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際與職場溝通
科技時代
心理療癒
親職教養
伴侶關係
心理測驗
生活分享
時事雜談
投資理財
學習策略
輕鬆聊英文
創作交流
信仰見證
方案
關於
人際與職場溝通
10
公開內容
分享人際與職場溝通相關議題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Peter Hung
2025/02/18
發佈於
人際與職場溝通
別讓「垃圾人」控制你的情緒: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 你開心地度過一天,但某人一句批評、幾句冷嘲熱諷,就讓你的心情瞬間跌到谷底?甚至還因此懷疑自己的價值,甚至氣到睡不著? 這些負面能量滿滿的人,被心理學家形容為「垃圾人」——就像滿載垃圾的車,不管遇到誰,隨時準備傾倒情緒垃圾。而我們,經常不小心成為他們的「垃圾桶」。 面對「垃
#
人際關係
#
挑戰
#
垃圾
4
留言
Peter Hung
2025/02/15
發佈於
人際與職場溝通
讓批評成為推動力:學會隨心所欲,不被低層評論左右
發現人生層次的秘密 曾聽稻盛和夫說過,「當你接觸的人愈多,你就會發現,比你層次高的人會鼓勵你,同層次的人會欣賞你,而比你層次低的人,才會在背後批評你。」 這句話讓我深感共鳴,也引發了不少思考:批評很容易,而真正的欣賞與鼓勵卻需要付出更多心力。
#
心理
#
人際關係
#
情感
2
留言
Peter Hung
2025/02/13
發佈於
人際與職場溝通
《每天 5 分鐘,用簡單的 AAR 方法徹底改變你的人生》
復盤真的太難堅持了?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想法? • 「每天記錄工作心得太耗時間了…」 • 「下班只想放鬆,誰有心情寫復盤?」 • 「一天忙成這樣,哪還有空整理思緒?」 我完全能理解。剛開始嘗試復盤習慣時,我也是這麼想的。 當時,我也曾試著每天花 20-30 分鐘寫工作日誌,但…
#
心理
#
學習
#
核心
2
留言
Peter Hung
2025/02/01
發佈於
人際與職場溝通
情緒有界限,智慧是關鍵:學會避開人生的「垃圾人」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讓人頭痛的「無賴」,這類人總能以各種方式消耗你的能量,甚至讓你情緒失控。當我們沒有能力處理局面時,最好的選擇是學會遠離,避免硬碰硬。這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
#
心理
#
心理健康
#
智慧
2
2
熊熊潔
2
這篇對我好實用喔!有時候我也會遇到所謂的垃圾人,常常會吞不下那口氣,很想理論回去,但理智上還是選擇冷淡回應後離去,幸好都是陌生人,之後不會再相遇。 但是常常事後會覺得懊悔,為什麼不當下為自己出一口氣,而被自己的情緒困住許久。今天看到這一篇,著實強化了當時自己選擇「退出」的決定,因為跟不在同一水平的人爭論,真的傷害到的都是自己,對方一樣依然故我呀😒 感謝你的文章😊
Peter Hung
2025/01/26
發佈於
人際與職場溝通
用第一性原理重新看人生:成功與高效的關鍵秘訣
為什麼馬斯克能創辦這麼多科技公司,且在不同領域都能成功?答案藏在一個關鍵原則中:第一性原理。這是一種回歸本質的思考方式,幫助他在複雜的世界中找到簡單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
職場
#
第一性原理
#
支持
11
留言
Peter Hung
2025/01/22
發佈於
2 個房間
學會表達情緒,讓心不再累積壓力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總是悶悶不樂? 有時候,我們的心情明明很低落,卻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又或者,當別人沒有按照我們期待的方式回應時,壓抑的情緒突然爆發,甚至說出傷害人的話。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在學校被老師誤會,卻什麼都沒說,只能悶悶不樂? 父母對你的需求置之不理,讓你感覺被忽視,卻不知如何
#
釋放
#
人際關係
#
爆發
3
留言
Peter Hung
2025/01/18
發佈於
人際與職場溝通
🌿 善良不是軟弱,而是帶著鋒芒的溫柔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總是願意替別人考慮,卻發現自己是那個最容易被忽視的人。 明明已經讓步了,卻換來更多的責怪與期待。 有時候,你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只有犧牲自己,才能讓一切和平?」 其實,不是這樣的。 🌊 善良不該成為你被傷害的理由 當你一直是那個最願意體諒別人的人,久而久之
#
心理
#
心理健康
#
情感
4
留言
Peter Hung
2025/01/09
發佈於
人際與職場溝通
📢【識人術:感情篇】你看懂了嗎?
👉 你曾經因為看錯人而吃過虧嗎? 👉 你覺得怎樣的人值得深交? 👉 你是否能從細節看出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識人術」!這不只是大人的智慧,而是每個人都該具備的生活技能!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無害的人,可能隱藏著驚人的特質;而你忽略的某些人,可能正在默默成長。
#
識人術
#
人際關係
#
成功法則
3
留言
Peter Hung
2024/12/11
發佈於
2 個房間
向中華隊12強金牌隊長陳傑憲學習:創造谷底奇蹟的團隊神話
在2024年12強棒球賽中,陳傑憲帶領中華隊勇奪冠軍,他的故事是對團隊合作與激勵力量的最佳詮釋。陳傑憲身高僅173公分,在棒球賽場上,原本並非最被看好的球員,但他憑藉努力和堅定信念,將自身潛力發揮到極致。他的經典名言「只要去做,就能成功(やればできる)」
#
12強棒球賽
#
陳傑憲
#
家庭
喜歡
留言
Peter Hung
2024/12/10
發佈於
2 個房間
教師們,記得先照顧自己
小玲(化名)是一位擔任幼稚園教師五年的老師,她帶著極大的疲憊和情感麻木前來諮商。她描述自己每天都在機械式地完成教學工作,無法感受到喜悅或滿足,甚至對孩子們的笑容感到「無感」。她的身體出現了慢性疲勞、背部疼痛,並且常常早晨起床時感到頭重腳輕。
#
支持
#
心理健康
#
情感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