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參加 TED 2025 訪談
這段 TED 對談的重點總結如下:《影片 YT 連結》
OpenAI 的進展與 Sora/GPT-4o: 主持人對 OpenAI 近期模型的快速更新印象深刻,特別展示了 Sora 生成的圖片,讚嘆其不僅是圖像生成,更展現了模型的智慧。Sam Altman 證實新的圖像模型是 GPT-4o 的一部分,共享其智慧。
AI 對工作的影響: Altman 認為 AI 應被視為提升能力的工具而非威脅。科技革命總是提高工作期望但同時也大幅提升個人能力,讓人更容易適應。AI 與創意、版權: 模仿藝術風格是個複雜問題。OpenAI 目前避免模仿在世藝術家風格,並承認需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如藝術家選擇加入並獲益)來保障創作者權益,但堅信人類創造力仍是核心,科技將提升之。
開源策略: Altman 宣布 OpenAI 將推出一個強大的開源模型,認為開源在生態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儘管可能被不當使用。
內部技術突破: OpenAI 在 AI 應用於科學(提升生產力,預期醫學/物理學突破)和軟體開發(預期近期有重大變革)領域看到巨大進展。
AI 安全與風險: Altman 表示未在內部見到意識或自我改進的 AGI,但承認強大 AI 可能被濫用,帶來生物恐怖、網路安全等風險。OpenAI 高度重視安全,有應對框架,但也經歷團隊對安全看法的分歧;安全系統是迭代改進的過程。
AGI 定義與目標: OpenAI 內部對 AGI 定義尚未有共識,但更關注如何確保 AI 系統安全並造福人類。目標是建構偉大的產品,不只模型。
AI 代理的挑戰: 視 AI 代理為最重要且有趣的安全挑戰,因其可執行實際操作(存取系統、數據),錯誤後果更嚴重。建立信任是關鍵。
倫理與責任: 面對關於創造可能重塑人類命運技術的道德權威與個人責任的拷問(由 O1-pro 模型提出),Altman 未直接回答,僅表示自身複雜且 OpenAI 策略在變,目標是以安全方式普及 AGI 造福全人類。
個人反思與未來展望: Altman 反思如何避免被權力腐蝕。成為父親讓他更關注保護世界,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未來。他預期孩子們將生活在一個物質更豐裕、變革更快、個人能力更強的世界,並相信 AI 將使人類更明智,做出更好的集體決策。

EDC(高效資料收集與分散式控制)的矩陣式環控技術,透過其「去中心化」的特性,革新多個領域的環境管理。
核心概念: 傳統環控系統採用集中式控制,而 EDC 分散式控制的革命性在於「去中心化」,每個區域的感測器與控制器獨立運作,並可透過網絡協同工作。
三大核心價值 (基於 EDC 的矩陣式環控技術)
毫秒級響應速度: 實現區域內的即時數據處理與控制。
結合 AI 實現故障自適應能力: 即使部分設備異常,其他區域仍可運作並自動補償數據。
靈活擴展性: 可快速兼容新增或升級的設備與區域。
應用範例: 我們已在《花卉育苗溫室》和《精密鑄造殼膜乾燥室》的成功應用。
跨領域潛力: 技術的潛力不僅限於現有應用,還可擴展到藥品生產與儲存等對環境要求嚴苛的領域。
天文學家發現了正在快速瓦解並產生彗星尾巴的行星。
彗星接近太陽時會被加熱並釋放氣體,形成可見的大氣層和彗尾。
比較有趣的是,這顆類似水星大小的行星大約每 30 小時就會損失相當於珠穆朗瑪峰數量的物質。
40年前一本書的預測
未來學家(Futurists)專門研究的是社會、科技、經濟、環境等各種趨勢的未來發展,並系統性地探索人類未來可能的生活與工作樣貌。他們不僅預測未來,更強調多元可能性的探索,目的是幫助決策者和大眾理解哪些趨勢可能持續、哪些可能發生變化,進而規劃和設計更好的未來。
最著名的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1928--2016),他在 1984 的《未來的衝擊》一書中提出的許多觀點,與當今科技發展高度吻合,甚至被認為具有前瞻性與預見性。以下是幾個主要觀點及其與現代科技的對應:
主要觀點與現今科技發展的吻合
1. 資訊過載與變革加速
- 托夫勒強調「資訊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和科技、社會變革的加速,會讓人們產生壓力與迷失感,導致「未來衝擊」。這與現今數位化社會中,人們每天面對海量資訊、社交媒體和高速變化的科技環境高度一致。
2. 互聯網與知識型社會的崛起
- 他預測了互聯網的興起和知識經濟的到來,認為經濟重心將從生產和勞動轉向資訊與數據。現今的網路、雲端運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正是知識型社會的核心。
3. 工作型態與組織的靈活化
- 托夫勒提出「靈活組織」的概念,認為未來的公司將不再是集權官僚體系,而是更為彈性與分散。如今的遠距工作、彈性辦公、共享經濟平台(如Uber、Airbnb)正是這種趨勢的體現。
4. 一次性消費社會與短暫性文化
- 他預見了「用完即棄」的消費文化,強調商品、關係、甚至技能都變得短暫且快速更迭。現代社會的快時尚、即時通訊、短視頻等現象,正好反映這一觀點。
5. 家庭結構與社會多元化
- 托夫勒預測核心家庭會逐漸瓦解,離婚率上升,社會將更包容多元家庭型態,包括單親、同性婚姻等。這與現代社會家庭結構多元化、LGB權益提升的現象相符。
6. 教育改革與終身學習
- 他認為教育將不再是一次性的過程,而是終身學習,未來的「文盲」是那些不會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知的人。現今在線教育、MOOC、職涯轉型等趨勢完全吻合。
7. 人與科技關係的深刻變化
- 托夫勒指出,人類與科技的關係將決定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方向,科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並存。AI、機器學習、區塊鏈、生物科技等新技術,正持續改變人類生活與社會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