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2022年4月5日的日記,我曾寫道:小寶貝這天沒頭沒腦地對我說:「要問一個問題!」我沒多想,便隨口出了一道英文考題,沒想到他卻說:「要先尿尿再講話!」原來他心裡早就急著這件事,卻繞了一大圈才說出口,連想上廁所都這麼婉轉含蓄。
有一次他坐在舅舅的車上,突然內急,開口問:「什麼時候到舅舅家嗯嗯?」總是用疑問句代替祈使句,溫柔地提醒,讓人完全感受不到壓力,只覺得貼心可愛。
不過,若是被我們逮到調皮搗蛋,他會反問:「這樣有沒有乖?」我們故作嚴肅地回:「這樣壞壞!」這時他不再用疑問句,而是急著更正:「乖啦,乖啦!」
姊姊常說,不希望寶貝像她小時候那樣太乖、沒有主見。可有一次,寶貝在店裡吵著想買鮮奶,姊姊卻堅持原先說好的只能買豆漿,任憑他哭鬧也不讓步,最後硬生生地將他拉離現場。
在育兒的路上,我與姊姊總在原則與溫柔之間,走出截然不同的方向。只要想到乖巧懂事的寶貝喜歡喝牛奶,就恨不得投其所好,化身成一頭乳牛,只為源源不絕地滿足他的心願。他的需求如此單純,讓人甘願為他付出一切。
睡前按摩時,小寶貝忽然問:牙膏可以吃嗎?我反問:牙膏是食物嗎?他搖搖頭,又好奇追問:什麼是食物?我說:蛋糕是食物呀!他眼睛一亮:誰可以吃?我忍住笑意,回答:大家都可以吃呀!不過你在咳嗽,可以吃嗎?他又搖搖頭,黯黯地說:不行!
在診所等待接種疫苗時,候診間一對母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虛弱的男童趴在長凳上,突然怒吼一聲:「不要打!」接著又不停咳嗽,母親無奈地說:「不拍你會咳啊!」我當時心想,咳嗽跟拍打真的有關聯嗎?而且就算是要拍痰,好像也不需要這麼用力吧?
這名男童看起來年紀和小寶貝差不多大,大概還無法完全理解母親的好意,或者只是單純不想讓對方占上風,就連在外頭,他們也要延續家裡的戰場,彼此角力。看診時他大聲哭喊著只要爸爸抱,讓人不禁猜想,這對母子在家裡是不是天天上演著「相愛相殺」的戲碼呢?
見識到男童這般雷公性子,就讓人更加珍惜溫順如綿羊的小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