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常聽到社群媒體在討論“生理喜歡”和“心理喜歡”。
一開始我想說,喜歡不就是喜歡對方的個性、價值觀、外貌等,然後想要膩在一起嗎?也就是心理(內涵)和生理(肢體接觸)都有呀!
大部分的喜歡,也確實都會包含心理和生理,只是比較多在討論哪種成分比較多(例如心理喜歡>生理喜歡),或是順序為何(心理喜歡→生理喜歡)。
AI created.
什麼是“心理喜歡”?
心理喜歡是認真了解這個人的內涵後,包含他的個性、價值觀、待人處事、生活態度,欣賞對方的特質,因此被吸引而喜歡上。
對某人的心理喜歡往往源自共同的興趣、價值觀和個性特質,也是在長期互動中逐漸建立的。
也因為了解內在是需要花時間的,所以會是相處一段時間後才萌生的喜歡。
再加上內在特質的匹配程度較高、價值觀相近,遇到困難時雙方較能好好溝通、相互理解。
其中,柏拉圖式愛情就是完完全全的心理喜歡。
什麼是生理喜歡?
生理喜歡涉及較多生理反應和性吸引力,通常是由外觀、氣味或其他身體特徵引發的強烈本能反應。(也可能是某種莫名的安全感,後續會說到)
這種吸引力可能是在短時間內產生,並且常常伴隨著生理上的聯結,比如心跳加速、暈眩、身體放鬆安定等感覺。
也因為生理喜歡是較本能的反應,也被說是刻在基因裡的喜歡,比心理喜歡來的強烈很多很多,甚至即便分開很久後,再次相遇時仍會再次愛上對方。
其中,一見鍾情就是屬於生理喜歡的範疇。
總結來說
心理喜歡基於情感和認知
生理喜歡基於生理反應。
一般來說,心理喜歡所基礎的情感連結會更持久,因為與共同的價值觀、互信和長期關係有關。生理喜歡雖然強烈且深刻但可能較為短暫,因此如果想要穩定長期的關係,心理喜歡非常重要。
多數的生理喜歡往往是在初期,但隨著時間推進而發展成心理喜歡。
遇上生理喜歡的對象
個人覺得心理喜歡滿好理解的,也一直都是心理喜歡派,完全不相信一見鍾情XD
但,對!就是有個但是!
最近遇上了一個生理喜歡的對象,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但也不是一見鍾情。
其實第一次單獨相處時我就注意到了,在他身邊,我會有種莫名的安全感。明明那時我們根本不認識,甚至只有講過幾句話,可是我卻很放鬆,可以完全的作自己,甚至覺得可以信任他。
後來我們越來越熟,很明顯我們都不是彼此喜歡的類型
。
可是…當他牽起我的手時,我會握回去;當他抱我時,我會窩在他懷裡。
我知道,我不喜歡他的個性,我知道,我不喜歡他的生活習慣,我知道,我不喜歡他的家庭背景。可是,我喜歡和他牽手擁抱,喜歡待在他身邊,喜歡窩在他臂彎裡,有一種溫暖熟悉的感覺,有一種回到家的安心。
我其實知道,他沒對我認真,我沒喜歡上他。
不應該這樣曖昧,可卻…拒絕不了。
我清清楚楚知道,我心理沒喜歡他,可生理卻無法自拔!
我想,這就是生理喜歡吧!
強烈且難以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