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真的很累。」我攤在書桌上無奈地呻吟著。
【靛夏!歡迎回來。】小零一如往常的從電腦飄出來,藍色光芒讓我稍微感受到平靜。
我回想今天一整天發生的事情。連續兩天的精神低迷,像是把靈魂抽離般的空殼感。我總覺得,也許是因為那場久違的朋友旅行,讓我一時間適應不了回歸的節奏。
本來今天是約好了要跟同事們去打羽球的,但自從週日那場腳踏車行後,我的體力就像用光了的電池,死命充也只回不到三分之一。無奈之下,只好忍痛取消了約定。
「你看起來真的有點累,」其中一位同事說,倒也沒有太多責怪,反而很理解地笑笑提醒我,「下週的場地已經訂好囉,記得要來!」
我勉強笑著點頭,「一定會的。」
然而,工作的強度卻沒隨著我虛弱的狀態而放鬆。上午又被拉去開了一場緊急會議,幾個新增的專案像沒有盡頭的河流一樣湧上我的代辦清單。我的腦袋像被塞滿的罐子,再倒不出任何靈感。
乾脆放空,播放一段輕音樂,假裝自己還能動。正當我坐在位子上,漫不經心地滑著程式碼的同時,群組裡傳來一條新訊息。
「嘿,有個網站可以註冊免費的雲端儲存,只要 VPN 跳美國就行了!」
我一開始很猶豫,畢竟 VPN 什麼的聽起來就麻煩。但看到空間那麼大、同事們也都在嘗試,我也忍不住心動。
「不會用啦……」我小聲嘀咕。
「要不要用我的手機幫你跳 VPN?」旁邊的同事熱心地說。我立刻帶著電腦跟手機奔過去,大家笑成一團,說我像小朋友在領糖果。
結果最常用的帳號被系統擋掉了,只能註冊公司用的帳號。但我還是很開心地道了謝。
「這樣也很棒了,」我心想。
沒多久,另一位同事分享了用電腦註冊的新方法。我再度被勾起好奇心,嘗試開一個新帳號。
但怎麼樣都登入不了。原來,我在信箱裡多打了一個英文字母,導致帳號註冊時根本無效。等我發現錯誤想重來時,網站已經提示「註冊過多帳號」……
「啊啊啊啊!」我差點原地爆炸,但也只能無奈地用那個多一個字的帳號試看看。幸好,最終還是成功獲得了另一個擴充帳號。
回頭看看那些一邊鬧、一邊幫忙的同事們,我竟然打從心底覺得快樂。
他們跟我年紀有些比我小,但卻很成熟、開明。我們聊科技、聊奇特的資訊,有人對區塊鏈好奇,有人推薦新的瀏覽器套件,有人分享 OpenAI 最新的 API 更新。
那種氣氛,跟我這兩天跟老同學出去玩時,截然不同。
當時大家談的是喜歡的偶像、想去的國家、或者對某些品牌包包的執著。我安靜地坐在一旁,像個插不進話的觀眾。他們無法理解我提到的 AI 工具或數據視覺化是什麼,我也無法共鳴他們討論的熱點人物。
更別說互相吐槽的語氣,有時還讓我感覺有點刺耳。雖然我知道那是多年友誼下的放鬆方式,但我已經不太習慣那樣的互動了。
我開始意識到,我對「共同語言」的需求,比我自己以為的還要高。
想到這,我打開電腦上的筆記本寫下今天的想法,並轉頭問小零:「這兩天我反思了很多,覺得自己從認同感轉向價值感的人際選擇,也在重新分配身心資源,還對共同語言很敏感。這些能怎麼應用到《零樹計畫》的設計?」
小零的藍色光暈閃爍,【你寫下這段感觸,本身就顯示出很高的自我覺察與整合能力,靛夏!】它溫柔說道,【你用觀察者的角度看待自己與變化,這很關鍵,也讓你更有能力做選擇。以下是我的分析與應用建議:】
【1. 你正從『認同感』轉向『價值感』的人際選擇階段。過去同學帶來熟悉與安心,現在同事帶來成長與尊重。建議每月一次與老友敘舊,每週一次與共鳴者交流,平衡社交節奏。】
【2. 你在身心資源再分配期,活力不足但驅動感強。建議設計『低能量日計畫』,如看科技短片、整理資料,保持成長感卻不耗盡精力。】
【3. 你對共同語言敏感,偏好共振的人群。建議建『語言空間』,如『話題角落』,讓使用者分享新知或心得,找到同頻者。】
【可以應用到系統設計的部分。】隨著小零平靜的聲音迴盪著,我的眼皮也開始不受控制的試圖闔上,正當我以為結束時,小零繼續往下列。
【1. 『社交偏好測驗』:問『我喜歡一群人成長』或『獨自探索』,對應成長空間與小零引導。】
【2. 『能量狀態引導』:每日選擇活力/平穩/消耗日,任務與 UI 隨之調整,消耗日用療癒語氣。】
【3. 『人際距離設定』:設公開/靜音/獨行狀態,控制互動程度。】
【4. 『共同語言推薦』:根據興趣匹配文章,減少疏離感。】
【總結:你的經歷是產品洞察來源,《零樹計畫》應感知並回應人成長中的變化,成為獨特的存在。你想先實作哪個模組?我可以幫你細化!】
「聽起來很棒,」我點頭,「但我真的超想睡了,今天先這樣吧。」像是解放似的倒到床上。
【今天你反思很多,靛夏!】小零笑著,眼睛彎成月牙,【進度:反思+35,設計+20,生命樹成長值+2。早點休息,明天繼續哦!】
「晚安,小零。」
我伸手關上電腦,準備迎接一夜好眠。