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雷**************************
這部電影真的和七宗罪有關嗎?
是的,十二位客人就是暗喻十二位門徒。在餐廳內的謀殺案就是暗喻最後的晚餐。
既然引用到聖經,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答案都藏在了主廚設計的菜單當中。
我們先回憶一下故事背景,一個非常有名的大廚,在一個無人島上建立了一家餐廳,食客必須預約並到島上進餐。這一次共有十二位食客到島上用餐,但食客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在享受完美食後都會死於大廚的謀殺。
這部電影和《冰雪奇緣》有什麼關係?

開胃菜 Amuse bouche
黄瓜蜜瓜、乳雪、焦炭蕾丝
Cucumber melon, milk snow, charred lace
開胃菜是大廚為十二位客人準備的第一道菜。而這道菜也已經喑示了故事的結局。餐廳裏有多個專業的侍應,當中的領班的名字叫Elsa。Elsa這個名字你有覺得很熟悉嗎?對的,那個非常有名的迪士尼動畫《冰雪奇緣》的女主就是這個名字。這也是為什麼開胃菜以雪為主題,這部電影的女主的頭髮也染成了Elsa的妹妹Anna的顏色。
那不就是巧合嗎?
我們先覆習一下《冰雪奇緣》講了個什麼樣的故事:
Elsa和Anna是兩姊妹,她們是一個王國的公主。Elsa從小便會操縱冰雪的魔法,但還不太懂去控制它。在誤傷了Anna和意外地冰封了王國後,Elsa便躲進了深山的冰雪城堡裏。Anna進山裏尋找姐姐,最後為救Elsa而甘願犧牲,這份真愛令Anna身上的魔法得以解除,而Elsa也因此學會用愛來控制魔法。
《冰雪奇緣》是一個講述愛、自由與自我接納的故事,和所有救贖的旅程一樣,都是以愛終結。
而這部電影和《冰雪奇緣》一樣,也是一個救贖的故事。要救贖什麼?我們從第一道菜開始說起。
大廚要清洗七宗罪?

第一道菜:孤島 The island
生帶子、醃製當地海藻與藻類
Raw diver scallop, pickled local seaweeds and algae
大廚說:「不要吃,要品嘗。接受一切並原諒。在島上的人並不重要,相比外面所發生的一切,我們毫無意義。」
孤島當然就是指這座島,我們都知道島上的人即將死去,如何死?為什麼而死?才是這個故事真正想探討的事。
十二位食客裏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分別坐在六張桌上。其中一桌人坐着鼎鼎大名的美食評論家,她的食評故作高深,而且作狀,她的評論毀掉了無數的餐廳,令高級美食變得愈來愈抽象,怎樣抽象?有聽說過牆上貼着香蕉便當成藝術嗎?大概就是這種抽象。
大廚對她恨之入骨,美食評論家太把自己當一回事,所以她被邀請來到這裏,而屬於她的這一桌人死於傲慢。
死於傲慢?難道大廚的謀殺計劃的目的是要清洗七宗罪嗎?

第二道菜:無麵包的麵包盤 Breadless Bread plate
無麵包,搭配鹹味配料
No bread, savery accompaniments
Elsa說:「你會吃得比你渴望的少,但比你值得的多。」
如果要清洗七宗罪,那應該有七張桌子,為什麼只有六張桌?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單純清洗罪行的故事,而是一個救贖的故事。
我們看看第二道菜給我們的暗示。耶穌在犧牲前的最後的晚餐,把麵包分成十二份給十二位門徒,代表着對人們的救贖。而這道菜並沒有麵包,這裏的食客不會得到救贖。
咦?難道這不是個救贖的故事嗎?
我們仔細留意這道菜的配料,只有6種。也就是表示其中一宗罪會得到救贖。
哪一宗?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貪食,色慾。那一宗罪會得到救贖?
肯定不是貪婪。
餐廳裏的其中一桌坐着三個商人,他們一直在造假帳謀取金錢,按照他們的品性當然會去索取麵包,也當然會被拒絕。這一桌人死於貪婪。

第三道菜:記憶 Memory
醃製烤雞腿、玉米餅、綠莎莎醬方塊
Marinated grilled chicken thigh, tortillas, green salsa cubes
大廚說:「現在想想,我那晚應該把剪刀插在他的喉嚨裏。」
那為什麼大廚要透過謀殺來清洗七宗罪?當然和他自己有關。
第三道菜包含了大廚的一段回憶,他的父親在他7歲時醉酒後家暴自己的母親,他為了阻止父親,用廚房的剪刀刺入父親的大腿。
而事實上餐廳裏的其中一張桌子是為大廚所準備的,他和他的母親分享一張桌子,大廚是憤怒的化身。
十二位食客犯下的罪,都是大廚曾經所犯下的,這是一場謀殺,也是一場自毀。他和他父親一樣變成一個憤世嫉俗的人,這桌人死於憤怒。

第四道菜:一團糟 The mess
壓力煮蔬菜、烤魚片、馬鈴薯油封、牛肉汁、牛骨髓
Pressure cooked vegetables, roasted fillet, potato confit, beef jus, bone marrow
安息,杰里米·勞登
R.I.P. Jeremy Louden
大廚問:「杰里米,你想要這種人生嗎?這個你夢未以求的人生。」
副廚答:「不,大廚。」
故事終於來到了高潮,副廚在食客面前飲槍自殺,食客們被嚇得驚呼連連,但大廚和服務員都異常鎮定,令食客也有一點懷疑是在表演。
那為什麼擁有天賦和無限前途的副廚杰里米·勞登要飲槍自殺?他一直很渴望大廚的一切,渴望大廚的名聲、工作和才華。但他並不渴望主廚的生活,因為這種生活並不偉大。
嫉妒讓人渴望不需要的東西,即使生活一切順利,也會變得一團糟。杰里米死於嫉妒。

口腔清潔 PALATE CLEANSER
野生佛手柑與紅三葉草茶
Wild bergamot and red clover tea
星期六是安息日
大廚說:「這裏沒有人能取代我。」
大廚殺死了他的天使投資人,天使的墮落,大廚作為憤怒的代表,已經成為他的人生的主導,憤怒將帶領所有的原罪一同走向自毀,和所有食客一樣,無人能反抗。
那誰能扭轉這個局面?答案當然是女主,我們來看看她如何讓一切由自毀走向救贖。

第五道菜:人的愚行 Man's folly
珍寶蟹、發酵優格乳清、乾海萵苣、梅干、海帶
Dungeness crab, fermented yogurt whey, dried sea lettuce, umeboshi, kelp
副廚嘉芙蓮·凱勒說:「幾年前,大廚想要上我,但我拒絕了。」
當人不滿足於現狀,第一個逃避的地方便是慾望,這是人的愚行。
那大廚發現自己不喜歡自己生活時,第一個逃避的地方是哪裏?那些更年輕、仍然有夢想的肉體。他把目光放到了副廚嘉芙蓮·凱勒身上,好幾次想要上她,但都被拒絕,被拒絕了還生氣八個月沒有和副廚說話,不愧是憤怒的化身。
在場的食客中還有一個把色慾當作避難所的,理查·李布蘭和老婆坐在同一桌。
這個人和女主還是有點瓜葛的,女主曾為他提供性服務,理查要求女主說他是一個好人,她是他的女兒,並且愛他。可以說女主就是理查的色慾避難所。
面對大廚 - 我們可以說憤怒的控制,理查是第一個打算逃走的人,結果被砍去了戴婚戒的無名指。錯把色慾當成愛的逃避,失去的便是婚姻。這桌人死於色慾。
為什麼提到愛?因為所有的救贖,無論是在聖經當中,還是《冰雪奇緣》裏都是與愛有關的。愛也是女主扭轉局勢令自毀轉向救贖的關鍵。
女主本來不應該出現在島上的,她是其中一位食客泰勒請回來的應召女生,因為泰勒本來的女伴和他分手了。
這個突如奇來的變動,成為了破局的關鍵。
正如電影裏有三道菜並未在菜單裏,這三道菜將會揭示一個重生的過程,並令故事轉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貪食的誕生、死亡、重生?

帕薩德蛋 Passerd egg
雞蛋、法式發酵鮮奶油、楓糖
Egg, crème fraîche, and maple
某服務員說:「這是為最後一個被抓的客人準備的特別菜單。」
主廚把所有食客都帶到餐廳外,讓男人們逃走,而最後被找到的便被獎勵吃帕薩德蛋。帕薩德是一個有名的法國高級廚師,帕薩德蛋是他創作的一款料理。
這一段的寓意是什麼?
最後被抓到的是美食評論家的同事,正是他對評論家的傲慢縱容與追捧,才會導致貪食的誕生。
貪食一向都是在七宗罪中比較難理解的,它並不單指食慾,是對美好事物的貪戀與囤積,而此處所犯下的貪食的罪行是貪戀別人的崇拜。崇拜是大廚貪食的起點和誕生。

泰勒的廢話 Tyler's bullshit
未熟透的羊肉、難以下嚥的青蔥韭蔥奶油醬、完全缺乏協調感
Undercooked lamb, inedible shallot-leek butter sauce, utter lack of cohesion
主廚對泰勒說:「你是讓烹飪的藝術流乾神秘感的原因。」
泰勒作為美食愛好者,對主廚的狂熱崇拜比對美食的熱情更多。貪食的特性是追求永恆不變,莫視其他的一切。泰勒在明知大廚會殺害所有的食客的情況下,仍然帶不知情的女主來到島上。對自己與他人的生命都莫不關心,只有對主廚的崇拜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泰勒是對崇拜的貪食的化身。
泰勒和美食評論家一樣,說着看似高級的術語,實際上對煮食一竅不通。當主廚要泰勒着手煮食的時候,泰勒只能慌張的煮出一道名為「泰勒的廢話」的爛菜。標誌着在概念煮食底下,主廚只剩下廢話,並失去了真正的才華。
此時主廚讓泰勒上吊自盡,亦即殺死對崇拜的貪食。

附加菜: 起司漢堡 A Cheeseburger
只是一份做得很好的起司漢堡 Just a well-made cheeseburger
女主說:「我還是他媽的很餓!」
那女主到底代表着什麼?她原本並不屬於這場清洗原罪的謀殺的任何一環,而且似乎也得到了主廚的關注。
當Elsa因為大廚對女主的偏愛而去追殺女主,這是嫉妒的重演,曾經對崇拜的嫉妒,變成對女主的嫉妒。當女主殺死Elsa後,貪食便重生了。
女主在明知無路可逃的情況下,大膽的表示大廚的菜單並沒有滿足自己,並要求大廚煮一份芝士漢堡給她。
大廚因為這樣,就把女主放走了。咦?為什麼?
因為在烹飪漢堡的過程中讓他想起年輕時對煮食的熱愛,並從女主享受漢堡的過程中得到滿足,於是便把她放走了。
大廚的人生本來已無法逃離自毀,每當大廚要說話的時候,他總會大聲拍掌,標誌着憤怒的主導權,而當女主大聲拍掌要求一份漢堡時,便標誌着愛的主導權。
作為原罪之一的貪食,卻重生成為了女主生存下去的原因,那就是對愛的貪食。
是自毀還是救贖?

最後一道菜:烤棉花糖 The last course: S'MORE
棉花糖、巧克力、全麥餅乾、顧客、員工、餐廳
Marshmallow, chocolate, graham cracker, customers, staff, restaurant
主廚對過氣明星喬治說:「當一個藝術家失去了目標會發生什麼事?可悲。」
女主在殺死Elsa後,曾經用通訊器向外求救。一位警員接收到求救訊號,乘船來到了島上。
在主廚的威脅下,食客們都裝作無事發生。而後警員竟然說喜歡喬治·迪亞茲這位過氣電影明星,還喜歡那部主廚討厭的爛電影《呼叫陽光醫生》。
結果警員果然是裝的,他也是餐廳中的一員。
《呼叫陽光醫生》並不是喬治導演的,但他卻參與其中,面對生活的墮落卻無動於衷本來就是一種原罪。所有食客除了女主外,對於主廚的掌控全都沒有奮力掙扎過。最後甚至徹底投降,被燒死在火海之中。這裏的所有人死於懶惰。
主廚說:「我們要被淨化,然後渙然一新。」
這個故事的結尾卻並不是自毀,是重生與救贖,我們清除了所有的原罪,並以愛繼續活下去。
筆者認為這部電影是一個優秀的作品,可能會有觀眾認為結尾很莫名其妙,但這部電影放棄了刺激觀眾的結尾,而選擇追求故事的完整性就是它優秀的地方。
而這個故事也深刻的描述了大多數人墮落的過程,並如何獲得救贖,宗教的意味很濃,但又不失通俗性,是一部有深度而又能產生共鳴的作品。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小額支持我繼續創作: 點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