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運動
含有「公民運動」共 2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readeryen的沙龍
2025/08/24
中共國台辦出台《佔領台灣立法院制高點的統戰戰略要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qkwtkNE1Iw #莫忘繼續監督親共立委在台灣立院的所做所為 「台灣人談台灣事」 中共國台辦出台《佔領台灣立法院制高點的統戰戰略要點》 以下是中國海外民運人士袁紅冰,2024年二月份所公布的中共內部統戰密件《佔
#
中國國民黨
#
國台辦
#
中共
1
留言
Haruhii-愉快且認真的生活者
2025/08/22
沒有退路的未竟之戰——柯金源〈前進〉影評
〈前進〉累積數十年光陰的素材厚度廣度、採用檔案與重返的觀看手法,亦或是觀照廣、對比強、循著脈絡把故事說得清楚說還帶有批判意識的影片風格,交織出台灣土地環境三十年來歷經抗爭且持續抗爭的憂慮景況,可以說是紀錄片的典範。
5/5
前進
#
前進
#
影評
#
紀錄片
1
留言
readeryen的沙龍
2025/08/03
《投降主義的迷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KzfDjsqYXE #捍衛台灣主權與民主 #翻轉投降主義 #個人理念宣揚,不喜莫入 《投降主義的迷思》 (一) 設身處地。倘若你是一心渴望成為中國千古一帝的習近平。倘若你認為台灣很容易投降。就如同馬英九終日恐
#
大罷免失敗
#
公民團體
#
台海戰爭
1
留言
笛卡爾的懷疑
2025/08/01
在大罷免失敗之後,別忘記這本就一場奇蹟。
當時我們以為,民意可以撼動體制,真相可以穿透謊言。那是一場逆風中的希望,卻也讓我們過早相信,這場遊戲還有公平的可能。 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不只是荒腔走板,更像是一場赤裸裸的嘲弄。 大罷免失敗了。 那些風吹雨打、奔走街頭的公民團體,面對這個結果,無不哀傷——不是因為沒有改變一切,而是看見那麼
#
公民運動
#
公民團體
#
奇蹟
3
留言
木風禾子住在樹洞裡
2025/07/31
Ⓢ木曜雑談丨公民運動
上週六許多地方進行了盛大的公民運動,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經歷了一場美好的過程。 而對於結果,在threads上有很多相關的留言,有人失望有人開心有人無感。看到許多失望的人經歷了悲傷五部曲,但時間其實蠻短暫的,很快就復血回歸,讓我覺得很神奇。果然是不會輕易被打敗的臺灣人啊!看到有的人開始發瘋(?)也很
#
木曜雑談
#
公民運動
#
階段
2
留言
舒服新觀點
2025/07/29
臺灣大罷免:民主淬鍊與協調合作的省思
罷免行動的失敗原因並非單純的「不普發現金」或「南部救災不利」,而是體現了民主政治中溝通協調的不足以及領導者應有的沉穩與氣度。作者以歷史上的公民運動領袖為例,強調領導者的高尚品德與崇高情懷對運動成功的重要性。同時,也點出執政黨與在野黨之間的協調合作對解決問題的必要性。
#
大罷免
#
公民運動
#
普發現金
6
留言
金子良太郎的沙龍
2025/07/27
726罷免:臺灣民主的成熟展現
從日本仙台觀察臺灣726罷免投票,作者認為這並非失敗,而是臺灣民主成熟的展現。文中讚揚臺灣人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勇於表達意見,並肯定公民意識的延續。作者以自身在日本生活的經驗,對比臺灣社會的活力,肯定臺灣民主的進步,並期許未來更多公民參與,共同推動社會進步。
#
家庭
#
孩子
#
語言
1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26
沒有人說它是件容易的事:關於,但不只關於Coldplay《The Scientist》
答案很殘酷,我們所做的溝通遠遠不夠。無論是以一種理想主義般的「人類共同體」,或者務實地思考改變社會所需的更多「民氣」,我們需要重新校正,需要讓我們聽見的現實與風險,也傳進其他人的耳裡。也需要知道,究竟是什麼真實的需求,讓他們走向與我們認為的「常理」截然相反的路徑。
#
前圖紙
#
TheScientist
#
溝通
5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6/01
關於麥當勞,就只是沒有打算再吃
雖然,這說起來也是一種個人規模的「公民運動」,但與典型的抗議不同,我其實對麥當勞沒有什麼很明確的訴求,並不是「除非麥當勞做出什麼改變,否則我就拒吃」。而是,既然他們不那麼重視我重視的價值,而我具有一定的消費選擇權,所以我每一餐都決定去別的地方吃而已。
#
前圖紙
#
性平
#
抵制麥當勞
6
1
Joker
2025/06/02
1
有同感!!! 當初我也是因為那個事件對於這間公司也再不再有喜歡的感覺了 所以現在也都不選擇~
1
嶼明觀點
2025/04/29
公民自發行動 是民主韌性的動員測試
【刊登紀錄】 本文首刊於《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2025年4月25日) 原標題:〈公民自發行動 是民主韌性的動員測試〉 近期,台灣各地自發性抗議行動頻仍,無論是針對國民黨與中共重度曖昧的質疑,或對在野政治路線偏移的警覺,公民社會都展現出高度的自主動能與民主意識。這些行動皆以和平、理性的方式
#
公民
#
動員
#
民主韌性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