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斷捨離」的風氣一直非常盛行,宅小姐想在此跟大家聊一聊斷捨離~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走極簡主義的人。
家裡有喜歡的小物、可愛的玩偶、還有堆得有點亂的書架,
我是個喜歡用可愛精緻小物妝點生活的普通女孩。
一開始接觸到斷捨離這詞時,想到的是把東西都丟光光、極簡主義、空無一物,我甚至覺得無法留存東西某個程度上來也是一種極端於收藏癖的癖好。
對我來說,生活中那些可愛精緻的小物,可能不是必需品,
但它們的存在,經常能讓我的生活感到幸福。
但是慢慢接觸斷捨離,會發現跟一開始的認知其實不一樣,
斷捨離並不是真的讓你把東西丟光,而是透過整理的過程,好好的審視自己用的每樣東西,知道自己真的需要什麼
——這反而是一段很療癒的旅程。
所以,當我說「斷捨離」,其實並不是想把家裡清空,變成只剩下一張床和一盞燈的極簡空間。
而是,一種溫柔的整理——
把那些真正喜歡的、真正需要的東西留下來,慢慢讓空間,變得更貼近心裡的樣子。
📦小小的斷捨離,可以從容易的地方開始
有些人一想到「整理」就會害怕,覺得是不是要花三天三夜,甚至要硬著心腸丟掉好多東西。
但其實,斷捨離不需要這麼激烈。
我喜歡從最簡單、最沒有壓力的小地方開始:
像是——
- 清一下包包裡的發票和零碎紙張
- 整理化妝台,淘汰掉過期的護唇膏
- 把衣櫥裡「許久沒穿過」的衣服拿出來看看,問問自己:還會再穿嗎?
- 書架上翻出幾本自己已經讀完,也不打算重看的書,準備轉送給需要的人
- 練習每天丟掉一樣壞掉的小東西,比如寫不出字的筆、缺角的杯子、失去另一半的耳環...
甚至可以什麼都不丟,只是將東西重新擺過整理,認真檢視擁有的每一件物品,這也是一個相當療癒的過程。
可以每次只整理一小塊,花一點點時間,就像給自己一場輕輕的呼吸練習。
有時只是十五分鐘,也能換來一種小小的清爽感。
不是什麼「大改造」,而是讓自己在日常中,慢慢找回掌控感。
🌙留下來的,才是你真正喜歡的
慢慢地,我發現,
每一次整理完,留下來的東西,都是自己真正喜歡、真正會使用的。
那些被淘汰的,不是因為它們不好,
而是因為——
現在的我,已經不再需要了。
曾經很喜歡的明信片、曾經買來卻擱置的手作材料包,
那些東西,曾經為我的生活帶來過溫暖和期待。
但在不同的時期,人的需要也會慢慢變化。
哪怕是很寶貝、很珍惜的物品,當它們已經失去使用價值時,
就懷著感恩的心,感謝它們的陪伴,然後溫柔地放手。
斷捨離,從來不是一種狠心,
而是一次溫柔的告別。
🌱斷捨離之後,生活也變輕盈了
房間變得比較空曠一點,空氣變得更流動,生活好像更清新了。
每天醒來,看到簡單舒適的空間,心情也跟著明亮起來。
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更珍惜:
- 珍惜手邊真正喜歡的物品
- 珍惜每一次購買前的思考:「我真的需要它嗎?」
- 珍惜生活裡那種簡單而踏實的小小快樂
每當在整理完的一隅坐下來,
泡杯茶,翻翻書,心裡都有一種靜靜的滿足感。
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變化,
但生活,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貼近自己了。
🌿給想開始斷捨離的人的小tips
什麼時候開始斷捨離都可以,你可以每天隨手做一點簡單的整理,
你會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竟然已經收拾完整個房間了。
真不知道怎麼開始的話,你可以這樣做:
- 從最簡單的小角落開始,例如一個小抽屜
- 不要急,一天一點點東西就好
- 允許自己有捨不得的東西(不需要硬丟)
只要開始嘗試,任何時間都不嫌晚喔~
🧘♀️最後想說的是:
斷捨離,不是要變成極簡,也不是誰在逼你要捨棄什麼。
它只是提醒我們:
生活,不需要太滿。
留下一點空白,也是一種溫柔的富足。
寫給每個也想輕輕整理生活的你。
願我們都能擁有一個剛剛好的、溫柔自在的小宇宙。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到我的 IG、Threads 留言打招呼,或幫我追蹤、按個❤️
你的每一個回應,都是我繼續創作的溫暖小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