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的人失智風險較高?不婚或離婚反而比較不會失智?

結婚的人失智風險較高?不婚或離婚反而比較不會失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最近有個有趣研究,分析了超過 24,000 位在研究初期並未罹患失智症的美國人,並追蹤他們最長達 18 年。每一年,這些人都會由專業人員檢查一次是否罹患失智症。

這研究跟以往「結婚對失智症有保護作用」的傳統觀念不同,反而得到結婚更容易失智的結果。

研究資料來自「美國阿茲海默症協調中心(NACC)」,大樣本、長期追蹤、專業人員檢測,是這研究的優點。缺點是,這些樣本無法代表全體美國人,比如說,低收入、低學歷、有色人種,被收為樣本的機率會偏低。

失智症的病因雖然還不清楚,但近年來有些學者懷疑某種「大腦慢性發炎」是失智症的病程之一,而睡飽、多運動、多交朋友、保持心情愉快、多吃一些抗發炎的食品,可以減緩或延後失智症的發生。

如果從這角度來看,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結婚反而容易罹患失智症。

婚姻常帶來長期壓力,也常會讓社交活動減少。而在歐美先進國家的中產階級,不婚或離婚的人反而有更活躍的社交活動。

最近的研究指出,離婚後認知功能改善、退化速度減緩,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會增加。未婚的人比已婚者更常與朋友互動,並從事較多健康行為。

說到底,問題可能還是在「婚姻品質」。婚姻品質好、夫妻有共同且熱絡的朋友圈,對失智症就是保護作用。婚姻品質不好,就會加速失智症的發展。以上這些是來自美國的研究,對習慣西式生活、離婚率也越來越高的台灣,我想也有參考價值吧!

這研究對我們最大的提醒或許是:如果婚姻已經走不下去,該離的婚就趕快離吧!離婚後再好好追求新生活,多交朋友、多參加活動,但不一定要再結婚,這樣說不定可以延緩失智症發生的時間。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5K會員
531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習慣在生病時服藥止痛、退燒、消炎,卻很少有人注意,這些日常藥物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大腦功能。最近一項發表於《Brain and Behavior》的大型研究指出,某些廣泛使用的藥物,與大腦認知功能之間存在微妙的關聯。研究團隊提出「認知足跡」(cognitive footprint)這個全
不吃藥來改善睡眠的方法,可以搜尋「睡眠衛生」,就可以找到許多方法來嘗試。 不過,有些方法是「知易行難」,大家都知道,但不見得做得到,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失眠的人。
最近有個熱門的研究領域:人們是否有可能在不運動的情況下維持健康? 如果沒有很正式的運動習慣,如每星期都去健身房、或在戶外慢跑50分鐘,但又想稍稍「動一動」,改善未來身體健康、強化心血管功能......
我們習慣在生病時服藥止痛、退燒、消炎,卻很少有人注意,這些日常藥物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大腦功能。最近一項發表於《Brain and Behavior》的大型研究指出,某些廣泛使用的藥物,與大腦認知功能之間存在微妙的關聯。研究團隊提出「認知足跡」(cognitive footprint)這個全
不吃藥來改善睡眠的方法,可以搜尋「睡眠衛生」,就可以找到許多方法來嘗試。 不過,有些方法是「知易行難」,大家都知道,但不見得做得到,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失眠的人。
最近有個熱門的研究領域:人們是否有可能在不運動的情況下維持健康? 如果沒有很正式的運動習慣,如每星期都去健身房、或在戶外慢跑50分鐘,但又想稍稍「動一動」,改善未來身體健康、強化心血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