣?失落?害怕?委屈?
幫情緒取個名字,就像牽起它的手說:「我知道你在。」
Step 3|問自己:它是為了什麼出現?它想告訴我什麼?
「我會生氣,是因為我覺得自己不被重視。」
「我會難過,是因為我好像又一個人扛著一切了。」
這不是自我批評,而是對自己溫柔一點的理解。
你不需要馬上變好,你只需要回頭看見自己
我們太常對自己說「要堅強」,
卻忘了,其實「被自己理解」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有時候,我們缺的不是解決情緒的方法,
而是一個可以安心流淚、被自己擁抱的時刻。
今天的溫柔練習小卡
每天留 3 分鐘,寫下這三件事:
- 我今天出現過什麼情緒?(至少寫三個)
- 我在這些情緒裡,最需要什麼?
- 我想對今天的自己說一句話是?
「我今天有點懶、有點煩、有點悶。其實我只是需要被允許什麼都不做。謝謝你今天還是努力過了。」
情緒不是洪水猛獸,它只是希望你不要再忽略它。
你可以從每天 3 分鐘開始,練習成為自己最溫柔的聆聽者。
#溫柔覺察 #情緒也需要被照顧 #身體會說話 #慢慢懂自己的練習 #給自己的對話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