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〇二〇年的時候,長榮航空就已經要開航直飛義大利米蘭,但卻因為疫情爆發,亞洲鎖國開放速度緩慢,因而延宕兩年之久。這條新航線總算姍姍來遲,能夠有直飛回台的選擇,何樂而不為呢?但深入研究之後,卻發現直接投靠長榮就錯了……
我本來都搭乘阿聯酋,為了因應長榮直飛也改變了搭機習慣,早在疫情期間就開始研究星空聯盟計劃,在不能飛行或是飛行困難重重的那段日子當中,我在網路上設計各種從歐洲回亞洲的航線與旅遊計劃,計算票價或是必須花費的哩程數,成了最有趣的模擬遊戲。
不過,我卻赫然發現,當初吸引我研究星空聯盟當中的長榮,並非是最適合累積哩程的計劃(全日空盛景不再),而且,最容易拿到星空聯盟金卡的也不是長榮(愛琴海航空是正解);當然,回台搭長榮也不會是最便宜的選擇。這就像是因為耳聞某個知名拉麵店,因而踏入日本東京拉麵街,卻發現最好吃、或是最便宜的是其他店家。為什麼會用拉麵這樣的國民美食比喻航空聯盟高卡呢?因為,它們都是平民救星。
維持金卡的時間與金錢成本不容小覷
常常看到網路上有台灣人會「衝」長榮金卡為目標,但我都懷疑他們有沒有考慮過維持成本有多麽不容易(不划算)。我堂哥曾經在某美國科技企業的台灣分公司上班,他前往美國出差都是長榮商務艙(視員工為寶貴資產、能夠以最好狀態應付各種工作挑戰,搭乘直飛商務艙是唯一選擇,這樣的邏輯很正確)。不過,等到他離開那間公司之後,長榮金卡也沒了。當時的我還懵懂無知,「你薪水那麼高,怎麼不自己繼續飛下去維持金卡呢?」
「我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特地為了金卡搭飛機?而且,為了一年就那麼兩、次的飛行又不划算,如果真想要那些優惠,直接買商務艙就好啦!」
重點就是最後一句話。
我恍然大悟,如果想要得到飛行禮遇,有錢人直接買商務艙,因為他們花不下手的是時間,聯名信用卡的優惠對他們來說如九牛之一毛,根本懶得研究;而像我這種沒辦法直接掏錢買商務艙、但卻經常飛行的人,花不下手的是金錢,只能從航空聯盟金卡下手取得優惠福利。
有錢人在高檔超市消費,沒有時間看價錢,更沒有時間去研究要怎麼划算使用折價券或點數;但普通人卻會研究優惠日、什麼商品能夠加贈點數、要如何把點數發揮到最大值。
窮人搭機享受優惠福利全靠高卡
能夠同時擁有可揮霍金錢與時間的畢竟是少數人。不過,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之下,靠著星空聯盟金卡,依然可以享受到專屬櫃檯托運行李、使用貴賓室(高卡可以多帶一名同伴進場,這是購買商務艙享受不到的福利,某些機場的高卡貴賓室設施甚至高過商務艙貴賓室規格)、優先通關、優先登機、行李優先處理(話雖這麼說,狀況還是要看各家機場服務而異)。
當然,還是要回歸現實面。享受高卡福利搭乘經濟艙,的確能夠在進入機艙之前,與商務艙客人平起平坐,不過,進入機艙之後就是高下立判的兩個世界,左轉是舒適寬敞的乘機空間,享受高品質服務與餐食,右轉則是擁擠不堪的奴隸船,接受的是一般服務與大眾餐飲。
想要進入左邊的世界,除了自身具備雄厚資本或公司差旅之外,也可以靠累積哩程換票、減輕成本的方式得到商務艙機位,不過,後者依然屬於窮人搭機法(我就屬於這一種範疇)。
會覺得心酸嗎?不,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才能夠發揮無限創意。不論是面對高價與低價機票的選擇,生活當中的各種挑戰,只要能夠抱持這種心態,就能夠得到源源不絕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