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Alan:
你在信中問我,B.E.幫助教育計畫裡,那個「Being」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真考倒了我。最近正好寫了一首打油詩,也許可以稍微回應你的一二,與你分享:
身雖自由心坐監,人生因困方有苦;
執著應該好沈重, 互相期待卻傷害;
求名逐利如浮萍, 依賴討好浪天涯。
那天在B.E.辦訓時,我特別擺出了一件我很喜歡的decor ——「懸崖上跳舞的人」。

一個小小的雕像,孤身立於峭壁之巔,逆風而舞。
那一刻,我彷彿看見了我們的生命: 懸崖是現實,無常是風暴,而跳舞,是我們僅存的自由與驕傲。
我還記得,這個概念最初是你在爬山途中告訴我的。
你說:「要學會欣賞、接納每一個生命、每一個自然瞬間的樣貌,因為那就是最美的展現。」 這句話,我一直記著,也一直在心中細細咀嚼。
可是,我也漸漸發現,許多人活著,卻早已忘了如何歌唱、如何跳舞。
他們在心裡,一磚一瓦,親手築起一座又一座監牢:
執著的監牢,讓人喘不過氣;
眾人期待的監牢,讓人戰戰兢兢;
追求名利的監牢,讓人漂泊無依;
依賴討好的監牢,讓人失去自我。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存在感交付給他人的目光,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價值感寄託在虛假的認可上,
那不就是浮萍無根嗎?那不就是心神無定嗎?
所以,親愛的Alan,
在我心裡,所謂的「Being」,
不是依賴,不是討好,不是執著,不是逐名求利,
而是回過頭來,安靜地問自己:
「我心中的道是什麼?我想走的路是哪一條?」
然後,哪怕山高水遠、哪怕眾聲喧嘩,
也能心無旁騖,千山獨行。
這,就是我對Being的理解。
你呢?你又怎麼看?
期待你的回信。
你的兄弟
同慶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