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自發行動 是民主韌性的動員測試

avatar-img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刊登紀錄】

本文首刊於《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2025年4月25日)

原標題:〈公民自發行動 是民主韌性的動員測試〉


近期,台灣各地自發性抗議行動頻仍,無論是針對國民黨與中共重度曖昧的質疑,或對在野政治路線偏移的警覺,公民社會都展現出高度的自主動能與民主意識。這些行動皆以和平、理性的方式收場,未引發劇烈衝突,在平靜中完成一場場民主社會的「韌性演習」。


真正成熟的民主社會,容許抗爭,更需要這類機制作為民意壓力的釋放管道,關鍵在於是否具備充分的正當性,而這個條件從來是由公民握有話語權,而非由政黨自己說了算。從近期行動,我們看到群眾自主集結、自製標語、組織交通與秩序維持,再到結束後自發清理場地,這一切都不是政黨或政府安排的,而是台灣社會多年來民主教育與社會組織力的自然成果。


從戰略視角來看,這些看似與國防無關的和平抗爭,實則構成對抗極權干預的非對稱力量基礎。社會若能在和平時期展現出動員、協作、溝通與自制的能力,當外部威脅真正來臨時,這樣的社會就有能力持續運作,甚至成為一種基層抵抗的社會網絡。例如,通訊協調、物資分享、空間佈署、法律支援等,在抗爭期間的各種技能與經驗,其實都可以轉化為非常時期的基礎支援能力。


中國共產黨慣於將民眾抗議視為「被煽動」的結果,在其統治邏輯中難以理解「公民自主」這種底層力量。因此,當台灣民間一次又一次展現出不靠政黨、不靠金援、不靠外力即可動員成形的抗議行動,對中共而言是一種心理壓力:即使佔領政府、癱瘓軍隊,也難以「接管」這樣一個具有韌性的社會。


這也讓北京理解,真正的對手不僅是台灣的政府與軍隊,而是整個不服從極權、熟悉組織與協作的公民社會,台灣社會的這種「韌性能力」對中共就是一種威懾。


和平從來不是靠屈服與談判而能換來,而是要讓對手知道「代價高到付不起」而縮手。台灣每一場公民和平抗爭,都是一次自下而上的民主演練,是未來一旦非常時期時的能量儲備。民主的存續,是靠社會在面對壓力與挑戰時,能展現出內部秩序、自主意志與集體抗壓力。我們準備保衛和平,而民間自發抗爭就是準備的開始。


歡迎轉貼、留言分享,也歡迎理性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嶼明觀點
1會員
1內容數
「思維建構站」是一個業餘觀察家的分享角落。這裡聚焦國際政治、軍事、歷史等我關注的議題,不是專家學者的講堂,也不是學術論文,而是用簡短卻有事實根據、帶點理論深度的文章,試著把複雜的時勢講明白。我不求改變世界,只希望幫你在混亂中看清一點脈絡,為生活添些方向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過,臺灣的特殊處境在於民主的選舉卻是鑲嵌在目前地緣政治上的強權併吞意圖脈絡,使得這定期舉行的公民活動,次次都成為延命的死亡倒數。
Thumbnail
不過,臺灣的特殊處境在於民主的選舉卻是鑲嵌在目前地緣政治上的強權併吞意圖脈絡,使得這定期舉行的公民活動,次次都成為延命的死亡倒數。
Thumbnail
風起雲湧,政局變幻, 人心惶惶,世態炎涼。 高官顯貴,權傾朝野, 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談笑風生,染指山河。 卻不知,百姓疾苦, 只為自己,謀權篡位。 高談闊論,口吐狂言, 信誓旦旦,許下諾言。 卻不知,言行不一, 只為自己,沽名釣譽。 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Thumbnail
風起雲湧,政局變幻, 人心惶惶,世態炎涼。 高官顯貴,權傾朝野, 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談笑風生,染指山河。 卻不知,百姓疾苦, 只為自己,謀權篡位。 高談闊論,口吐狂言, 信誓旦旦,許下諾言。 卻不知,言行不一, 只為自己,沽名釣譽。 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民主本來就是騎牆派,覺得誰好就選誰,不應該死抱著一個政黨大腿。
Thumbnail
民主本來就是騎牆派,覺得誰好就選誰,不應該死抱著一個政黨大腿。
Thumbnail
2004/03/21 如果在野黨有遠見發現命運軌道末端藏著巨大的災難,也只應戒慎恐懼的面對並提出備案。這個責任甚至比執掌政權更為沉重艱鉅,特別需要以大包容、大智慧,建構具有競爭力和說服力的替代論述,堅定不移地抗拒將台灣多元民主鎖入同質化以對抗異端的危險趨勢,才能為民主的兩黨制和台灣前途保留一線生機。
Thumbnail
2004/03/21 如果在野黨有遠見發現命運軌道末端藏著巨大的災難,也只應戒慎恐懼的面對並提出備案。這個責任甚至比執掌政權更為沉重艱鉅,特別需要以大包容、大智慧,建構具有競爭力和說服力的替代論述,堅定不移地抗拒將台灣多元民主鎖入同質化以對抗異端的危險趨勢,才能為民主的兩黨制和台灣前途保留一線生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