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分享過與小巴相遇的故事,對我來說,就像在記錄一架飛機落地、「碰」一聲著地的瞬間。接下來的【浪貓收養全紀錄】系列,則會討論我們如何評估自身條件、陪伴牠恢復健康,在顛簸之中漸漸適應新生活。
收養傷病浪貓,要花多少錢?
首先,談談所有養貓新手或想收養浪貓的人最在意的問題:養貓要花多少錢?
不用想得很複雜,看看一個嬰兒如何出生、如何長大,貓咪其實就是人類的濃縮版本。以新貓入厝來說,花費大致分成階段性的「前期投入」與常態性「生活支出」兩種。「前期投入」包含醫療健康費用、生活必需品費用,「生活支出」則是貓咪的伙食費、消耗品等。
撿到小巴的第一天,我們就帶去找過獸醫,當時醫生判斷牠大約2~3個月大。回家後的三個月至半年內,陸續又看了幾次,前後總計去了8次獸醫院。
處理頭部開放性傷口之外,由於長期流浪在外、不確定牠在野外吃了什麼,到家第一周,小巴因為大腸發炎,引發全身高燒40度,冬天抱在懷裡都覺得燙得不行,肚子脹氣脹得圓滾滾的,呼吸也非常急促,幸好及時打了消炎針、配合口服抗生素,很快就退了燒。
治病之外,驅蟲也是一個大工程。當時小巴的肚子裡有絛蟲和鉤蟲兩種寄生蟲,吃 3、4次體內驅蟲藥才根除,體外預防性驅蟲要則是每個月點一次(特別是有帶貓出門的主人,一定要定期點藥!)。
密集驅蟲的那兩周,偶爾在貓砂裡看見拉出來的蟲蟲屍體,即便已經有些模糊,還是有些怵目驚心,也替小傢伙感到心疼——討厭的蟲蟲!都是你害小巴不舒服!
經過一個月的密集治療,頭上的三公分大的傷口已經完全癒合。儘管最初醫生曾說,傷口之後可能長不出毛髮,沒想到新長出的粉白色肉芽附近,竟奇蹟似地冒出了零零星星的細毛,小巴的體重也從最初的 1kg 變成 2.5kg,不得不說小貓的生命力真的很強!
一方面是身體恢復健康,一方面要歸功於橘貓胃口超好的強大基因,不只每一餐飯吃個精光,每天不是睡覺就是在討食,這一個月,實在是一段不可思議的日子……

經過一個月的休養,頭上的傷口已經癒合
以下統整新貓入厝的各項花費,給有需要的人參考。
- 階段性「前期投入」費用(前三個月至半年):$24,580
- 醫療費(外傷及體內炎症治療、體內外驅蟲、五合一疫苗施打)$10,480
- 血液與常見疾病檢查 $2,600
- 絕育(含麻醉)$ 3,500
- 前 3 個月生活必需品購置 (貓碗、營養品、貓食貓砂、大貓籠與外出籠等)$8,000
- 常態性「生活支出」:$2,000(每月)
- 伙食費 (以貓糧與罐罐為主食,輔以小魚乾、凍乾、貓草及營養品)$800~1200
- 貓砂費 $400
- 驅蟲藥 $370
貼心提醒,上述費用依據不同家庭、經濟狀況與消費等級有所不同;以上僅依「維持生命與身體健康」之必要性花費計算,並未計入其他非必須品費用。(養過毛小孩的人都知道,玩具阿、衣服阿、零食阿,都是不小的坑,在此就不計入了! )
從上面的統計來看,如果身為「普通人」的你,想要收養「撿來的流浪貓」,剛好牠有生病、受傷、寄生蟲等情況,並且沒有經過絕育處理,一切從零開始,那麼至少需要投入上萬元的前置費用。後續照顧毛孩,如果一切用品與糧食選擇一般水準,每個月也要花 $2000 左右的飼養費。

10 個月大時去絕育,術後戴著頭套,看起來好像有點不一樣?
金錢之外,你有多少時間?
再來,我想談談多貓家庭的照顧心力和時間成本問題。
我們家中,本就有一隻十多歲的老貓「阿咪」,換算成人類的年齡,已經是 60 多歲的長輩了,小巴來時只有幾個月大,頂多只是人類的幼稚園到小學生年紀。權衡之下,我們決定讓兩隻貓咪分開生活、互不打擾,也避免兩隻公貓為了爭搶生存資源,發生大打出手的窘況。

老貓阿咪,看起來頗有大哥風範
帶小巴回家的第一個月,感覺很魔幻,不曾當媽的我,彷彿身上的母性開關被打開,不論前一晚多晚入睡,只要一到早上五、六點,身體便會自動醒來。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也不是去廁所洗漱,而是先跑去小巴睡覺的籠子前看牠。
奶貓的叫聲實在像極了嬰兒的哭聲,叫得越大聲,表示需求越迫切。先是抱抱安撫,接著奉上準備好的濕食早餐,趁著牠狼吞虎嚥之時,一面當貓砂盆裡的「淘金客」,把牠的小房間清理乾淨。上藥、餵食、清掃、陪玩,每一件事都要花時間,且相對於已有穩定生活節奏的老貓,小貓需要花費的心力多上許多。
由於在我們家,兩隻貓咪是分開處理,如果一隻貓咪一天要花一小時,兩隻就是兩小時。照顧之外,還需要幫助牠融入新的家庭、學習與人相處的規則,前期常常一忙完,身體就感到疲累,花了幾個月才讓一切都上軌道。
多貓家庭的主人能花多少時間、付出多少心力去陪伴,亦是增添新成員之前的重要考量。
收養前的理性評估
即便要做的事情變多、花費時間變長,我並不後悔帶小巴回家。
對我來說,當初在四下無人的海邊遇到小巴,心中就已抱著「如果緣分如此,我就養你吧!」的覺悟,以願意不計一切代價救牠、為牠負責的心態,開展了後續的這段故事。

從理性角度分析,因為有多年養貓經驗和知識,當時同行的男友願意支持,家裡有足夠的空間區隔兩貓,戶頭裡有銀彈可以支撐,有充足的時間餘裕,我們故事才能有後續,也才有機會變得更完整。
收養浪貓,真的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事。
本篇從實務的角度切入,希望給有心收養貓咪的人,一個具體的參考依據,可以在把貓咪領回家之前仔細思考,好好判斷自己是否有能力在物質與精神上,持之以恆的給牠們穩定的生活條件和支持。
如果你也曾動過收養浪貓的念頭,是否願意好好問問自己——我準備好了嗎?而我願意為這段關係,付出多久、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