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系列內容純屬虛構,非作者親身經歷,請勿過於認真看待文章。
(內容改編自朋友的職場奇談,如有雷同,純屬生活撞鬼。)
「你那案子怎麼還擺著沒動啊?」
小蘭一邊拆著便利商店的三角飯糰,一邊瞥向我電腦螢幕,語氣像是關心,又帶點調侃。
我把游標移到那封寄出三天、至今還顯示「未讀」的信件上,無奈地轉了轉肩膀。
「我在等科長回 MAIL。」
這句話,我講過不下十次,每次語氣越來越像錄音重播。
說真的,從外行人眼裡看,我像是在混時間。但我心裡清楚,我不是不想動,是沒有人願意讓我動。就像在紅燈前握緊方向盤,你發不出力,只能乾瞪眼。
不過今天,我決定改變劇本。
我拿起電話,撥向那支曾經無數次讓我猶豫要不要按下去的分機。呼吸淺了幾拍,還是按下撥號鍵。
「您好,科長,我是益誠……嗯,是,上禮拜我有寄一封 MAIL,關於經費分配的案子……想跟您再確認一下方向……」
對方聲音輕快,語氣中沒有負擔:「有看到啦~只是我這幾天都在跑會,還沒時間仔細看。我再用 MAIL 回你備註就好,等我一下喔。」
我頓了頓,笑得比哭還無奈:「好,那我等等收信。」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收到」,其實心裡默念的是:「我到底是在寫公文,還是在解謎遊戲?」
果不其然,半小時後信箱跳出一封簡短回覆:「最後一段語氣略為直接,建議修得委婉一點,以免誤解。」
「語氣略為直接」是哪裡?「委婉一點」又是什麼?
我望著螢幕,腦中像打翻一盒拼圖,每塊都長得差不多,卻找不到一塊能剛好卡上。
我不是懶,我只是還沒收到那把真正能啟動流程的鑰匙。
不是我想拖,是我只能等。 等一封從來沒有明確指示的 MAIL,等一場開完會仍沒有結論的討論,等一位永遠「稍後再看」的長官。
辦公室冷氣開得略強,我拉了拉外套,開啟 WORD 文件,把原先明快有力的句子改成語焉不詳的迂迴說法,把「建議採行」換成「可考慮是否採行之方向」,像在用毛筆畫一條迷宮,讓讀者自己繞進去,再自己出來。
而我,像個幕後配音員,不能改劇本,只能調整語氣。
💬 留言角落|你也在等那一封永遠不回的 MAIL 嗎?
📎 發信三天音訊全無 📎 電話追問只得到「我再看一下」 📎 「這件我再想想」就成了石沉大海
不論你在哪個產業,總會遇上一種等待——等開示、等回音、等放行。
來留言區說說你那場「沒有人按下開始鍵」的職場故事吧,一起等到宇宙回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