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寞尼,這篇想和你聊聊我為什麼決定來日本打工度假,以及如果你也在考慮,是不是該做這個選擇,你又該怎麼準備。這系列我會分幾篇分享,今天會以「該不該去打工度假」與「行前心理建設」為主,後續會有申請流程、找工作、落地後該做什麼的實用資訊。
為什麼去打工度假
契機
我是去年8月開始我的這場旅程,在這之前我在日商上班,聽我的同事說之前去打工度假去了哪些地方,看著他在那些名勝景點拍得美麗照片,有些羨慕,但也還沒足以讓我下決定申請打工度假。
當時我正經歷所謂的「存在危機」。
在這之前我一直試圖尋找人生的志向、意義,但一直都沒有找到,我知道現在聽來可能很蠢,但我那時候就像電影「靈魂急轉彎」的主角喬認為人一定有所謂的火花,即使在電影快結局時,傑瑞在喬認執迷自己的志向就是鋼琴時,淡淡的說了一句:「我們不指定志向啊...」,都還不足以點醒我尋找「人生意義」是一件多麼多餘的事情。
我常常覺得「自己該是什麼樣子」卻無法達到感到無力,並且我也是一個很從職場上尋求成就感的人,當時公司部門的意見不合,做事情常常很卡,讓我感到心力交瘁。
看著曾經覺得自己可以好好在這家公司安身立命的工作,不是我當初想得那個樣子,心想,啊,原來這不是最終的歸屬啊的感覺(OS:現在想想也不該把工作當歸屬),以往我在離職時,總是是為了追求一份明確的東西,更好的工作、更好更穩定的薪水、更好的工作環境。自己似乎把人生意義跟志願跟工作畫上等號,但永遠找不到答案。
途中我也有去職涯諮詢,試圖尋找自己適合做什麼,但我就是無法開竅。很像被鬼遮眼,沒辦法看清事情的全部。我永遠無法忘記自己是這樣跟同事說的:「我想要離職,但以往我離職都有個明確的目的,一個明確的目標,這是我第一次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幹嘛。」
下定決心的關鍵
那陣子不知道為什麼很常在網路文章或書上看到「GAP YEAR」的概念,在看到「大人學選擇」這本書,講到你是否該來一場壯遊,還有看「別把你的錢留到死」篇章二中,作者講到自己的室友傑森決定請假三個月,還借錢,去歐洲當背包客。
覺得與其一直這樣迷茫下去,倒不如就衝個一把吧。
覺得自己的優點大概就是行動力很強,不會讓自己消沉太久。卡在一個節點上比迫使自己前進不舒服多了。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這本書是我下定決心的關鍵。
旅程規劃?幾乎沒有(但這樣也活下來了)
我是那種超級隨性的P型人,來日本之後除了跟家人一起旅行的前幾天有安排外,幾乎沒有完整規劃。找工作也是一波三折,原本跟某家派遣公司聯繫好久都沒下文,直到朋友建議我換一家公司,才終於敲定第一份工作。
所以現在回頭看,我有幾個經驗可以分享給也想來打工度假的你。
建議1:為你的旅程設定「主線任務」
過來人的經驗覺得,還是說事先為你的旅途找個主線任務會是最好的,如果你都要的話,傷財又浪費時間。下面幾個常見的、我知道的主線任務,和你可以怎麼做的參考:
學日文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抱團,去一個你無法用日文以外的語言對話的地方最快。如果你意志力薄弱,也沒有很堅持要在熱門大城市旅遊,絕對要排除落腳東京或大阪這種觀光大城市。那裡會說中文的人真的太多了,你看中文的介紹、跟講中文的朋友出門,玩完後又沒有把當天看到的日文紀錄下來,回去之後中文會變得比日文還流利。
想去兩個以上的地方旅行
如果你要跑得地方離的非常遠,像是想要巡迴日本的話,在同一個地方租房跟長期間在同個地方的工作就非常不適合你,日本的租房很多都希望你可以簽個半年以上,最少也要三個月。落腳某處的話,你基本上算定點在那了。一習慣那裡,你很有可能就不會想去其他地方玩。當然要去兩個以上的地方旅行,手上也有有點閒錢,還有你要有能跟派遣公司或打工的地方商談工作期間的溝通力。也要先提醒你日本到一個城市長居就得申請轉入,要去下一個城市要轉出,行政手續跟搬家都很麻煩。
其中可能還有追星、伴侶、想創業先去試水溫等各式各樣的理由,說了這麼多主要是要提醒你確認好自己的目的去投資你的時間跟金錢,不然會搞得你提早耗費完資源,提早回國,如果你只是單純想去另一個地方什麼都不思考的一年,有沒有去到某個名勝、有沒有學到語言都沒關係,那就另當別論了。
建議2:出發前的心理建設
1、你原本在台灣有的問題不會消失
在某些人聽來這個可能很像廢話,但一部分的人應該知道我想要表達什麼,諸如你的日文不會因為你來日本之後就變得像母語者流利、你的焦慮,在日本一樣會焦慮,在原來的國家有的那些問題,不會因為你到了另外一個國家就奇蹟似的轉好,尤其是你心裡一直煩惱的那些事,他只會在半夜你一個人的時候突然跑出來煩你。
2、GAP YEAR結束終究要面對人生選擇
要回國還是留在原國家工作,都是一連串重大抉擇跟對自己的責任負擔,像我現在就在經歷這些哈哈。
3、委託代辦 ≠ 一切搞定
有很多打工度假的待辦,可以從工作、落地後的轉入、辦手機號碼、帶你到公司宿舍都幫你辦好好,但工作的人際關係、溝通、生活用品採買、去哪玩規劃自己的旅行、生病怎麼辦、想請假怎麼辦,你都得獨自去面對。
4、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也有壞人
出國在外要好好保護自己是人人都知道的。
5、需要獨自面對孤獨的可能性
不管是在抱團跟台灣朋友一起的情況,或是在當地交了新朋友,你一定會有獨自一人需要去面對各種事情的情況,也有可能去了,然後一個朋友也沒有,所以你必須有面對孤單的勇氣。
建議3:如何交當地朋友
很想交個日本朋友,這裡有幾個建議,如果你符合下面其中三項的話,個人覺得各方面你的人緣應該是不會太差啦!
1、有日文溝通力
這是很現實的,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跟心力,去跟一個完全無法跟自己溝通的人交際。有分城市跟鄉下,個人覺得在大城市步調太快,很多事情可以做,所以大家都很忙。鄉下的話,步調非常緩慢,會對外地人有興趣,想接近了解的人比較多。
2、把微笑掛在臉上
伸手不打笑臉人這句話說很對,我自己落實的結果是真的遇到不少好人,有不少人願意幫忙,也會觸發很多NPC。像是很常在路上被阿公阿嬤問路就突然聊起來,跟博物館志工聊館藏,跟店員閒聊(因為鄉下比較閒,就算是在日本也會遇到很像歐美的SMALL TALK)。最近一次觸發NPC,是在我去泡錢湯的時候,被一個老奶奶搭話,原本我以為他不是在跟我說話,結果是在跟我說話,她在等計程車,我就想說她可能很無聊吧,我也不趕時間也很無聊,就陪他聊天,還陪他去搭計程車的地方。結果最後他居然給了我一根香蕉當禮物。
3、工作職場先付出不會錯
沒錯我就是一個可悲的討好者(開玩笑),但在職場上先做好該做的那些事,自己可以多幫忙一點其他同事,贏得他們對你的尊重,他們也是不會對你太差。
實驗過好幾次,對方都會覺得因為有受了你很多照顧,所以大小聚會不會少揪你。
4、會喝酒
這個很多餘,但是日本朋友真的很愛喝,他們很常下班之後會有「飲み会」的文化,就是幾個比較好的同事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吃下酒菜的活動。如果能去比較容易可以打進他們的社交核心。
5、有禮貌
受人照顧後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絕對不會錯。
剛到日本跟家人一起東京旅遊的那週,我們一起去吃了東京上野的「鴨to蔥」,那時候遇到一組台灣遊客的媽媽在看點餐方式,正想說要跟他說的時候,一個日本的阿北就去跟他說了,結果那個媽媽居然沒有跟對方說謝謝,日本阿北在那邊碎念好一陣子,會日文的我聽得很尷尬啊!
這段旅程,不必什麼都「有成果」
你可以學會語言,也可以什麼都沒學會;可以存一筆錢,也可以只收穫自由和經驗。
打工度假不是要證明你多成功,而是讓你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與人生方向。
我是寞尼,之後會繼續分享打工度假的申請流程、找工作心得、落地後生活建議,以及我在這裡遇到的奇人奇事。
我們下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