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人》
《罪人》絕對是我近年看過最令人著迷的作品,很少有電影能讓我進影院一刷再刷的,這種癡迷程度,就像是馬丁史柯西斯對《搜索者》的迷戀,昆汀塔倫提諾對《終極雷霆彈》的上癮。《罪人》完全釋放出我心中的慾望,他無疑是我今年心中最佳的作品,最佳的黑人作品,最佳的吸血鬼作品。
.
在繼導演萊恩庫格勒的處女作《奧斯卡的一天》後,很明顯看出他一直都有一顆捍衛以及宣傳自己的野心,就像是史柯西斯在拍《殘酷大街》時的心情一樣,但庫格勒的《罪人》志向更為宏大,他所捍衛的是一個群族--一個群族的文化、音樂與種種的社會事件,這並不是10年以來的歷史,而是跨越一個世紀的歷史,這是一部會讓黑人族群痛哭流涕的故事。
.
20世紀初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就算經歷了美國南北戰爭,依然充斥著不平等的種族隔離,那裡大部分都式依靠種植園來維持經濟,這些種植園也就是朵朵白雲般的棉花田,然而這些看似潔白無瑕的棉花田,卻是黑人族群不想回憶的過去,猶如集中營對於猶太人的陰影一樣深根固柢,他們將這些悲傷化為尋求救贖的福音,但也隨著心中的憧憬愈發愈烈,這些憤怒也轉化成鏗鏘有力的跺腳,他們把所有的情感與希望投入到音樂之中,唯獨音樂才能抒發他們的情緒,唯獨跳舞才能解放他們的自由,這就是藍調,這就是造就往後爵士樂、搖滾樂與R&B的祖先。
.
此時也悄然來了一群也是身為弱勢族群的移民--華人,他們與黑人族群一樣都是被剝奪許多權利的二等公民,也是因為這樣,華人與黑人處於在共生關係中,隨著移民數量增加,他們如同在《罪人》裡的葛蕾絲與周波一樣開著雜貨店服務黑人鄰居,至今華人在密西西比州已達有快一世紀的歷史文化,所以你可以看到導演庫格勒並不只在乎他的族群,他也關心其他飽受歧視的其他弱勢族群們。
.
在電影開場不時穿插的陰影記憶與混音弦樂,為整部電影鋪上不和諧的氛圍,無論是仰望天空的鏡頭或是奄奄一息的毒蛇,似乎是暗示觀眾們惡兆來臨的意象,對於史家兄弟開張新酒吧的興奮與期待,轉變而成緊張與擔憂。這讓我想到強尼格林伍德也在《黑金企業》的開場也以弦樂做出同等的顫慄氣氛,讓這片大地變得不再那麼純潔了。

一鏡到底的跟拍鏡頭搭配極具渲染力的配樂,這絕對是難以抗拒的吸睛魔法,我首次看到這樣的形式手法,是在馬丁史柯西斯的《四海好傢伙》,你說史柯西斯是這類型的先驅也不為過,但是將它用得爐火純青的,想必是保羅湯瑪斯安德森(PTA)這位天才導演,幾乎可以在他拍過的電影中看到這種形式手法,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不羈夜》的開場,這讓我重回觀看《四海好傢伙》最初的驚艷。
.
而我在《罪人》裡也看到一樣的驚豔感,在酒吧那場因藍調捲起的音樂世代蒙太奇,彷彿看到《巴比倫》開場的俱樂部場景的狂熱調性(但沒有那麼瘋狂),庫格勒使用一鏡到底穿插許多音樂傳承的畫面,訴說黑人對於音樂與文化的重要貢獻,這讓身為老搖滾粉絲的我感到敬佩。在這之中也看到許多不同文化與族群的舞者,不免讓我想到強尼格林伍德首部配樂的實驗紀錄片電影《Bodysong》,裡面也剪輯來自不同地方文化的跳舞片段,不一樣的是,它搭配著格林伍德那令人不安的弦樂。
.
「你演奏的音樂,會引來惡靈的到來。」
.
這句話不經讓我想到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的經歷,貓王一樣出生在密西西比州,他也深受黑人音樂感染,起初是教會中的福音音樂讓他深陷其中,隨之他也愛上藍調與鄉村音樂,開始將這些音樂發揚光大,他的光芒也招引出將會折磨他一輩子的經紀人湯姆帕克上校的注意,湯姆帕克就像是吸血鬼一樣,不斷吸取貓王的精力與財力,不讓他唱他想唱的歌曲,不讓他演他想演的電影,這讓貓王非常疲憊與厭倦,唯獨他在錄製他第八張專輯《How Great Thou Art》時,感到一絲喘息的空間,因為這張專輯就是他愛上音樂的初衷--福音音樂。在《罪人》中,殘破不堪的薩米回到父親的懷抱之中,就如同貓王一樣,是一個渴望尋求上帝慰藉的殘存靈魂,令人感慨。
.
在《罪人》中的吸血鬼並不是單純的獵食者,他們的威脅象徵著種族迫害--18世紀時的西班牙與葡萄牙撕裂整個南美洲、英國殖民美國時屠殺當地原住民、美國的奴隸氾濫、南北戰爭,以及因石油爭奪而發生的奧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等,這些殘忍的歷史事件,都在那場與吸血鬼爭鋒相對的場景中爆發出來,然而史莫克、薩米與其他倖存者象徵著被迫害的那端,他們都得為自己的生存而抗爭,就像是《教會》裡的南美洲原住民,必須為自已的領土與這些外來的殖民者對抗。

但那場吸血鬼之戰,並不是自由中的解放,那場戰爭代表著累積多年的迫害壓力造成的心理傷害,在最後史莫克拿著衝鋒槍掃射3K黨才是真正的解放,這場戲意謂著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的爆發,就像是《我倆沒有明天》的結局一樣,這對鴛鴦大盜被無情的瘋狂掃射,在這暴力背後,是當地居民累積許久的怨氣,這絕對是非常殘忍又大快朵頤的結局,無疑是解放種族、生命與自由的暴力宣洩。
.
《罪人》讓我感受到在1970年代的人們對於電影的興奮感,那是一種壓抑過後的爆發,充斥著自由帶來的禁果,自由就像是彈力球一樣,你施壓的越高,他就會彈的越高,對於現今的保守社會來說,《罪人》是一部非常好的發洩作品,他必須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