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下雨了。
宜蘭的雨,似乎總是不請自來,卻又帶著一種熟稔的、近乎理所當然的姿態。不像北部的驟雨那樣急切,也不似南國的雷雨那樣張揚,這裡的雨,往往是細細的、斜斜地織下來,像一匹無邊無際的灰色綢緞,溫柔地,卻又不容分說地,將整個蘭陽平原籠罩起來。
早晨是被窗外的雨聲喚醒的。不是那種擾人清夢的喧囂,而是一種綿密、持續、帶著奇妙節奏感的沙沙聲。像春蠶食葉,像溪水漱石,也像,許久以前,母親在燈下為我縫補衣裳時,針線穿梭的聲音。於是,醒轉的瞬間,並無惱意,反而有一種被安全包裹住的、朦朧的睡意,讓人想再賴一會兒,聽一聽這塵世間難得的、不帶情緒的背景音。拉開窗簾一角,羅東的街景在雨中,褪去了平日的幾分喧囂,添上了幾許濕潤的詩意。尋常的柏油路面,此刻像被擦拭過的硯台,倒映著灰濛濛的天光與偶爾駛過的車燈。撐著傘的行人,步伐似乎也比晴日裡從容了些,色彩鮮豔的傘面,在灰調的雨幕中,成了一朵朵緩慢移動的花。遠處的青山,籠罩在氤氳的水氣裡,輪廓變得模糊而溫柔,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留白處,引人遐思。

這樣的雨天,總讓人想起一些事情。
氣味是記憶最忠實的僕人。雨水打在泥土上,蒸騰起的那股潮濕、帶著草根與微涼氣息的味道,總能輕易地將我拉回到童年的某個午後。也是這樣的雨天,外婆會坐在廊簷下,為我說著媽媽小時候那些遙遠的趣事,雨聲滴滴答答,成了最自然的配樂。那時的世界很小,小得只容得下廊簷下的方寸之地,和外婆那雙佈滿皺紋卻無比溫暖的手。而那時的心很大,大得可以裝下所有關於王子公主、森林精靈的綺麗幻想。
雨似乎有一種魔力,能讓時間的流速變得緩慢而黏稠。平日裡被工作、被行程追趕著的心,在雨聲的浸潤下,也漸漸鬆弛下來。適合煮一壺茶,看著茶葉在滾水中緩緩舒展,如同此刻的心情。也適合從書架上取下一本許久未曾翻閱的舊書,指尖拂過微黃的書頁,上面或許還留著當年讀到某個段落時,悄悄折下的角。那些曾經觸動心弦的字句,在雨天的映襯下,似乎又多了幾分欲說還休的況味。
我們總是嚮往晴空萬里,渴望生命永遠充滿陽光與熱烈。雨天,似乎總與低落、阻礙、不便連在一起。然而,是不是晴朗得太久了,我們便會忘記了等待的耐心,忘記了靜下來聆聽內在聲音的必要?雨水洗刷掉空氣中的塵埃,也彷彿能滌淨一些心頭的浮躁。它讓我們停下腳步,從向外追逐的忙碌中,稍稍轉身,向內觀看。
那些在雨天裡悄然浮現的心事,不必急著驅散。它們或許是淡淡的惆悵,或許是無以名狀的鄉愁,或許是對某個逝去片段的溫柔憑弔。它們如同雨水滋潤大地,也同樣滋養著我們日漸乾涸的心田,提醒我們,生命不只有歡笑與前行,還有靜默、回望與溫柔的缺憾。
窗外的雨勢漸漸小了,從綿密的線,變成了疏落的點。天空似乎也亮了一些,透出雲層後隱約的光。遠山的輪廓清晰了些,被雨洗過的樹木,綠得更加蒼翠欲滴。
雨,總會停的。如同心事,總會找到安放的位置。
而這個被雨水浸潤過的宜蘭早晨,空氣格外清新,連呼吸都帶著一股洗滌後的潔淨。我闔上書,走到窗邊,深深吸了一口氣。心中某個角落,似乎也跟著這場雨,變得更柔軟,也更澄澈了一些。或許,這就是雨天,所能給予我們的,最溫柔的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